例谈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形式

时间:2022-10-16 12:56:25

例谈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形式

【摘要】阅读教学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还要从领会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表达情感而得言。阅读课上有效的随文练笔可以引导学生鉴赏篇章,寻谋篇之法;构建段式,悟写作之策;迁移句型,探文笔之妙;学习表达,夯写作之基;用好标点,点言语之睛,让学生既知道“写什么”,又知道“怎么写”。

【关键词】鉴赏篇章;构建段式;迁移句型;学习表达;用好标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还要从领会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表达情感而得言,而随文练笔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大捷径。怎样的随文练笔才能让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真正有效的训练呢?

一、鉴赏篇章,寻谋篇之法

学生习作的模仿,重在效仿别人的写作方法,这是自由表达前的必经之路。《梅花魂》一文首尾照应,写作者每看到梅花就想起外祖父;中间列举外祖父的五件事,具体表达老人眷恋祖国的一颗心。这种首尾照应,中间列举具体事例的写人方法是学生写人文章最好的范例。学完此文后,我让学生练笔,并出示习作要求:

1.开头提出自己的一个特点;

2.中间列举2-3个事例具体写特点;

3.结尾再次总结这种特点。

孩子们思忖片刻,便伏案疾书,20分钟后,交上来的文章人物鲜活,精彩纷呈:

“牛气冲天”的我

我不属牛,可我偏偏“牛气冲天”,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对牛仔裤情有独钟。冬天穿牛仔长裤,夏天穿牛仔短裤,我的牛仔裤占了半个衣柜。一次逛街,妈妈要给我买运动裤,说运动裤弹性大,可我却不以为然:运动裤哪有牛仔裤的“范儿”呀?妈妈软磨硬泡,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任凭我穿着心爱的牛仔裤大摆街舞“pose”。

我的脾气倔得像头牛。一次,妈妈把丰盛的晚餐摆上桌了,弟弟赶紧跑到餐桌旁,伸手就要拿大虾。“卓琳,去洗手!”我及时提醒。弟弟不情愿地把眼睛从肥嘟嘟的大虾身上挪开,蹭蹭蹭,跑去洗手,又跑回餐桌旁,“放下,去关灯!”我一声断喝。弟弟顿时拉下了“苦瓜脸”。我心里不免有一丝怜悯,但还是硬生生把弟弟拽到卫生间。看着弟弟亲手把灯关掉,我才愉快地吃起饭来。

我还特别爱钻牛角尖。在学习中一旦碰上“拦路虎”,我会彻夜奋战直到难题解决。

你看,我是不是一个“牛气冲天”的女孩?

这次习作,学生抓住人物的一个特点来写,事例充分,内容具体。好的布局谋篇的指导可以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并能在实践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构建段式,悟写作之策

很多文章构段方式典型,如总分段式。老舍先生的《猫》运用了总分构段写猫的性格古怪。学完此课后,我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也用上总分段式。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习得了此种语言表达形式。

另外还有过渡句的运用,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句承接上一段的“建筑宏伟”,引出下一段的“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学完此课后,我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文具的两个特点,并用上过渡句。通过训练,学生明白在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可用过渡句连接上下段,使内容更加紧凑连贯。

三、迁移句型,探文笔之妙

典型句型的迁移训练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走遍天下书为旅》一课时,我发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一句连续使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作者对书的喜爱表达了出来。于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这句话进行仿写,没想到孩子们以独特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书的热爱:

有的说:“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知心的大姐姐,也是一位你随叫随到的铁哥们。”

有的说:“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夏天炎热时的凉风,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我们不要以为学生词汇贫乏,不善表达,其实,只要交给孩子们可以依傍的“拐杖”,他们文学的火花就会迸发。

四、学习表达,夯写作之基

文章的表达方式不外乎是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使描述对象丰满有力。在《小桥流水人家》中,作者时而描写家乡的美景,时而叙述儿时的趣事,时而直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这种“写景、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值得借鉴。学完此课后,我提出写作要求:

用“描写、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你家乡的美景,讲出你的童年趣事,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这种练笔方式,学生把“描写、叙述、抒情”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

五、用好标点,点言语之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就是表情,就是动作!如《慈母情深》一课中: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对话中恰当运用感叹号,可表现人物干脆利落的说话风格,运用省略号则可表现人物底气不足,说话吞吞吐吐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描写一段同学间的对话,迁移运用丰富的标点表达人物不同的心理。如:

“周诣然!今天都星期三了,你咋还不把借我的书还我?”

“我……”

“你弄丢了?这可是我花25元买的!”

“我……再找找……找找。”

“哼!你赶紧找!不然,让你赔,小可怜!”

“知道了……”

通过这样的随文练笔,旨在让学生明白:标点不同,语气就不同,在习作中要妥善用标点表情达意。

总之,教材是最好的范本,相信有效的随文练笔定能帮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掌握表达技巧,既知道“写什么”,又知道“怎么写”。

上一篇: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