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成都青羊宫窑辟雍砚等

时间:2022-10-16 03:58:36

2007年7月,中央电视台民间寻宝记(走进成都)专家组将成都一收藏者收藏的南朝青羊宫窑辟雍砚评为成都十大宝物之一。有人会问何为辟雍砚呢?

砚台的演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宋人洪适在《歙砚说》中称:“砚之形制不一,古人有以蚌为之者,取之适用而已。”自古以来,砚的形制变化都以“适用”与否为转移。成都青羊宫窑烧制的这方辟雍砚,整体呈圆形,直径38厘米,高9厘米。砚面侈口,砚堂细腻。平坦突起,周边有贮水凹槽一周。砚台底部有八个兽蹄形足。砚台呈灰白色,釉色青润,砚底中央有多处支垫痕,胎质细腻,有使用过的痕迹。此砚器形规整,端庄大气,用赏兼得。

砚为文房用具之一,为磨墨工具,在我国古代文房四宝中,砚可能出现最早。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便知道使用研磨器磨制颜料、绘制图案,这种研磨器就是砚的雏形。发展到汉代,砚的形制已基本规范,当时便有用石、陶、钢、漆为主要材质做成的圆形三足砚,中心稍凸。嗣后砚足渐渐增多。三国时期,由于制瓷业的迅猛发展,才开始出现用瓷制砚台的风气,而且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种带足的砚台风靡一时,独领。魏晋时多流行三足或四蹄的青瓷圆盘瓷砚。南北朝时,其砚堂开始向上隆起,砚台周围出现了一周带凹的水槽,以便润笔蘸墨。这时砚足由三四个小蹄足发展到六至十个或者更多的珠足或蹄形足砚。人们将这种多足砚称为“辟雍砚”。

瓷砚发展史上,辟雍砚是独具特色的品类。因遗存稀罕,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方为世人所知。辟雍也作壁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因建筑四周环水,形如玉璧而得名。汉班固《白虎通・辟雍》载:“辟者,璧也。像璧圆又以法尺,于雍水侧,像教化流行也。”辟雍是“天子之学”的场地,是“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古代重视教育,把老师列于“天地君亲”之后,天子除翰林院外别的机关一般不去,只亲临太学讲学行礼,叫临雍,表示关切。如北京东城区成贤街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中心是辟雍殿,四周有水,有四座石桥,构成所谓“辟雍泮水”。辟雍殿是清代皇帝讲学的地方。

史载,汉代开始在太学里建造辟雍。以后历代沿袭。辟雍砚始于东汉后期,宋以后就不多见了。此种砚在形制上的主要特点是砚池围绕砚堂周边,如辟雍环水。这方辟雍砚,砚堂与墨池相连。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面突起而不施釉,以便研墨。下部用8只蹄形足承托,足部突出。此砚磨墨、贮墨、蘸墨功能兼备,朴素实用。体态巨大,人称瓷砚之王,为南北朝时成都青羊宫窑精品。

辟雍砚是颇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辟雍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才将只供帝王来行礼讲学的殿堂作为素材模仿到日常所用的砚台中,其用意自然是激励那些文人墨客向着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努力挺进,以期能够有幸进入辟雍,得到帝王的亲自教导,光宗耀祖。

责 编 潇 然

家藏楠木旱烟盒

邬久益

元明之际,取材民间传说,表现反封建礼教的言情戏曲杂剧盛行一时。剧中一些精彩段落,常被刻家艺匠们刻划在各类民间器物上。拙藏晚明金丝楠木雕,其周遭所雕内容,可为一例证。

该铜闩销插式湖湘旱烟盒,长7厘米,为弧边八椤金锭形。盒身两侧浮雕元明传奇剧《白蛇传》中“借伞”一幕。一侧为许仙双手掩额抱头,狼狈窜躲至一大树下避雨;一侧是与许仙素不相识的白娘子荷伞淌水,雨中送伞的情景。两情虽无媒,却有幸因此相识而结缘。

旱烟盒正面(盒盖),浮雕出元剧《西厢记》中二节,上刻张生月夜逾墙会莺莺,下刻崔夫人执棒拷红娘(图1下)。张生与莺莺幸遇普救寺,一见钟情而私订终身。盒身上下两边斜肩上,分雕二龙盘珠与双狮戏球,似为上述二图纹作铺垫,意寓有幸有情之人自可出双入对成比翼。

旱烟盒背面(盒底)所雕乃整个盒纹的点睛之笔。其上刻明代文学家、成化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安徽休宁人程敏政(1445~1499年),未及弱冠,即以神童闻名,被荐至京。当朝宰相李贤盛筵款程(图2上)。席间,李试程才华,遂指桌上果品,出一言物而意它的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扫视桌面随口接联:“有杏(幸)不须梅(媒)!”其联对妙甚绝,举座惊异。李相爱程德才,允爱女日后与程同结连理(图2下)。

“有幸不须媒”,刻家正是巧用同朝真实典故中这一名旬,借句发挥,阐明他对敢于冲破封建枷锁束缚,追求婚姻自由,一如《西厢记》《白蛇传》中的男女青年,报以赞颂和同情之意,亦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封建婚姻观发出的挑战性的呐喊。

此盒另一耐人寻味之处,是盒沿四边所刻唐代王维的《渭城曲》诗句。从盒体及所雕纹饰与镌刻字体的深浅不同和磨损程度考量,刻诗与该盒成器并非同时,但又决非令人所为。应是该盒成器传承了200余年后,由晚清后辈为赠送远去的友人而补刻的。

责 编 一 粟

上一篇:西周甲骨辨伪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