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训练 评价

时间:2022-10-16 07:44:51

策略 训练 评价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但是,在语文教学时,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我们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入手,在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上,才能将语言运用教学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

一、在解读中获取语言运用策略

编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结构还是用词用句,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所以课文中的文字叙述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参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带着学生走进文字,解读文字,去发现课文是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的。

在这一课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种写作方法来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奇观。比如,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作比较,并采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奇特之处。平均河床在海拔3000米以上,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等。学生从这些数字中可以读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之最。课文在介绍时,除了通过上面几种说明方法来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伟大之处,同时还采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来介绍。在介绍雅鲁藏面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它的长、宽、深时,分别用了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它是当前世界上第一大峡谷,写得也非常详细,在介绍它的雪山冰川时,也写得比较详细,但是却没有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而是用一种描写的方法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遍布热带雨林中,为什么会有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为什么同在一个峡谷,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它又是如何做到的,等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但是在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时,一个景观就只用一句话来说明。比如,“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与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都有哪些动植物,却没有说明。还有“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有哪些林木和花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语言运用的策略,并为我所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策略。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在训练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依照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写一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仿写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策略,也是促进学生有效积累语言运用表象的最佳策略。而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语言优美的篇章。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它都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最好平台。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

在这一篇课文中,有的地方描写非常详细,比如第二段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时,写得非常详细,分别用了列数字与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描写来写一写自己身边的河流,可以用数字来表述,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这样,学生由于有了一个较好的参照物,写起来就会显得非常得心应手。这样,一来发展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二来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的积累,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每一篇课文在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时,往往都会经过编者的处理,在文章中,往往留有一些空白来让学生想象与思考,而这些空白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最好契机,我们要让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补写。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还让学生在补写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表象,而这些表象在将来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就可以随时提取出来为自己所用。

比如,这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的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还有各种动植物,各种珍贵的林木和花卉,但是在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具体阐述这些自然带与动植物,而这些,也正是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表象的最好契机。所以,在教学完这一课之后,我就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搜一搜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有哪些动植物与林木、花卉,然后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学生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运用表象与素材,又可以在交流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评价中提升语言运用信心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往往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欠,而这时候,我们教师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评价语言可以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在语言运用之路上越走越远,一个不恰当的评价也许会浇灭学生语言运用的勇气与信心,让学生从此不再与别人交流。所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除了要教给学生语言运用策略与表象,还要通过我们的恰当评价派发学生语言运用的信心,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我慢慢地引导学生解读这一段的文字,让学生说一说,当读到这些文字时自己的脑海中将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一位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温泉,几位美女在那儿与一个男的在嬉戏……”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引来了全班的哈哈大笑,这位学生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候,我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而是这样评价他:“你能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想到了电影中的画面,说明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佩服你的想象力,但是,我想问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在那么高的地方,会不会有人居住,真的会有人在那洗温泉吗?”这位学生说:“不会的,我只是瞎说的。”我接着说:“那你能重新说一说你脑海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画面吗?”这位学生自信地向我点了点头说:“可以。”试想,如果我当时对这位学生的语言运用做出否定的评价,也许从此他再也不会举手发言了,也许我们就无情地将一颗上进的心给打压下去了。这与我们新课标精神也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儿童的发展需要来进行语言运用教学。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文字运用策略,并通过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评价来让学生扬起语言运用的信心,这样才能将语用教学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诏安县深桥中心郭寮小学 福建】

上一篇:怎样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