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艺术主张浅谈

时间:2022-08-27 10:27:32

潘天寿艺术主张浅谈

摘 要:潘天寿是上世纪中国文化领域具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为杰出画家,也是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当年提出“两座高峰论”和“中西和绘画要拉开差距”的艺术主张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学术价值。

关键词:潘天寿;中国画;西方;传统;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59-01

一、潘天寿对东西文化碰撞和坚持传统中国画的态度

在上世纪初,由于处于当时民族自卑的尴尬时代,大量的有关文化革新的浪潮向着科技落后、思想文化封建封闭的旧社会席卷而来。学习西方,更新科技,破除旧、文化旧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康有为、陈独秀等发起了国画革命,他们认为中国画和其他旧文化一样属于封建的陈腐内容,要求像科技领域的革新那样来改造中国传统艺术。这种发端于上世纪除的文艺西化浪潮,对中国画传统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这种用于科技革新的模式是否能够适用于艺术范畴呢?潘天寿认为:“艺术与科学不同。艺术在求各民族各个人特殊精神与特殊情趣之贡献,科学在求全人类共同应用效能之增进。”“我国物质文明在元明以前为世界有地位之古国,精神文明方面言,至今犹不落人后。尤以艺术范围内之国画,数千年来自有特殊之成就及深远之造诣,为全世界所不能非议者”表明了潘天寿在早年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这样一种简单的改造艺术的方式在他看来是有问题的,驳斥了这种改造是“非脑子混沌者可比”,并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一道坚守传统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酵,潘天寿自律地仍然保持他对中国画这一民族传统主张,提出“两座高峰论”和“中西和绘画要拉开差距”。“中国是一个古文化的国家,向来在世界上占有极崇高的地位;国画是中国古文化有成就的一种,尤有极高的评价。故全世界东西两大系统的绘画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系统中最中心的主流,为全世界绘画批评家与鉴赏家所一致首肯的”。可见,潘天寿尽管承认中国落后,但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尤其是对于中国画,始终是“引为骄傲”、“以此自豪”的。进而,他还坚信:“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时代思潮可以有世界性,但表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形式风格还是越多样越好。”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中国画学遂应灭绝”、“中国画不科学”的声浪中,显示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胆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潘天寿的人文画主张

潘天寿提倡的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是指文入画。关于文入画,他曾多次提到:“文人而兼画家,画家而兼文人,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大特点,中国绘画以此进入超逸之境地”;“文人画是极高深的艺术,是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种,不应随便废弃。”可见潘天寿对文人画的偏爱。

但是,潘天寿倡导的文人写意画,却有他自己的主张。首先,他强调“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画格,即人格之投影,故《传》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由此可见潘天寿对艺术家人品的看重,也反引出他与陈师曾的观念不谋而合,“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入画。”这种艺术家“精神优美”重要性甚至成了一个一个艺术实践的先决条件,即“‘品格不高,落墨无法’,可与罗丹‘做一艺术家,须先做一堂堂之人’一语,互相启发。”“吾师弘一法师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可与《唐书》‘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一语相印证。”“画事须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见识,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然后能登峰造极。”潘天寿也主张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由此可见,潘天寿对人文画家精神层面要求的全面和深度。

除了对精神层面的高标准,潘天寿还在人文画家技术层面的要求也做了阐述阐述。“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主张他明确表示:“画事之用笔,起于一点,虽形体细小,须慎重从事,严肃下笔,使在画面上增一点不得,少一点不成,乃佳。”从这里可以看出潘天寿对笔墨的严谨态度。认为:“吾国绘画,始于一点一画,终于无穷点无穷画,然至简单之排比交错,须有三点三画,始可。故三点三画,为疏密之起点,千千万万之三点三画,为疏密之终点。”“三角形、四方形和圆形,三者的情味各有不同……最好是三角形,有角而且灵动……而不等边三角形,更好于等边三角形,因为角有大小,角与角距离有远近,虽然同样是三点,则情味更有变化。”这里更是体现出潘天寿语言提炼和纯化的艺术主张。

结语:潘天寿对于传统的坚持,不是盲目的夜郎自大,也不是封闭的、保守的,相反正是基于对传统的深厚领悟和对西方文艺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这种观点和主张体现了潘天寿对传统自律性进程的自信,对名族文化艺术未来前景的自信;也是体现了潘天寿对中国画发展策略的自觉。即便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对待文化殖民的角度来看,潘天寿的艺术主张仍然是有效。

上一篇:刍议宜兴紫砂壶艺 下一篇:如何自立、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