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教学新探'> 高中《选读》教学新探

时间:2022-10-16 07:38:45

选读》教学新探'> 高中《选读》教学新探

摘要:《论语》教学应该将课堂回归到语文教育价值层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笔者通过课前互换角度的问题意识,课中的角色扮演法和“发现学习法”以及课后的自主学习空间“纸博”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篇章的教学呈现对高中《选读》课堂教学的拙见。

关键词:互换角度;问题意识;角色扮演法;发现学习法;纸博

《论语》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走进儒家文化殿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为将来前进的“敲门砖”添加砝码。透过对儒家思想的分析,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批判性地继承千古儒家文化从而“立”人。笔者在教育见习期间,针对《选读》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加之指导教师的引导,对于《论语》教学提出一些拙见,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一篇的教学为例。

一、互换角度的问题意识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选读》的教学应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即文字、文章和文化。然而,一堂有语文教育价值的课堂不应当只着眼于这三个层面,而是应当将隐含的教育价值落实到课堂主体――学生的身上。这便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夕养成问题意识,明确三大问题再进行教学设计,即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相对应的便体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这仅仅只是站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语文教师的立场思索所得的教学设计,常常会拘泥于形式而缺乏教学热情。笔者认为既然新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明确三大问题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这一篇章,明确学生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例如同样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思考,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时,便会不自主地加入学习乐趣和教育价值等教学设计,以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为例,教学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思想,若仅站在教师的角度,则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只是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导出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互换角度后,我针对这个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首先用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中的一段话,引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后被旁观的看客形容为“丧家狗”,而孔子居然也接受这一形容,通过“丧家狗”的导入,引发学生探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学习兴趣;其次透过文本解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背后隐含的儒家思想;最后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当代是否仍能践行。由浅入深,使学生在明确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奉献精神的基础上,由人及己,探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消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切不可仅为逆潮流而坚持己见,消磨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见习实践,笔者发现用不同的思考角度去思考同样的教学设计问题,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教学设计,更是课堂上学生激情的回馈。除了教师的备课前夕需要养成问题意识,学生在预习前夕也应该具备问题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能只是象征性地请学生泛读文本,同样是泛读,可以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同样是思考三大问题,即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而这仅仅只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思索所得的教学预想,常常会拘泥于内容而缺乏学习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忽略语文教育价值和“立”人的价值。笔者认为,同样的问题,可以请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预习篇章,假想自己是教师,那将会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通过简单的换位思考,学生上课时便有了重点,对文本有了总体的认知和把握。同样是对教学目标的思考,当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时,学生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上课时便有了听课的重点和热情。如在预习文本时,学生会有几个教学目标的假想,他们便有了动力参与课堂从而验证自己的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到位,验证的过程既是检验猜测的过程也是培养问题意识和增加成就感的过程,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有统领全文的整体观。

二、两法交融的课堂教学

笔者在台湾交换学习期间,见证了台湾课堂的自主性和灵动性,台湾的学习课堂基本上以学生讲为主,教师总结为辅,整个课堂学生是绝对的主导者,教师通过分小组报告的方式,请每一小组同学展示合作的成果,再由其他小组提问,进而落实巩固,在必要的环节教师充当引领者,指出必要的注意点和知识结构再加以总结归纳,一堂课便结束了。分组任务型教学虽然使学生有绝对的主导性,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中,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报告呈现的内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就会散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下,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固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应当在权衡全班学生学习水平后,设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兼顾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教学环节,增强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针对此点,笔者有几点拙见,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论语》教学呈现。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源于美国精神学家莫雷诺(Moreno)的心理剧,原先主要用在心理辅导领域,他认为角色是动态的,如果要帮助个人成长,需要透过有如戏剧情景的扮演,才能让个人真正的体认生活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同样地,想要学生更好地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中孔子所代表的出仕之人和楚狂接舆为代表的隐匿之人的志向和情感,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然而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将戏剧的场景扮演简化为对话模拟,由班级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承担这个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其余学生读旁白,而人物对话就交由被选学生自由发挥,角色扮演朗读对话后,再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解析文本,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最后再由原先对话模拟的学生重新扮演角色富有情感地进行对话表演。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篇中14.21(陈成子弑简公)章,由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鲁哀公,第一次试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情感,请全体学生探究重复出现的“告夫三子”的用意,使其明白孔子当时无可奈何的心情,明知讨伐弑君者不可为而为之的循礼卫道之举也更体现了孔子卫道的决心,所以再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时,学生的语气当中明显多了一份无奈与坚定。把握《论语》中的儒家思想从孔子情感入手,角色扮演法的对话模拟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课堂边缘学生的主体意识。

2.“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法。所谓发现学习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与“发现”。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教学课堂中,笔者采用自行改编后的“发现学习法”进行教学,所谓的改编即是将提出问题的权利移交给课堂的主角――学生,请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假设,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学生借由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初步得出结论,继而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解决问题,发现学习价值。

由学生代替教师提出问题不仅使问题具有普遍性,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此时,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人员,则要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一个大问题将学生的小问题串联起来,使文本的主线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见习教学当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为何孔子请求讨伐人人得而诛之的弑君者之事不可为?子路认为的不仕无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子路认为‘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等。针对讨伐之事不可为,笔者提供了《四书集注》中的一段话“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为学生提供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末期,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鲁国也不例外,鲁国政权实际上掌握在鲁三子手中。让学生借鉴提供的资料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掌握兵权的鲁三子与弑君的陈成子实为一丘之貉,让他们出兵讨伐弑君者绝无可能,所以孔子请求讨伐弑君者之事不可为。再请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从文本中找出线索验证这个结论,最终这个问题得以解决。同样地,针对不仕无义和君臣之义等问题,我提供了朱熹《论语集注》中的一段话“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请学生借由资料自主思考与研读,自己“发现”与体会并且分享成果。最后,笔者用“知其不可而为之”中“其”具体指代何事这个大问题串联整个文本,将讨伐弑君者与仕、隐的对比探讨问题进行统整,导出对儒家循礼卫道之举和积极入世思想的探讨,最后引向对“知其不可而为之”思想的双向思考,使学生自主“发现”与学习儒家思想中的奉献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三、纸博――自主学习的空间

笔者在见习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深刻认识到课外延伸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课后,笔者请学生以“纸博”的作业形式进行课外延伸,在“纸博”上展开“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现代化”的小小研讨会。所谓“纸博”,就是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现代化”话题确定小组的具体主题,由楼主(即组长)在纸上发帖,给出论点和论据,再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可赞同可反对,简称“盖楼”,组内“盖楼”结束,再借由晚自修时间将“博文”在班内传阅,感兴趣的学生可继续“盖楼”、下挑战贴,如此循环。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纸博”中,一个小组组内便有“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现代化休戚相关和其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两种对立观点,正反两派同学辩论得热火朝天,两方各执一词。以楼主为代表的正方认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其中的“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更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和担当在现代仍需要,且是成功人士必备的优良品质,与现代化理念并不相悖。组内的反方代表则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已然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从发展策略方面而言,我们更应该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该作无谓的牺牲,不能只为单纯地逆潮流而明知不可而为之。两方观点一出,此份纸博便在班内争相传阅,“盖楼”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晚自修期间涌现了不少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博文”,也涌现不少挑战贴,班内“看客”不时引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索契冬奥会女子速滑等经典案例,在纸博上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在班上形成了一股探讨儒学的热潮。经过纸博上的激烈探讨,全班学生参与到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深入探讨中,对其深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笔者趁热打铁,在次日的语文课上请纸博楼主对这份博文进行了简短的总结。通过整合各份英雄帖,楼主总结道: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儒家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这正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需求;但对这种精神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先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若是仅为逆潮流而“知其不可而为之”则显得毫无价值可言,也与现代化理念格格不入。最后,笔者夸赞全班学生的纸博成果并且引导学生将结论延伸到“立”人层面,着眼自身,遇事也应先辩证分析,不可盲目“知其不可而为之”;反之,一旦认定便要坚持不懈,明知不可也要执着追求。通过“纸博”的课外延伸形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掌握了辩证分析思维。请学生在纸上写“博文”、“盖楼”,对所学内容各抒己见,主动与文本对话,学会表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展现青春飞扬的思绪,使《选读》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笔者通过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方面切入,结合自己的教育见习,总结反思形成了对高中语文《选读》教学的一些拙见,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是笔者教学的重点,创新型的课外延伸是突破口,笔者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思想逐渐成熟。

项目名称:浙师大实践教学成果(201129)。

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营构与创造[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张秋达.《选读》教学内容的选定初探[J].教学月刊,2011(7).

[3]于涛.角色扮演法在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上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2013(1).

[4]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倪文锦等.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探析学习习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