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冲:变幻中的“版图”

时间:2022-10-16 10:18:53

在2013年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平行展“个人结构”(PERSONAL STRUCTURES)中,秦冲受邀展出了一件名为《生日》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秦冲个人的艺术语言风格得到了很鲜明的体现,两种相互对立的物质形式―纸和火――被作为基本元素运用到作品中:纸张作为历史的载体有其丰富的内涵,却又极端脆弱,而火的介入则让“历史”的很大一部分,都变成灰烬或尘埃失散在了被遗忘的时间的最深处。在这种“有”和“无”的交互过程中,纸张、火焰和碳,是三种极端又跳跃的物质形态: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纸上的文字记载着我们曾经的文明发展历程,而碳又类似于木和墨,这三种物质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史的隐喻,同时又在相互的悖离中否定着彼此作为独立物质的意义存在。

而如何将艺术家个人的语言风格贯穿在自己的创作体系中,也是秦冲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秦冲认为一个艺术家的语言风格,并不应该局限在作品形式和技法的一致性上。不论是装置、架上还是行为等等,只要是围绕着艺术家个体的精神结构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展开的语言形式,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当代艺术的讨论中。在秦冲看来,当代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各种信息都平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多元化”正是当代艺术最核心的本质特点。

在秦冲的作品中,“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往往与现实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表现的十分含蓄和隐晦。如他在2003年创作于瑞士的《过去・未来》这件作品,同样是采用纸、火和灰烬作为基本的形式元素:艺术家用被烧掉一部分的空白纸张卷成桶状来制作作品的主体。他认为那些已经被烧成灰烬的纸张,正代表着已经被历史所书写过的部分,它们可能已经被遗失了。而我们此刻在观看与讨论的“现实”就是“此时此刻”,我们已经说过和没有说过的就是“过去和未来”,烧掉的部分是在“此刻”不存在的、它很自然地成为了隐喻着历史的那部分。而没有被烧掉的空白部分卷则映射着未来的不确定形态。虽然制作作品使用的纸张上没有文字,但在秦冲看来,空白却正是建构未来的最好方式,因为它能够让你在没有限制的“空”中展开自己无穷的想象。

这件作品最初是在德国柏林一个非常古老的水塔里展出的,当时秦冲依据展厅现场的螺旋形的建筑结构来排列自己的作品。除了确定的装置形式之外,那些纸张燃烧后所散落下的灰烬,也被踩在观众的脚下被带到其他的展览区域里,与灰烬一起被扩散的还有纸张燃烧后残留下的味道。而这也是秦冲最初所预设的“多元化”的一部分――被遗失的历史比确切的历史本身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它们像灰烬一样,可以被不同的个体带入到任何自己所经历的语境中。而它们对于此刻和未来的影响,则像燃烧后的气味一样,虽不可见却始终如影随形。

在即将开幕的第56威尼斯双年展中,秦冲也将再次受邀展出一件名为《版图・乌克兰》的作品,这件作品是秦冲新近创作的系列作品《版图》中的一件。作为一个尚未完成且不确定何时还将会继续发生的系列,《版图》的创作延续了《过去・未来》的思维结构和语言风格,但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却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版图》系列是以现实中的战争为思考原点来进行,只要世界上的某地发生了一场战争,秦冲便以当地的版图为原型来创作一件作品,迄今为止创作完成的有: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等版图。在这个系列中,秦冲敏锐地意识到了人类文明形态中的刺点,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等问题。因为每次战争都会让一个国家的版图发生变化,而版图的改变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国家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巨变。秦冲正是希望通过对地理性变化的呈现,来讨论文明与战争、被不断冲刷的人类的底线等历史的核心问题。

虽然《版图》系列依然是采用纸和火来作为基本的元素来进行创作的,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秦冲已将过去空间性的装置概念转移到了架上,并在看似平面的各国版图上矗立起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历史性的“遗迹”―被烧毁的和尚且留存着的共同簇拥着一个个变幻中的国家版图―秦冲通过看似宁静和唯美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我对于历史尖锐与残酷一面的思考。而这种表达方式也是和西方艺术家不同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柔和特质的推崇,让秦冲更喜欢用比较唯美和隐晦的方式来柔化作品主题的极端性,并在波澜不惊的形式铺陈间强化出作品内在的思想张力。

最后,之所以选择《版图・乌克兰》这件作品来参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正是因为它是正在发生中的热点事件:从秦冲创作作品开始到现在,乌克兰的版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俄罗斯兼并掉了。而这种变化让在形式意义上完成的作品又变得不完整了,并在思维的层面上与现实形成了一种新的对立与融合并存的复杂关系。而通过一种静态的语言方式向观者传达出作品背后变幻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也正是秦冲《版图》系列作品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欧文·沃姆:一个严肃男人的滑稽生活班 下一篇:德雷恩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