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繁育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16 06:44:26

山羊繁育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分析了山羊繁育的规律、初配时间、配种、妊娠等技术,旨在保证山羊养殖质量。

关键词:山羊;繁育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4-0031-01

因为山羊的肉质细腻,市场销售量较大,营养价值偏高,受到了客户的喜爱。同时,山羊的合群性较强,采食范围较广,且不喜潮湿,B殖户更加偏爱养殖山羊。养羊产业的发展目的在于增加羊的数量,全面提高羊的生产品质,继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实现牧业的长远发展。

1 繁殖规律

山羊属于季节性繁殖的一种家畜,在中国南方地区,山羊多是在春季、秋季繁殖,饲养条件较好,气候温暖,采取人工高度培育方式,则能保证山羊常年,使山羊繁殖保质保量[1]。其中公山羊的配种季节并不明显,秋季的性活动能力强,公山羊的质量更高,繁殖能力更强。

2 初配时间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山羊初配时间和营养程度、气候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中国南方地区的山羊五月进行一次配种,多数山羊的初配时间通常是10至12月[2]。

3 山羊配种

山羊的时间通常会持续1~2 d,在开始后的30~40 h,山羊开始排卵,在后的半天至一天内,进行繁育最佳。通常情况下,母山羊在早上后,下午则需要进行配种,择日早上再进行配种。如果母山羊在下午,第二天早上进行配种,择日下午再配种一次即可。这种繁育技术,能够保障母山羊的受孕率。此外,山羊养殖户还可以采取人工辅助配种、自然以及人工授精等方式,进行山羊繁育。

4 妊娠诊断

母山羊的妊娠期通常是142~161 d,平均妊娠期是152 d。因此,养殖户应做好准备工作,预测产羔期。

5 繁育技术

5.1 产前准备

首先,养殖户要针对养殖场加强规范化管理,设置接产育羔舍,并在舍内配备火炉等采暖设施,但切不可在舍内生火,防止因为烟熏造成山羊引发肺炎以及其他类疾病。其次,需要将舍内温度控制在15~25 ℃,舍内湿度大约是50%,保证舍内的干燥、恒温。在产羔前3~5 d,养殖户应打扫产房,保证产房的干净清洁,同时还需要做好消毒处理。最后,养殖户还应针对栏具、草架以及料槽等所有用具加以检修,并通过石灰水或碱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还应准备好纱布、产料器械、药棉、高锰酸钾、酒精以及碘酒等。

5.2 分娩特征

在临床期间,母山羊腹部下垂,肿大,肿大,骨盆韧带松弛,站立不安,排尿次数不断增加,且时常会回头望着自己的腹部。

5.3 产后护理

初生山羊的抵抗能力不强,体质偏弱,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因此需要加强护理,确保初生山羊的成活,保证山羊能够健康成长。初乳的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快,抗体较多,能够防止消化道中病菌的滋生[3]。因此,初生山羊应吃好初乳,提高其抵抗的能力。同时要确保养殖场的温度。在山羊初生时,无法调节自身体温,若舍内温度偏低,则山羊体内的能量不断消耗,导致其体温逐步下降,使得山羊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其正常发育。在山羊出生后的12 h内,每天服喂0.2~0.5 g土霉素,连续服喂3 d。此外,通常情况下,冬季舍内的温度应控制在30 ℃,预防感冒,保证羊舍的干燥清洁。如果发现山羊患病,则应认真加强护理,并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疗,还需进行消毒处理。

6 小结

山羊的适应能力较强,母山羊的繁殖率较高,且山羊养殖一直做为中国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点项目,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然而由于大部分养殖户在饲养山羊的过程中,采取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使得母山羊的繁殖能力逐渐下降,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在山羊饲养过程中,采取科学方式,推广繁育技术,确保山羊种源的优质、保量,保证山羊养殖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瑞宏.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7(11):70,74.

[2] 侯林风.山羊饲养技术管理的改善措施[J].农技服务,2014(11):138.

[3] 张有川.山羊杂种优势利用及繁育体系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5(2):68-69.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洗澡有啥讲究 下一篇:众泰大迈X7香格里拉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