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6 06:38:34

新形势下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任何一个行业得以发展的根基,但是对新形势下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交通行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素养

现在,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改革,其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交通行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影响,导致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新旧管理模式矛盾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地对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与改革,培育新型的交通行业高素养人才,促进现代交通行业 、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交通行业已经注意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该行业的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其中还存在着比如人员素养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一)从业人员众多,但结构设置混乱

交通行业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它承担着道桥的建设、养护、维修、执法等职能,因此在我国交通行业的负责部门和从业人员非常多,并且由于该行业的复杂性,要求从业人员中不但要拥有高实践能力低学历的人员,而且也要高学历的知识性人才,同时还需要能够参与工程建设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然而,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设置的部门结构较为混乱,职能重叠、交叉情况严重;其从业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人员技能和岗位不匹配现象严重。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交通行业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考核机制的不足,导致我国现代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相差很大,这给交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交通行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对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的要求较为严格,对普通员工的聘用和解聘管理较为松散。这就使得实际工作中,交通行业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无论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讲还是对于交通行业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由于交通行业本身的特性,其大不多工作岗位都对于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而对其创造性要求较低,因此就造成了交通行业中创造性、开拓性以及前瞻性强的人才非常紧缺,再加上其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我国交通行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愈加凸显。

(三)政策与法律层面的宣传需要加强

由于我国交通行业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很多民众对于工作人员的执法认识程度不够,导致执法难,难执法,管理效果差。造成这种状况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开展相关法律宣传和培训,同时人力资源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够,使得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竞争机制未落实

当前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比如,论资排辈、重男轻女、官本位思想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行业工作人员缺缺必要的竞争机制和竞争意识,很多有才能的人由于受到种种阻碍而无法得到合理的晋升以及相应的酬劳,这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素养人才的引进。另外,传统的按行政级别或者职称来决定酬劳和待遇的模式无法有效的体现当前我国提倡的按劳分配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分配不公,损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体系不健全

我国交通行业的职工培训管理制度以及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领导“拍脑袋”决定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的情况非常常见,这种方式忽略了人力资源培训应该具备的科学性以及战略性要求,导致其随意性增强,缺乏必要的规划以,使得实际培训的针对性较差,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人力资源制度和体系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交通行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强化其制度建设和体系构建,以此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和管理体系是确保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发挥出自身潜力的重要基础;另外,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做好人力资源监督的基本保障。例如,对于交通行业的公路的养护人员来讲,想要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将公路养护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精细化、具象化,便于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并根据考核结果来对他们进行奖励和惩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同样重要,只有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为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

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人才建设和培养工作当成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以优质人才推动行业发展。因此,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能力和需求,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能蜓锍け芏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行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还要注重行业文化的建设和营造,以良好的交通行业文化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新形势下,要勇于打破旧有的用人、与人观念,采用新型的、科学的方式来对人员进行培育和管理,积极引进高素养专业人才,加强培训,提升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比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定期的邀请知名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对交通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提升其自身素养。

(三)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对于交通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讲,能够从精神上、制度上与工作上来共同对工作人员开展相的宣传和培训,从而将“交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形势下,交通行业涉及的工作范围愈来愈广,有很多工作岗位更是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避免在执法中出现违法现象和违法行为。想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就需要从内部学习以及外部宣传两个层面来共同抓起,内部学习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外部宣传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社会人群的法律素养,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引发的法律纠纷。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提升培训与宣传的力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使他们明白应该如何安全执法、正确执法,从而为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提供员工晋升的机会,完善企业员工的职业成长规划

员工的职位晋升是企业员工在值为成长的过程中实现的一种自我需要,因此,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重视员工的这种强烈需求,充分的利用行业的优势满足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晋升的机会。目前,很多员工其工作的主要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挣钱,提高收入,而主要是通过工作锻炼自身的能力,累积工作经验,使自己在工作中被认可,获得提高与发展的机遇。因此,交通行业要得以良好发展就必须留住优秀员工,并重视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的重要性,增加对员工的人力与资本投入,使员工享有职业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自身的学识以及基本技能。新形势下,培训机会是留住员工的重要元素,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交通行业人力资源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一定要重视给予员工上升的空间和机遇,提升员工对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结束语

交通行业的人力资源应该以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文化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合理地管理,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行业文化氛围,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未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付顺.探析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 2015(12)

[2]牛玲.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中介作用的组织沟通与员工创新行为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6(24)

[3]刘志功.新形势下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4(07)

[4]王玉娟.公路交通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1(07)

上一篇:地方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度改革分析 下一篇:O2O服务平台合并对消费者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