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及与小白及的区别

时间:2022-10-16 04:34:30

中药材白及与小白及的区别

摘 要:利用现有的文献参考资料,对中药材白及与小白及进行区分,以便于以后2种药材的使用。

关键词:白及;小白及;鉴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28

白及属(Bletilla Reichb.f.)是分布于中温带的兰科植物,该属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白芨属植物约有6种,我国有4种,为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Murray) Rchb.F.、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Hayata) Schltr(又称云南白及)、华白及Bletilla sinensis (Rolf) Schltr. 和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白及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云贵川和台湾等地区。白及味辛、苦、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常用于治疗内外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和肛裂等疾病。白及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多生长于野生山谷林下、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白及的地下部分有球形的假鳞茎,地上茎直立、粗壮;叶4~6枚,狭长圆形或阔披针形,基部收狭成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序具 3~8 朵花,白色带紫红色,唇瓣比萼片稍短,为椭圆形,前端三浅裂。花期4~6月,果期7~9月,硕果圆柱形,长约 3.5cm,先端急尖。小白及主要分布于台湾、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小白及性凉,味苦、微麻,有小毒。具有清热化湿,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痈疮肿毒,风湿痹痛等症在云南当地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在云南,很多地区的群众认为白及的功效没有小白及功效好,致使云南小白及价格一路上涨。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书籍,将白及与小白及的性状和鉴定方法进行总结,以便对两者进行区分。

1 药材性状与形态特征

白及:假鳞茎前端多有分叉的扁球形或菱形,上面有荸荠状的环带,富有粘性,有4~6枚叶。根茎呈不规则扁圆形,具有2~3个掌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为灰白色或米黄色,有细皱纹,上有凸起的茎痕,周围有多数同心环状痕,少数可见须根,多数见棕色须根痕,下面有连接下1根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半透明角质状,颜色淡,灰白色,湿润后有较强的黏性。

小白及:假鳞茎前端为分叉的扁球形,上面有荸荠样环带,粘性强。有3~5枚叶。个头比白及小。根茎为不规则扁圆形,爪状分支不明显,表面黄褐色,较干瘪,直径约2cm,断面为黄棕色,呈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有显著的线段状白色条痕。

2 显微鉴定

白及:表皮细胞通常为1列,细胞类方形,有的切向延长,排列紧密。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明显。皮层与中柱无明显的界限,靠近表皮的下皮细胞多为类多角形,薄壁细胞呈类圆形,细胞间隙小,粘液细胞多且为类圆形,草酸钙针晶束常分布于黏液细胞中,长18~88μm,维管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导管主要为梯纹,亦具有缘纹孔,螺纹。

小白及:表皮细胞通常为1列,细胞类方形,较小,排列紧密。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皮层与中柱无明显的界限,薄壁细胞为类圆形,细胞间隙较小,草酸钙针晶束分布于表皮附近的黏液细胞中,长10~45μm,维管束直径5~22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

3 理化鉴别

张晓莉,武正强通过理化实验得出白及与小白及在加入碱性酒石酸铜试剂后沉淀颜色不同,白及为棕红色沉淀,而小白及为血红色沉淀。在加入5%-萘酚乙醇溶液后2者均形成紫红色环。翟萌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对比实验得出白及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4nm,小白及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4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中药材的持续升温,白及与小白及的使用也逐渐增多,目前人工栽培白及的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白及与小白及的价格也不断攀升。野生资源也被大量采挖,使得白及属药材野生资源逐渐萎缩,面临灭绝。而白及与小白及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等方面很相似,市场上常被混用。翟萌认为小白及在云南当地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在药效方面与白及有所不同,不能代替白及;小白及在药效上有很好的止咳作用,与云南民间常将小白芨用于治疗咳嗽相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对两者进行区分,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心启,吉占和,郎楷永等.中国植物志(第1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9-5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1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张惠源,张志英,岳俊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 彭翠仙,向建英.云南野生药用白及及其混伪品现状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9-11281.

上一篇:大田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 下一篇:基于DEA模型的广东省用水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