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30年

时间:2022-10-16 04:17:37

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几经生死,放弃自己及亲人发财的机会,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使这个20多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集体欠外债8万元的冀北贫困村,发展成拥有十几亿元集体资产、年产值3亿元、农民年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被誉为“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先拿亲哥哥“开刀”

坐落在燕山脚下的周台子村,过去是处在“环京津贫困带”上的一个贫困落后村。1987年,25岁的范振喜从部队复员回到周台子村,在乡亲们信任与期盼的目光中,他当选为这个又穷又乱的小山村的村支书。

范振喜深知,想为群众办事,集体没钱只能是空想。当时村里有几个零散矿点,被村民先占先得,集体很穷,而个别人却因为开矿富得流油,群众意见很大。范振喜的二哥是村里开矿的最大户,一年收入有8万元左右。

范振喜决心先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他对二哥说:“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把我推到支书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着想。”

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并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捋顺了铁矿承包关系,村集体当年进账10万元。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样了。

1991年秋天,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不小心接触了有毒化学原料,得了白血病。同范振喜几年都不说话的二哥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村支部委员杨国兴:“听说移植亲人的骨髓可以治这个病,把我的移植给他,虽然我不认这个亲弟弟,但认这个好书记。”后来,二哥为范振喜移植了白细胞。

拼死创富

1995年,周台子村经济实力已跻身全县前列,但范振喜认为,简单的选矿就是低级的出卖原料,资源浪费。必须利用铁矿资源搞深加工,建铁选厂。抖出所有家底,还差70万元,村班子决定向村民借。范振喜立下军令状:“赔了算干部的,赚了是村集体的。”15天里,村班子走村串户摁了230多个红指印,款齐了,厂建了,效益也来了。

建厂时,范振喜白天盯在工地,晚上回家边输液边开会。投产时,正是酷暑7月,他捂着厚口罩忙碌,时常汗流浃背。有一次,机器坏了,他连夜带人赶往唐山。而车却在距机械厂十几公里的地方坏了,为了赶时间,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冒雨急行,结果发起了高烧,硬挺到机械厂时,人已恍恍惚惚。厂长备受感动地说:“没见过这么豁命干活的村支书。冲你这精神,今后有事,我们破例上门!”

铁选厂投产一年,收回了全部成本。2002年,周台子成为全县最富裕的村。

范振喜的病让他必须付出比健康人多几倍的精力。每连续工作20分钟以上,他的全身就会板结麻木,尤其后背和大腿像灌了铅,肿痛难忍。而繁重的工作使他只能躺在汽车后座上缓解疲劳,思考问题,处理事务。因为连轴转,司机都累得挺不住。

他很少能吃上一顿热乎饭,但每天却必须大把大把地吃药,一次要吃十五六种药,一天要补充20~30次的人工泪液。

如今,周台子村拥有钢结构厂、塑钢厂、加气砖制造厂等各类企业16家。经过土地流转,还打造了大规模的现代观光农业。村里有文化中心、幼儿园、小学,甚至还有养老院。

范振喜说:“我只有这样努力工作才能忘记病痛。不知道哪天身体就不行了,得抓点紧,趁活着多给老百姓干点事。”

民主议事

当村支书20多年,干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多,但是,历届选举,即便因病住院不在选举现场,范振喜每次仍是全票当选。

周台子村的“家底”越来越厚,但花钱“抠”得越来越紧。在周台子村,就算村里支出一分钱,都必须由村班子共同签字才能核报,1支笔或2支笔签了都不算。村支部委员杨国兴自豪地说:“我们村没有一笔糊涂账。”

村里拥有十几亿元集体资产,范振喜的福利与普通村民一样,他的妻子是家庭妇女,儿子在外地工作,亲属没有一人在村办企业和村党政班子工作。

一个外地老板曾当场拿出30万元的存折希望按本村内部价承包经营矿点,许诺挣多少都两人平分,但被范振喜当场回绝。最终公开竞标,由村集体和本村14户村民搞了股份合作制经营。

在周台子村,村班子立了规矩,事关群众福利、重大工程建设等大事,由村两委班子拿出意见后,村民代表会对形成的方案进行表决。建立“村内重大事项逐户征求意见制度”,遇有需全体村民决议的大事,如土地流转、村民住宅实施方案事项,要把决议印到明白纸上,把征求意见书发到各户,依据多数村民意愿作决定。大家定事,签了字按了手印才能执行。

范振喜常说:“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当家人,必须行得端,走得正。”

上一篇: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稳步推进医院管理 下一篇:心口有一朵静默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