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与钱的第一次

时间:2022-10-16 05:06:55

宝贝与钱的第一次

妈妈谈钱好时机

什么是钱?对于还在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也许是个他们还无法解答的问题――然而他们与“钱”的关系,却会在家长还迷糊的时候,越来越复杂。当下,很多妈妈并没有对宝贝和“钱”的关系引起重视,而只把其当作一件水到渠成发生的事情。殊不知,越早与宝贝谈“钱”,越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

四川省社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张祥荣教授就认为,从小与孩子谈“钱”,并非是要把孩子训练成守财奴或钱迷,而是将财商教育与情商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孩子与钱的关系,让孩子尽早地融入社会,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版支持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 张祥荣教授

“什么是钱”、“给我钱”、“我自己买”、“我要存钱”,关于宝贝与“钱”的关系,在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下,我们模拟了四个可能发生的第一次。其实,宝贝与钱的第一次,正是妈妈与宝贝谈“钱”的好时机。

第一次问到“什么是钱?”

场景还原:电视里又一次放起了“洗脑式”的酸奶广告。宝贝小跑着朝你奔来,指着电视屏幕就嚷嚷:“妈妈,要,要!”妈妈微笑着回答:“宝贝乖,这个需要用钱买的。”但TA却一脸无辜地看着你,继续嚷嚷。

宝贝潜台词:“什么是钱?我不管,我就要酸奶!”

妈妈反应:抓住时机,不需要大谈钱的概念,只需要简单地告诉宝贝,钱有什么作用,你怎样才能得到。

专家意见:

“当妈妈带着宝宝上街买东西时,两三岁的孩子也会嚷嚷着说‘钱钱’。但这个阶段,他们其实根本对钱没有任何概念。”张祥荣认为,每一个对“钱”产生兴趣的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并没有所谓“三岁就知钱为何物”的绝对概念。只有当孩子真正意义上开始有一定的独立空间和个人空间,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较多,并有人指导讲解时,他们才会逐渐有“钱”这个交换工具的概念。“因此,妈妈们与孩子第一次谈‘钱’的时间,越早越好。”

阶段理财培养:从概念入门

1、孩子刚学会数数时,就让他们接触钱币。观察和重复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家长在给他们提供信息时要起积极主导的作用。

2、和孩子交流,简明地告诉他们钱的来源方式和具体作用。

3、让孩子学会分清“需要”、“想要”和“愿望”的区别,为将来的消费计划做好准备。

4、在平日购物途中可以向孩子解释钱的价值,如在超市里精打细算、购买打折机票等可以为家庭节省不少开支。

第一次自主购物

场景还原:商场里,妈妈陪宝贝选好新衣服准备付款。当妈妈准备走向收银台时,宝贝竟主动提出:“妈妈,我去给钱嘛。”在妈妈的注视中,宝贝揣着钱乐呵呵地冲向收银员,踮起脚尖举起钱。

宝贝潜台词:“老是大人买东西,我也要自己买一次。”

妈妈反应:当孩子第一次主动提出自主购物的要求时,妈妈最合适的反应是:欣然答应,然后陪同完成整个购物环节。此后,还可以故意创造机会,如买作料,打酱油等小型的家庭购物,交由孩子完成。

专家意见:

“如果等着小孩主动提出要自己去买东西,那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谈‘钱’时期。”张祥荣认为,在帮助孩子对“钱”产生概念之后不久,妈妈们就应该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与钱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不过,这种自主购物行为最初应该在妈妈们严格的监控之下进行。不要过于相信孩子,而是暗中观察并帮助,也不要过于怀疑孩子,以至孩子出现一两次过错就放弃这方面的培养。此外,要进一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鼓励其将零用钱花在正确的地方。

阶段理财培养:家长买VS自己买

1、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花钱。在孩子准备一次消费行为前,传授一些“选择性花钱”的技巧,比如在买某大件商品前要对其价格、性能等先做一些研究比较,家长也可以列举用这笔钱还可以购买的其他几种商品,然后由孩子选择到底应该买哪个。另外,还可以教孩子如何检查商品质量、查看生产日期、索要保修卡等,财商,情商共同培养。

2、帮助孩子制作零用钱规划时间表,完善奖惩机制。一些很贵重的东西仅仅凭借孩子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一下就搞定的,这时候妈妈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我可以帮你忙,借钱给你,但你必须通过好好学习或完成某项工作来“偿还”。

第一次存钱

场景还原:新年来临,宝贝给爷爷奶奶拜完年,接过长辈递过来的零花钱。钱还没捂热,就被妈妈一把抽去。宝贝委屈:“你为什么拿走我的钱?”妈妈却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这么小,要这么多钱没用,妈妈帮你存起来!”“好,我陪你去存!”宝贝嘟着嘴巴回复。

宝贝潜台词:“什么是存钱?她就是把我的钱拿去花了。”

妈妈反应:如果你真是花孩子压岁钱的大人,那就想好怎么圆谎吧!我们更希望你立刻拿出存折、银行卡或者存钱罐,立刻当着孩子的面开始讲解存款的流程,展示孩子的“余额”。并且,在下一个假期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带上你的孩子。

专家意见:

如果把每年的压岁钱、零用钱等全部加起来,原来孩子也拥有一笔不小的财富。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孩子会越来越在乎这笔有可能被家长管理着的财富。这个时候,正是教育孩子存钱观念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在假期,妈妈们可以利用孩子放假的时间,带着孩子到银行走一遭,亲身体验存取款的全部过程。”此外,张祥荣也并不反对从初中开始就为孩子办理储蓄卡的行为,但前提是“孩子必须在家长的监管之下使用卡里的金钱。”

阶段理财培养:定期储蓄VS零用钱储蓄

1、到银行办理开户或存钱时不妨把孩子带上,让他们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和孩子一起了解银行定期寄来的定期定额对账单等。

2、给孩子零花钱时鼓励他们存起一部分。比如给他们5元时就给他们5张1元,让他们至少存1元在家。

3、丰富记账本,教会孩子认真记录每一笔储蓄、投资或花销。

4、定期让孩子“检查”小金库账本,并和TA一起分析哪些消费是值得的,哪些则是浪费的。

第一次向妈妈要钱

场景还原:你也许已经经常带着宝贝进出超市、餐厅、影院、游乐场等娱乐消费场所,宝贝也已经明白那一张张颜色不同、数字不同的纸币意味着什么。但这一天,在看到同班同学新带来学校的可爱玩具,吃着好朋友分享的零食后,TA终于忍不住向你伸出了手:“妈妈,给我点钱,我要买……”

宝贝潜台词:“我想买东西,我需要钱。”

妈妈反应:询问宝贝要钱的原因,并判断其“需求”是否合理,对于能给孩子生活、学习带来快乐和轻松或进步的物品,可以适当地放宽,但非正当要求绝不妥协。

专家意见:

“心理学里有一种理论叫做正向刺激定律,你必须用更大的物质才能一次次带给人心理刺激。”第一次孩子要到1块钱,TA便满足了。第二次还是要到1块钱,TA便会没有感觉,反倒将此行为转换为理所当然的习惯。“但家长不可能1块、5块、10块地成倍给孩子零花钱呀?首先你得告诉孩子哪些东西该花钱,哪些不该花。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第一次找你要零花钱开始,建立一套与‘钱’挂钩的奖励体制,以孩子的表现好坏实施奖惩。”

阶段理财培养:花钱VS记账

从孩子伸手要钱开始,“零用钱”的概念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接下来,妈妈会发现孩子一次比一次理直气壮地伸出手,向你索要零用钱。所以在第一次要钱行为发生后,立刻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是非常好的理财观念。比如:在孩子领到零用钱时,帮助TA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花费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随后一一记录,以此逐渐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看看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TA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或是作为奖励孩子节俭的依据。

TIPS

国外宝贝如何与“钱”打交道

美国

每年300万孩子打工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最主要的教育方式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

美国“股神”巴菲特还亲自教儿童理财。他曾在美国在线主持了一个卡通节目《神秘百万富翁俱乐部》,专门教孩子理财,小朋友可在其中“学习理财课程,在商业领域中探险”。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

英国

1/3儿童钱存银行

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英国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瑞士

小学生“挣钱”体验生活

瑞士的小学里虽没有理财课程,但却有一些实习内容,比如一个学期里专门有那么一天让小学生到任意一家公司或店铺里打工,体验工作挣钱的艰辛。另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模拟市场,让同学们从家长那儿“进货”。当然,也就是一些吃的喝的和小玩意儿,然后再拿到学校来卖。

孩子们挣到的钱就用作出去露营、参观等活动的经费。每逢节假日,瑞士的一些中小学生会拿着自制的小食品和手工艺品到集市或大街上叫卖,路人一般也都很支持他们,多少会买一些。这叫勤工俭学也好,叫体验生活也罢,总之瑞士的家长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的思想。实际上,这也是瑞士的一大民族特色。

上一篇:与宝贝谈谈钱 下一篇:因为迷恋光影,我们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