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6 03:25:46

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66-02

【摘 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性原则分成观察组疗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组60例予奥硝唑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60例予甲硝唑治疗,两组治疗均进行两个疗程且每个疗程为七天。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观察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的腹部盆腔包块经治疗后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不良反应的比较,两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盆腔炎经阿奇霉素与奥硝唑联合治疗,临床具有确切的疗效,外加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奥硝唑;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都属于这一范畴。病变部位在盆腔中,致病微生物不易采集且类型多样,疾病的症状体征大都程度不同,以致盆腔炎的诊断与其他炎症性疾病相比较模糊,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日渐上升,占妇科疾病总数的的百分之三十,感染多为混合型由多种致病菌的所致,调查称,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是引发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疾病的感染在我国主要是淋病奈瑟菌,全部感染中厌氧菌感染占到七层。盆腔炎性疾病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复杂的内环境和致病菌,造成搭配和选择抗生素具有一定的困难。盆腔炎性疾病作为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盆腔炎之分,此病容易导致盆腔慢性疼痛、导致异位妊娠、育龄妇女不孕等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困扰。盆腔炎感染因其致病菌多为厌氧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甲硝唑在临床的抗生素治疗应用较多,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如引起菌群失调。我院 2011 年2月至2012年1月运用联合疗法即阿奇霉素和奥硝唑同时使用治疗60 例女性盆腔炎患者,收到较佳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20例急慢性盆腔炎症性患者的临床症状皆表现为小腹坠胀,常在月经前后、劳累和后腰腹部疼痛加重。妇科检查:附件区腹部检查时有轻压痛,检查可见到附件增厚或增粗,子宫体活动受到限制,输卵管卵巢有囊肿或积水者能触到一包块表现为囊性。年龄23~57岁,平均( 39.6± 7.3) 岁,病程1~7年,平均( 1,8 ±2,1)年。急性盆腔炎58例,慢性盆腔炎62例。通过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分组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0. 5%甲硝唑 200 ml,每天两次;观察组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盐水500 ml或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阿奇霉素0.5g,一天一次,同时在静脉滴注250 ml的5%的葡萄糖盐水中加入奥硝唑0. 5 g。每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时长一周,中间相隔三天。

1. 3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消失等临床症状消失,白带分泌无异常,妇检示子宫区域无压痛,腹部盆腔包块消失。有效:腹痛等临床症状较前好转,白带的分泌几近正常,妇检示附件和子宫区域无明显压痛;无效: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无甚改变。

1.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一篇: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下一篇: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