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地哪家强?

时间:2022-10-16 07:44:22

86.25、85.95、83.4,这组看似平常的数字,实际是2015年北京前三地王的成交价,单位当然是亿元。

去年,北京土地市场依然火热。即使楼市整体处于下行,但土地价格却节节攀升,5万元的楼面价变得司空见惯,再也不是新闻,7.5万元/平米的地块照样有开发商抢破头,再贵的地都有人敢拿。

那么,北京的土地都被哪些土豪房企买走了?哪家房企拿地最凶猛?哪家房企抱团次数最多?哪家房企最财大气粗?又是哪家房企最冒险?本刊将一一盘点。

再贵也敢拿

2015年12月23日,大兴区多宗地块先后出让。严寒和高价都没能阻挡房企对土地的热情与渴望,出让地块分别刷新了区域单价、总价地王记录。其中,大型旧宫镇YZ00-0801-0039、6001地块是12月份以来北京土地市场首宗商品住宅用地,吸引了包括金隅、中铁建、中铁、龙湖首开等在内的7家房企现场竞争。

经过31轮厮杀,该地块以44.2亿元的总价为中铁置业取得,溢价率61%,商品住宅部分折合楼面价36000元/平方米,这一楼面价也突破去年中铁建旧宫地块最高价,成为该区域单价“地王”,这也是北京2015经营性用地当中第26宗楼面价超过30000元/平方米的地块。

记者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数据统计发现,去年北京已经有42宗地块楼面价超过3万元。其中,楼面价超过3万元的有18宗,楼面价超过4万元的有11宗,楼面价超过5万元的有8宗,楼面价超过6万元的5宗。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可供开发土地绝对数量的不断减少,目前土地整理中面临难度大、位置远等种种问题,因此土地尤其是宅地出让的机会将愈来愈少,因此即便土地价格攀高,也依然能引发开发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

去年以来,北京土地市场厮杀激烈,除了万科、首开、华润、中铁等老面孔,也出现了黑马和新生力量。因连续斩获大兴、房山等多块地王,天恒置业当之无愧成为去年北京土地市场的一匹“黑马”,拿地总支出金额也突破百亿。

众多企业“新贵”也首度进京拿地。包括阳光城首次进京就刷新通州台湖单价地王;绿城也以刷新门头沟单价地王的方式时隔数年再度返京;闽系地产大鳄中骏置地也终于完成在昌平拿地进京的夙愿;经历了数次尝试,碧桂园也终于曲线进京(而后传出退地传闻)……

至此,国内排名TOP20的房企都已齐聚北京。

虽然北京土地市场供应稀缺,土地价格也不断走高,但在房企回归一二线的战略之下,北京仍然被看作是房地产投资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截至目前,北京还没有出现过地王解不了套的现象,无非是利润预期和去化周期的问题,因此这直接影响到大部分房企会增加包括对于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的关注度,从而加剧土地市场的竞争。

“对于房企而言,如果没有作为生产原料的土地储备,就别谈什么发展了。但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企业确实要面对不拿地就面临生死问题的时刻。”一位国内标杆房企的负责人认为,如此疯狂的抢地行为折射的正是房企窘迫的生存现状。

“三四线城市存在的库存过剩风险在北京并不需要担心,北京房价易涨难跌,这也是标杆房企全面重回一线,在北京拼杀抢地的主要原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 2015年房企在京拿地支出金额TOP10

抱团成常态

有趣的是,在去年成交的82宗经营性用地中,有37宗是被房企联合体竞得。比如华润首开平安联合体、金地旭辉永同昌联合体、中国金茂碧桂园联合体、中粮首创天恒联合体等,单枪匹马的“打斗”方式已经过时,抱团群攻才是王道。联合拿地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也成为去年北京土地市场上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2015年11月2日,丰台区槐房村、新宫村旧村改造项目出让,参与角逐的5家竞标主体均为联合体:天恒+中粮+首创、华润+华侨城+招商、中铁建+中铁置业、龙湖+首开+保利、绿城+九龙仓+平安。最终招商联合体以83.4亿元竞得该宗地,成为北京总价第三的地块。

而在此3天之前,该区域才刚刚结束一场搏杀,参与竞标的6家主体也全部是联合体,分别为华润+华侨城+招商、龙湖+首开+保利、中粮+首创+天恒、绿城+九龙仓+平安、中铁+诺德、中铁建+中铁置业。该宗地最终被中粮联合体以85.95亿元摘得,成为北京成交总价第二。

“看似只有6家报价,但全部为联合体,实际高达16家企业参与其中,再加上还有一些隐藏在背后的企业,竞拍企业实际上超过20家之多。”张大伟表示。

上述几宗地块只是去年房企联手拿地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去年北京土地市场“单枪匹马”拿地的房企已经越来越少,“抱团”拿地成常态,甚至出现了“不联合、无地拍”的现象。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共成交32宗商品房住宅用地,但这32宗土地中,有15宗为联合体拿地,合计占比高达46.9%,相比2014年的30%,2013年的22%,均有非常明显的上涨。此外,“抱团”拿地的主体也已经不再限于中小房企,越来越多大型房企也参与其中。一直作为房地产行业领军企业的万科、保利、华润、招商、碧桂园等大型品牌房企,近年来也成为合作开发的热衷者。

在联合体形式上,“民企+国企”、“房企+金融机构”、“品牌房企+品牌房企”等联合体形式则成为现阶段非常明显的特征。 2013-2015年北京住宅用地成交情况数据来源: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房企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房企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任何一个房企很难在市场上依靠单打独斗取得绝对市场竞争优势,于是,房企间通过合作相互借力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楼市调控的背景下,土地更贵、融资更难、开发周期拉长、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更高等,都成为越来越多房企选择合作开发项目的原因。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房企由竞争转为“竞合”,各个开发企业背后既龙争虎斗,又合作相互借力。

国企、央企拿地主力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北京过去3年的 160宗住宅用地被83家企业分别斩获,但其中的20家企业收获最大,其他63家企业基本只在1-2宗土地中出现。出现最多的20家企业中,基本全部为上市房企,其中超过80%为国企和央企。

“整体看,北京土地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寡头化。”张大伟告诉记者,这种趋势在去年表现尤为明显。

记者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数据统计发现,去年全年,国企、央企在北京参与拿地占比高达63%,北京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华润、保利、中粮、万科、首开、中铁、中海等国企和央企的囊中。其中,首开、华润、保利等大型国企/央企均以联合体形式多次拿地,如首开联合拿地6次,华润联合拿地3次,保利联合拿地2次,其中不乏区域地王。

西城区国企天恒置业成为去年联合体拿地的新黑马,和中粮、首创、金融街等国企、央企联合,频频在土地市场出手,2015年至今天恒已在北京买下6块土地,而此前三年中,天恒也只共买下了6块土地。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周兴此前明确表示,天恒未来的目标就是迅速扩大规模,而地价是今年贵,明年更贵,看准就买,毫不手软。

央企联合体中,华润和中国金茂(方兴)成为大赢家。一贯低调的华润置地从今年初以来以联合体之势连续拿下亚林西、白盆窑、丰台南苑地块,总量都在“80亿元+”以上,体量惊人;而中国金茂(方兴)联合体也在北京拿下三块土地。

“‘国字号、’‘央字号’企业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融资成本优势,可以从银行获得低利率贷款。”任启鑫表示,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加之北京土地成本攀升,相较于民企,拥有强大背景支撑的国企、央企,拿地底气明显更足。

上一篇:办公室里的6种性格 下一篇: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