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时间:2022-10-16 09:24:10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摘要】语文学科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拓展与延伸语文知识的范围,重视跨学科的学习,按照语文学科的特征,重视从课堂走向课外,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语文学科加以延伸。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拓展 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对语文学科进行了更新,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拓展范围,创建开放型的语文课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接近自然,使语文课堂生活化,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实践运用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在拓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语文学科的特征,重视从课堂走向课外,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语文学科加以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自觉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创新性思维。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具备很多优势,对学生的帮助也很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应该重视贴近生活,树立一种“向生活学习”的语文教学观念,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与空间。

1.小学语文阅读实现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生必须进行的一项学习性活动,同时也是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关键方式。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情感的陶冶,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与文章三者的对话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属于一项重要的环节。只有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时期是一名学生正确认识与应用汉语文字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并且,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情感的机会,以此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阅读一些书籍,通过使用工具书来完成独立阅读的任务,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拓展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教学拓展与延伸指的是,根据课本知识适当地展开一系列有联系的内容,比如与文章主题一致的段落或者文字,或者一些与文章有联系的课外内容,这样可以把课本放在一个更开阔的语文知识范围中,能够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而且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接触更多的文章,并且获得更多的阅读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通常情况下,借助阅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只依靠课本展开阅读教学是无法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将课内学习转移到课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延伸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会自觉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创新性思维。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重视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方法

1.拓展预习

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课前拓展预习能够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构架。

2.拓展感悟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的局限,搜集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来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拓展与延伸非常关键。语文学科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将课堂拓展到课外,并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阅读一些书籍,通过使用工具书来完成独立阅读的任务,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合理的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传聪.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1)

[2]宋迎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6(02)

上一篇:新教师在首次上课中遇到的问题与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