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时间:2022-10-16 06:48:58

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45例肾结石病人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男30例,女15例,左肾结石18例,右肾结石22例,双肾结石5例;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12例,鹿角状结石5例。结果:45例单次取尽结石28例,2次取尽结石11例,3次取尽结石3例,3例有残余结石,结石总清除率93.3%。42例取尽结石均顺利拔管,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及造瘘管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护理上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完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肾结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34―01

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对肾脏功能影响小[1],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MPCNL治疗肾结石4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肾结石病人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47.5岁,左肾结石18例,右肾结石22例,双肾结石5例;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12例,鹿角状结石5例;结石长径3.5cm~5.3cm。

1.2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置入输尿管导管并留置导尿管,改俯卧位,选择腋后线与12肋交界下2 cm,术前根据结石的位置及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达肾盏,穿刺成功,拔出针芯见尿液或造影剂流出,置入安全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应用筋膜扩张器逐步扩张至16 F~18F,建立皮肾通道,自通道插入输尿管镜寻及结石后用钬激光将结石逐渐粉碎,术毕经肾造瘘口置入双“J”管并留置肾造瘘管[2]。

1.3 结果

4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结石总清除率93.3%,本组45例肾结石均入镜碎石及放置双J管成功,拔管后无一例未发现腰痛、发热、尿道感染等症状。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指标、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输血前检验、血生化、胸部X片、心电图、静脉肾盂造影等。入院后即指导患者适应俯卧位,同时练习调整呼吸,能配合手术中随时屏气,能有效减少术中因不能耐受俯卧位时出现不适而中止手术。术前常规准备,如皮肤准备及手术衣裤准备,术晨禁食12h,禁饮8h,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④术前1d确认是否已送手术通知单、备血等情况。⑤术晨再次确认患者信息无误、已佩戴腕带、有术前定位片等。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及 术后6h内给予去枕平卧,6h后可给予半卧,床头抬高15~20度为宜,以减轻伤口的疼痛。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每小时记录,共监测24h。每小时观察造瘘口引出量、颜色、性状并予记录,警惕出血倾向。

2.2.2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管道,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保持会清洁,每日会阴擦洗2次。

2.2.3双J管护理 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用力咳嗽等增大腹压,以防止双J管滑脱或刺激输尿管壁而引起疼痛、出血等不适。若血尿明显,应嘱患者静卧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加用止血药物。

2.2.4肾造瘘管护理 由于肾造瘘管都位于腰背部,术后容易受压迫或牵拉,应妥善固定,防止管道脱出、管腔受压、扭曲,引流袋位置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引流液一般24h内由鲜红逐渐转清,故术后24h内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定期挤压管道远端,防止造瘘管堵塞。肾造瘘管拔管前需夹管24h,肾造瘘管夹闭4~6h后开放,5~7d拔除肾造瘘[3]。

3 结论 M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完善的术前准备, 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导管护理, 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曾国华, 李逊, 吴开俊.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 J] . 中国内镜杂志, 2003, 9( 9) : 4-5.

[2] 梅骅,章咏裳.泌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80.

[3] 施红,赵改丽,汪洁.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157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43.

上一篇: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护理投诉与纠纷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