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创设有效情境 全面促进体育教学

时间:2022-10-16 09:53:17

因需创设有效情境 全面促进体育教学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情境教学法是指执教者有意识地引进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且形象可感的具体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并使心理机能得到有效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功能在于,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模拟情景之中,通过直接启迪或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对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大有促进作用。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是以训练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心理健康为主,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必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新课程背景 情境创设 实践与探讨

关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这是心理学方面有关环境教育论的核心语之一。教育是对人进行有目标、有方向、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改造活动。正因为“人具有可教育性和可暗示性的特征”,所以人们在学校教育中发明了“情境教学法”。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能够在新课标“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导下,有效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并从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本文试对此作一些简要阐述。

一、在情境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性情奔放、活泼好动的成长期,如果我们还是沿袭裸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会使他们对于机械单调的体育训练因缺乏耐心而更加远离甚至厌烦。这就是学生普遍地“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教学”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则会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同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变得乐学、善学和“我要学”,还能于潜移默化之中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品质。以“耐力跑”内容教学为例,这属于体育中的技术技艺素质训练,由于要求较高、锻炼强度较大,可以说学生对此毫无兴趣。但是有教师设置了以下教学情境,效果则显得大不一样了。他以“见义勇为捉小偷”为故事背景,把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设置为“小偷组”,其余学生则扮演“见义勇为组”。“小偷”在跑离16秒之后被发觉“追捕”,要求在10分钟以内全部“小偷”均被抓获为胜。这种情景既改变了常用的“计圈跑”“定时跑”形式,又创设了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敌我双方互不相让、都显现了不甘服输的拼搏精神。既实现了耐力跑的训练目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竞技意识和见义勇为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可用方法

情境教学创设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一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如在教学“前滚翻”的内容时,有教师不是直接采取“讲解动作要领―教师动作示范―学生强化练习”的方法,而是设置了滚翻动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境:教师问“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应用哪些滚翻动作?”学生熟练地作出若干种回答,如摔跤、游戏、躲避危险等。让学生从实际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中感受到“生活体育”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二是要努力创设合作探究情境,留下更多自主开放的空间,以“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三是要努力创设一些发人深思、启迪智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探究欲望。如在教学直道快速跑时,可先让学生从回忆数学的直线知识中感悟到“直线和非直线相比,前者因路线距离短而体力消耗较小”的道理。四是要适当创设困难情境,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拼搏精神。因为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成分,“拒绝挫折就是拒绝成功”,体育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之。五是要努力创设评价情境。如在排球教学活动中,在对某些同学的学习认知进行评价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其中。通过这种内外评价,可以更多地反映出学生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而且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和相互评价能力。

三、游戏法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尝试实践

与传统观念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除了注重对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外,历史性地重视起人的心理发展因素,这一点单从把原来的“体育”课程转化为“体育与健康”名称即可一斑窥豹。所谓游戏,则是指以娱乐人的精神和心理为主的一种艺术性活动。既然两者存在着“共同追求”,体育与游戏也就相互走动并越来越亲近起来,于是“体育游戏教学法”真的应教育发展需要而生。笔者从体育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在学校教育中,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课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相对和谐的精神环境中愉悦学习,逐步走上自我提高和发展的良性轨道。值得强调的是,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效性规则。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形式而使之变得花里胡哨、貌合神离甚至舍本逐末,因为再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其量只是“最佳配角”助兴而已,否则就会形成适得其反和弄巧成拙的结果。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例句设计的原则 下一篇:探析职高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