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樱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时间:2022-10-16 06:38:23

福山区樱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摘 要] 樱桃是福山农业主导产业,是福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福山樱桃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优势,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对福山樱桃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名优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三大战略,为福山樱桃产业提供发展思路。

[关键词] 福山区 樱桃产业 分析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S6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29-02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战略决策教授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 K Andrews)1971年提出,是密切相关的研究所有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排列成矩阵形式,对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相应的结论,其结论通常有一定的决策性,被广泛应用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国家战略等领域的分析研究[1]。福山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樱桃产区, 全区樱桃栽培面积6867公顷, 年总产量达3万吨 。樱桃产业已成为福山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文章立足福山实际情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福山樱桃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促福山樱桃产业发展的三大战略。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们优势

大樱桃多分布在世界温带国家和地区,适宜凉爽、湿润的沿海性气候。福山地处温带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年均气温12℃左右,温度适宜,温差变化小,特别春季气温变化(上升)较缓,果实发育时间较长,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年均降水量700毫升左右,气候湿润,雨量适中;无霜期220余天,时间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大樱桃生长发育提供了可靠保障[3]。

2.品种优势

通过不断引进培育,福山大樱桃栽培品种多而优良,目前已达70余个。品种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并且通过多年的栽培推广,逐步确立了适合本地栽培的主导品种,拥有一大批如红灯、先锋、拉宾斯、美早、萨米脱、雷尼等国内外最先进、市场前景最好的顶尖品种。同时,新的品种不断引进,为大樱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技术优势

福山是国内栽培大樱桃最早的地区,自1871年引进栽培至今已经过140年的生产实践,栽培技术不断完善配套。从苗木培育到建园栽植,从修剪整形到肥水运筹,从露地栽培到保护栽培,从传统栽植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保护栽培、无公害生产、周年修剪等技术,在国内均为首创。尤其是大樱桃保护栽培,不仅开创了大樱桃设施栽培的先河,也为国内多种水果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技术不断创新,在修剪上提倡冬、夏结合,以夏为主,突出拉、甩、疏、摘。在保护栽培中,除传统技术外,还实行了棚内石灰降湿、地面搭架小拱棚、棚内高接换头、带花嫁接、棚面遮阳网覆盖、机械卷帘等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始终走在国内前列。

4.品牌优势

通过近几年的对外推介宣传,福山大樱桃的声誉越来越高,大樱桃已成为福山的代名词。先后有11种大樱桃加工产品获山东省优质产品、4种获国家名优产品称号;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曾有8个大樱桃品种分别获得“三金、四银、一铜”的佳绩;连续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和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大樱桃之乡”称号;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基地重点县(区)”称号;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有15个大樱桃品牌注册了商标;5个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个品牌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只有通过坚持名优品牌发展,用品牌塑造形象,才能使福山樱桃产业夺得市场[4]。

5.产业优势

1986年,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优势,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确立了福山果业发展的新思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采取了结构调整、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指导和培育基地、标准化生产、一体化发展、产业化推进等一系列措施。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福山大樱桃生产已具相当规模,而且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新品种引进到标准化生产,从技术指导到物资服务,从鲜食供应到加工销售,从市场建设到信息服务,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条体系基本形成。围绕大樱桃产业,旅游业悄然兴起,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产业优势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长期的栽培历史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相互结合的结果,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名优果果率低,整体产量不高

2010年福山樱桃产量为4300kg/hm2,不足法土耳其、美国等国的1/2。福山樱桃的外观,包装,质量等和其他主产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优质果率较低,约为外国的三分之二。无公害樱桃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生产者不熟悉相关标准,少数生产者仍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残留农药,影响了樱桃的整体质量,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2.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够优化。

2.1区域布局不合理,存在粮食上山,果树下泊的现象。

2.2品种结构不理想,90%以单一鲜食品种为主;早、中、晚品种比例4∶4∶2;一般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影响了樱桃业的优化升级。

3.水果现代化存储能力不够,加工产品结构单一

福山水果存储能力25万吨,冷库与气调库偏少,其存储量仅占总水果存储能力的12%。剩下的都以土贮库为主,其缺点是贮藏期短,贮效低,对延长销售周期,衔接产销帮助不大。与此同时,产品加工结构单一,主要以果脯为主,果酒、果酱、果醋等生产未见规模化生产。

4.企业与果农利益联结不健全

目前,福山没有大规模的果业产业化龙头,规模都较少,企业与果农之间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与果农合作也是组织无活动,即使有活动力度也较少。没有签订生产与收购订单,保护价承诺等合同,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联合与协作关系。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欧盟、俄罗斯出口潜力巨大

近年,樱桃消费已由奢侈型向享受型转变。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樱桃需求量将增长到50万吨,而2006年全国樱桃产量为6。1万吨;国际市场上,欧盟、俄罗斯等市场樱桃需求量剧增,与之相比,樱桃生产跟不上需求。国内,人均樱桃消费量不足,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福山樱桃80%以上主要出口东南亚等国,对欧盟等国则较少。欧盟等这些注重环保、有较强的公众环境意识和严格质量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是未来的出口潜力市场。

2.福山政府的大力支持

福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烟福政办[1998]63号文件,关于《加快全区老残果园改造的实施意见》福山区人民政府烟福政发[2003]22号文件,关于印发《福山区2004-2006年大樱桃生产三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福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烟福政办[2009]67号文件,关于印发《福山区大樱桃设施栽培奖励补助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等多条政府文件支持樱桃产业的发展。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市场推介贸易活动,为福山樱桃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

四、威胁(Threat)

消费者对果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樱桃要求要求色泽好、口感好,还要求是无公害樱桃、绿色樱桃甚至是有机樱桃。福山樱桃于2007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烟台大樱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原产地保护标识产品。但是,国外市场在环境、卫生、安全、食用等领域均有相关标准的准入条件,主要认证标准包括ISO9000和HACCP、ISO14000、SA8000、EUREPGAR和 GMP。福山樱桃只有严格执行其生产规范,生产高品质樱桃才能顺利进入国处市场。

国内竞争。我国适宜栽培樱桃的区域非常广阔,东起山东半岛的尖端,西至新疆的喀什,南起云南,北至辽宁的南部,在年平均气温11-15℃,冬季0-7℃的低温有1000小时以上,冬季极端低温在18℃以上,年降雨量在500-900毫米的地区都适于樱桃的露地栽培。主要有环渤海湾地区、陇海铁路东段沿线早熟栽培区、西南高海拔特早熟栽培区、分散栽培区等四个大区[5],竞争者众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大连樱桃竞争力巨大,由于该地区樱桃冬季进入冬眠早,故其设施樱桃可早出果半个到一个月,在高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对福山樱桃造成追赶之势。

五、战略选择

1.市场需求导向战略

市场需求导向也就是说樱桃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对樱桃的需求为导向,并把适应和满足这一需求作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樱桃产业的产、供、销等环节要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做到:预测和把握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及趋势。在全面了解、分析、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总结消费变化趋势,把握不同品种樱桃和不同质量樱桃的市场行情,从而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向,做到樱桃产销与市场变化同步,提高竞争力。结合福山区实际情况,应当着重于改善樱桃的种植结构,优化樱桃品种,有计划地针对国内外市场对设施樱桃和樱桃加工品的需求,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凉棚等早熟设施樱桃和适宜加工的黄樱桃等。同时要在保证樱桃鲜果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多元化的发展再加工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名优品牌战略

名牌产品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没有名牌,竞争力就不足,竞争力不足就会失去市场份额[6]。随着樱桃产业的发展,各地樱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竞争,一个叫的响的名牌是开启市场的金钥匙。只有坚持品牌发展,用名牌塑造形象,才能使福山区的樱桃产业夺得市场。在发展名优品牌应注意将福山樱桃作为一个整体品牌来发展,加快品牌整合力度。目前,福山区的樱桃品牌较多,有张格庄、回里、福满林、福春、锦程、龙王山、彩凤、朱柳红、水晶红、瑶玉等多个品牌,但在国内外市场上响亮的品牌很少,没有充分发挥出品牌的作用。福山应结合原产地认证对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管理。

3.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战略

樱桃市场的竞争同其它产品的竞争一样,归根到底就是质量与价格的竞争。价同的果品质高则有竞争力,同样量同的果品价低则有有竞争力。提高质量,从根本上说就要标准化生产。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标准化生产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国樱桃质量不高、效益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只有推行标准化生产战略,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才能打破制约樱桃产业发展的阻碍。用标准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名牌,加大出口比重,从而达到强农富农的目的。降低价格就是要降低成本,而低成本要有新技术工艺和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的支持。樱桃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延长樱桃产业链,通过精深加工,增加樱桃的附加值,提高樱桃产业的整体效益。

简言之,通过实施市场需求导向和发展名优品牌战略来扩大市场,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出口;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战略,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 经济管理,2001(6):4-7.

[2] 阎立江, 荆亚玲. 烟台市大樱桃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及对策[J] 北方果树,2005(5):37.

[3] 孙庆田.烟台种植大樱桃的区位优势[J].烟台果树,2004(1)(总85).

[4] 刘德生,王富喜,孙可,孙露. 烟台大樱桃品牌战略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第28卷,第2期.

[5] 黄贞光.我国甜樱桃种植业的区域布局及发展技术路线,果农之友2003 NO.12

[6] Keller.K.L.Build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Marketing Management,2001,(7-8).

作者简介:李仁忠,男,汉族,山东烟台人, 1965年出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在职研究生,现于烟台市福山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工作。

上一篇:浙江缙云县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下一篇:探索东兰秋冬农业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