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报告:的中国国企愿景

时间:2022-10-16 12:33:34

世行报告:的中国国企愿景

2030年中国的企业部门将和现在大为不同。到那时,在几乎所有的产业中,各种规模和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同时存在,它们都面临由市场决定的相同生产要素和投入品价格,并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一个富有活力和效率日益提高的企业部门,是未来20年中国是否持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保持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富有活力的企业部门会通过其不断提高的生产率和较高的资本回报率持续吸引较多的投资,从而支持经济增长。如果能同时形成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的目标。

激动人心的未来

如果能够采取成功的改革措施并实现企业部门的结构性转变,进入某些“自然垄断”的行业可能仍会受到限制,但在这些行业中的主导企业(不管是国有或民营)都被置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之下。大企业——包括数量比现在大大减少的国有企业在内,将实行现代公司治理,由专业的董事会对关键的战略问题做出决策。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中国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成功。政府制定政策、规章和进行监管的功能会有更好的分工,每个方面都由单独的机构领导,每个机构都有很强的能力、明确的职能和责任。到那时可能还会实施“产业政策”,但与现在的产业政策相比,那时的产业政策将更加突出重点,协调一致,更具可预见性,并且更加“尊重市场”。

未来,中国需要确定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相对于市场和民营部门,到底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尽管在近年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干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长期的经验来看,还是需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的非国有企业比国企的生产率和利润率要高,也更具创新精神。过去10年中,中国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制造业,而制造业之所以实现生产率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向民营部门开放,从而推动了竞争。为保持GDP较快增长,中国需要从当前受到保护的服务业和公用事业部门挖掘提高生产率的潜力。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办法就是沿用当年对制造业行有效的模式:通过放松管制、对外开放和民营企业参与来鼓励竞争。此外,还需要改革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可以平等地获取各种资源和商业机会。

不成功的管理与政策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通过行政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干预。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审批或备案、检查、强制关闭企业和对从事所谓不当产业活动的企业的其他限制。产业政策比行政管理更为正式,但两者之间往往有密切联系。总的来说,这些政策试图影响资源在不同经济活动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分配,从而实现与市场运行结果不同的目标。这些政策对那些国企私企均存在、但国企占主导的产业来说尤为关键。各级政府中都有一系列部门参与产业政策的制订实施,使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多重目标。从国际范围看,很少有国家像中国如此广泛地运用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手段影响产业发展。

这类干预由三大类主体实施。第一类是中央高层机关。第二类是中央政府各部委,包括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第三类是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从逻辑上讲,地方政府应当执行中央的政策,但因为地方政府职责非常广泛,所以它们也有许多可以影响产业发展的手段,包括地方产业规划、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等。山东省对钢铁产业的重组和山西省对煤炭产业的重组是省级产业政策的两个突出例子。

与其他国家一样,对中国产业政策总体有效性的评价褒贬不一。较为正面的评价往往来自政府机构——这是预料之中的,而批评性的评价多来自学术界专家。对某些具体政策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人们会有更为一致的看法,例如不少人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纺织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持肯定态度。也有很多人指出,如果政府未采取措施限制产能扩张,产能过剩问题会比现在更加严重。过去十年钢铁工业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然而,中国的产业政策至少从两方面来说是不成功的。首先,产业的实际发展往往与政府的初衷不一致。有些时候,政府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例如,1982年国务院决定大力推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七五”到“十五”期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这一产业,结果却令人失望。另外一些时候,这些行业发展了,却慢于政府规划的时间表。例如,早在“七五”期间(1986年-1990年)汽车工业就被列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虽然此后国家一直在重点培育这个行业,但它在整个20世纪90年展甚微,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收入水平还无法支撑私人汽车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真正的腾飞发生在最近十年,也就是人们的收入大幅增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此外,还有一些未被选为重点扶持对象的产业蓬勃发展,如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工业集群。

其次,特别要注意的是,尽管有关部门做出各种努力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并购活动,但一些受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反而变得更加分散。根据“十五”规划,前十大钢铁企业的市场份额要从2000年的50%提高到2005年的80%,但实际上2004年降到34.省略)

上一篇:港交所:不划算的交易 下一篇:网络时代红火的法国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