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其人其艺

时间:2022-10-16 11:13:42

摘 要: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家,精于山水、花鸟,擅长指头画,对书法、金石、画史、诗词都有精深研究,其艺术思想、教学体系与艺术成就造诣独特,博大精深。文章从潘天寿的生活、思想入手,解析潘天寿的艺术,目的在于通过对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创作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探寻,进一步明晰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为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个性探寻指引方向,坚定信心,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画 艺术 研究

潘天寿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被赞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他精于写意花鸟、山水,擅长指头画,对书法、金石、画史、诗词都有精深研究,创作丰富,造诣独特,他的艺术思想、教学体系、艺术成就对当代画坛和国画教学有着重大影响。

一、生平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曾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1897年3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北乡冠庄村。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等职。“”中惨遭数年折磨,于1971年9月5日在冷寂中含冤去世。

潘天寿自幼勤奋好学。1903年进私塾,喜欢写字,经常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书中人物绣像。1910年进入宁海县城国民小学读书,朝夕临摹《瘗鹤铭》、《玄秘塔》等字帖,购得《芥子园画谱》一套,如获至宝,从此开始了他对中国画的学习,潘天寿从《芥子园画谱》中,知道了中国画的范围广泛,分科复杂、技法繁多,绘画与诗词、书法、金石、画史、画理都有着密切联系,《芥子园画谱》成为潘天寿学画的唯一启蒙教师,他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凭借充沛的精力,任情涂抹,下定决心“要一辈子研究中国画”。1915年高小毕业,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师从经亨颐、李叔同等爱国知识分子,学习书法、篆刻、素描、写生等课程。1920年师范毕业,回宁海小学教书谋生。1923年经师友介绍,在上海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半年,后到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画、中国画史,两年后写成《中国绘画史》一书。1928年在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教,与吴昌硕交往甚密,对徐渭、朱耷、石涛等人的绘画艺术进行深入研究。1929年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1932年与吴之、张振铎、张书等人组织“白社”国画研究会,互相研讨,切磋学问。继续精研绘画史论,改写了29岁时著的《中国绘画史》,重新出版。新中国成立之前,潘天寿深研绘事,究习书法,赋诗刻印,注重多方面艺术修养,风格日益成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潘天寿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热情的笔墨,描画着祖国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面貌,作品中洋溢着生命的力量。五六十年代,是潘天寿绘画创作的最鼎盛时期,也是他实践“振兴民族艺术来振兴民族精神教育思想”的重要阶段。

二、艺术思想

潘天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浙江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深受经亨颐、李叔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进一步坚定其献身民族艺术的爱国心,希望通过振兴民族艺术来振兴民族精神。他在浙江一师学习时就精于书法、篆刻、中国传统绘画,经李叔同等老师指导,诗、书、画、印精进,对中国书画笔墨、气韵、品格有了深入理解体会,创作丰富,精研画史、画论,融会贯通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艺术规律、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哲学观念,博学多才,自觉站在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传统风格相统一的艺术高度,面对中国19世纪以来出现的西学日盛的时代潮流和徐悲鸿倡导的融西画技法于国画的教育理念时,冷静、清晰地分析了中国画形成的历史条件、风格特点,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艺术观点,认为艺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东方绘画统系的代表,其“独特风格的创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东西绘画统系间,“可以互相吸取所长,然不可漫无原则”,“各民族真正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亦应该是民族风格的体现者”,“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联系”[1]13、“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1]14等思想意识,指导了潘天寿一体化地对待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艺术创作和教学体系,其艺术成就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峰,教学上强调中国画的特殊性,为弘扬民族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教学体系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使中国近代以来的有志之士,都力求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变革图强。中国西化演进的艰难历程,导致民族虚无主义一度扩张,积贫积弱、力求改变现状的大多数中国人,失去了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智,否认传统文化的生态语境,使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照搬西方的学校教育体系。潘天寿面对这种不利于民族绘画发展的文化氛围,勇敢、大胆地提出了“振兴民族艺术来振兴民族精神的教育思想”。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整体性中,分析了中国画的发展史和笔墨表现内涵,切中要害地指出“中国画的特点、性质不是具体的一笔一画如何,而是体现在总体的造境、意象、气格、神韵和完整的造型观念与表现语言之中。”[2]10、“笔墨与精神联系在一起”、“笔墨最终要落在‘人’与‘文’上,要表达一种精神气象的美”[2]11,潘天寿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强调“品格不高,落墨无法。人格方正,画品亦高。”潘天寿重人品,极强调诗、书、印、古典文学、画史画论、哲学、历史、美学等诸方面对中国画的作用,认为中国画是内涵极丰富的绘画类别,主张“画外修养”与“画内技术”并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一半是技术的修养,一半是其他方面的修养,绘画是思想意识的反映,它是全面的。光画几笔是不行的。”[3]200潘天寿立足于民族艺术特点,根据传统绘画山水、人物、花鸟三科在技法特点、组织形式、构图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并实践了中国画分三科教学的学科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学中又增设了诗文、书法、篆刻、画史画论等理论课程,全面、系统地建设中国画学科体系,其教学体系一直延续至今,培养了无数中国画学子。

四、艺术成就

潘天寿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博采众长,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吸收了历代文人画的精华,功力沉厚,不拘成法,脱尽窠臼,表现出大气磅礴,苍古高华的独特而强烈的艺术个性。潘天寿的绘画作品,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精练,章法严谨,能在险绝之中见出平稳,在雄浑凝重中呈现出清新俊逸的诗意。其笔下形象,无论是巨石雄鹰,还是山花野草,都能呈现出一股不屈的生命力,充溢着一种纯朴、宁静、旷远的自然美,这是作者刚毅正直品性和豁达超逸情怀的外露。潘天寿传世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等藏于中国美术馆,收编成集的有《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等,曾在杭州、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办过画展,是继齐白石、黄宾虹之后,最富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

潘天寿的绘画特点主要表现为:

1.立意高远、新奇。中国画具有以形写神的特点,形的表现,是为了人的精神的体现,中国画所描绘的对象,是画家用心灵的眼睛,游目周览,以大观小的方式观察物象后,集中呈现的一种理想文化境界。潘天寿应用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笔墨技法,表现自己内心对新中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变化的激昂、喜悦之情,立意高远,在“高处、远处、大处”和“新处、奇处”着眼。潘天寿喜欢大自然,善于把自然中未经雕琢的美,压抑不住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于画面,画幅无论大小,一味大处着眼,给人以一种雄伟壮阔的震撼气势。潘天寿认为:“为人、处事、治学、作画,均需以整体之气象意致为上。故作画须始终着眼于大处,运筹于全局,方不落细小格局、局促散漫诸病。为造成画面之总体精神气势,往往须舍弃局部之细小变化,此所谓‘有得必有所失’也。”其山水画《灵岩涧一角》,融山水画和花鸟画意趣为一体,应用雄强笔意与勾勒填彩法,叙写深山绝壑中充满生机活力的山石和山花野卉,创造出大自然品质高华绝俗的清奇纯雅意趣。其印章“强其骨”,代表了潘天寿所理解、提倡的时代精神和对祖国发展寄予的殷切厚望。

2.形神统一。中国画主客统一、“以物观道”的审美境界,使绘画的形象介于“似与不似”间。潘天寿的每一幅画,都实践着“迁想妙得”的创作理论,都是经过惨淡经营之后的意匠体现。潘天寿极重视物象的神和质,认为“神”就是“生存于宇宙间具有之生活力”,“神与情,画中之灵魂也,得之则活。”潘天寿为了加强作品意境的深邃感,构思时特别注重画面与诗意的结合。如《秋夜》一画,一株叶子往下垂的芭蕉,透出大半个一抹浮云遮挡的月亮,月亮似乎升到中天,鸟儿闭着眼睛沉睡,这一切都说明夜已深了,而“夜静生明月,团团照入帏,玉阶凉露重,秋思沁罗衣。”的题跋,更加深了人对秋夜寒意凉飕飕感觉的理解和体会。潘天寿这种情景交融的巧妙构思和状物写真的笔情墨韵,深切地传达出作者对生活体察入微的细致感受。

3.构图奇险。潘天寿反对一味学习古人,从立意到构思,均追求平淡中见新奇的雄强生命力。构图时,打破古人把主要对象放在画面中心的常规,注重四边四角的布局,把主要对象放在边角上,讲究气势,画中物体往往突破画幅限制,冲出纸面,形成外拓张力,使画外与画内产生联系,构图宏伟博大,气魄雄伟,整体布局,善于调动画面的一切因素为构图服务,落款、钤印也成为潘天寿经营构图的有利因素,题跋位置的长短、遮挡、补空,都要符合画面构图的“开合”、“虚实”关系。如作品《猫》,画面除了一只横卧的猫外,就是右上角的落款和左下角的印章,画幅大部分留空,使人感到环境的宽阔和静谧,与猫眼炯炯有神注视前方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猫的精神面貌。画面的疏密处理,利用了直线“井”字正斜、纵横交叉产生的神完气足的开阔气势,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独特感受,平淡中现出新奇。

4.笔墨情趣。笔墨与精神联系在一起,“通过笔墨看精神,才最本质”[2]11。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造型语言。潘天寿注重用笔的骨力气势和用墨的格调韵味,认为一幅好的中国画应该是:笔、墨、气息精神和风韵格趣四者俱全,而以笔为骨,墨和色彩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致。笔墨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懂得用笔,才能懂得用墨,用笔的好坏,决定了形象是否生动。潘天寿的用笔,笔笔有骨,笔无妄下,每一笔都有用意,画石线条用笔遒劲有力;画荷梗,骨肉均匀,刚健不枯瘦;强其骨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不流于柔弱轻薄,一笔乃至万笔,疏密长短,气韵贯通,连成一气,构成一个整体。笔墨相辅相成的,“以笔取骨,以墨取韵”,变化丰富,韵味无穷。

潘天寿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有个性因素,也有时代因素,我们对潘天寿艺术人生的解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为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个性探寻指引方向,坚定信心,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张立辰.博大精深,造诣独特――潘天寿先生艺术教学思想阐析[J].美术,1997(3):9-11.

[3]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谈中国画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中西绘画比较研究》(项目批号:2011Z149C)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一篇:“旧曲新唱”:当代视角下的巴罗克大师音乐 下一篇:论艺术的族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