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例高血压病人行为\服药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和思考

时间:2022-10-16 02:21:38

170例高血压病人行为\服药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和思考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20)

【摘要】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行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并反思存在问题。方法 对170例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前、后比较。 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病人行为改善、服药依从性比干预前明显增高(41 to 81%)、血压比干预前明显降低(160.3±9.6/106.3±10.1 to 129.5±7.2/83.7±6.9 mmHg)(P

【关键词】 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行为;服药依从性; 血压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10-02

【Abstract】 Objectives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n behavior or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to reflect the problems.Methods A total of 170 hypertension patients from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were give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6 months.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behaviors been changed, the rat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from 41 to 81%) and blood presser(from 160.3±9.6/106.3±10.1 to 129.5±7.2/83.7±6.9 mmHg)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lower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before(P< O.05 or P< 0.01).Conclusio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change the poor behaviors, enhance the rat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hypertensive;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behavior;medication adherence;blood pressure.

社区护理是当代慢性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应该投入足够的努力来改善慢性病的社区医疗、护理现状,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改善了高血压病人的医学知识、不良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程度),改进了高血压病的病情控制,现报告、讨论并思考存在问题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2010年以来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170例高血压病人,经过病史、体检、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 其中男100例,女70例;年龄39岁~81岁(49.6岁±7.9岁)。

1.2 方法

全部对象均被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定期接受社区护理干预、随访,观察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前、后的效果。

1.2.1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WHO要求,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判断标准为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2次以上血压值达到该标准者。

1.2.2 健康教育方法 主要措施是定期组织高血压病病人参加医师或医护举办的知识讲座、观看相关录像、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社区护士和家庭医生每月到居委会或家庭访视病人1-2次。除测量血压外,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让病人知晓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不良心理情绪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饮食原则是低盐(每日6g以下)、低脂、低热量;建议病人戒烟、戒酒、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1.2.3 服药依从性干预 社区护士和医生通过讲座、交流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要定期监测血压,不可擅自停药和随意变换药物,出现副反应要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方案。

评价服药依从性的标准(Bittar标准):①你是否有过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 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④ 当你自觉服药症状更糟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其中四个问题的答案均为否,评为依从性好;四个问题中有1―2个问题答案为是,评为依从性中等;3~4个问题的答案为是,评为依从性差。

1.2.4 行为干预 大多数高血压病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饮食、行为、情绪问题,主要采取健康教育讲座、交流、督导给予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达和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卡方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1.

表1:170例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X ±S,mmHg)

2.2 干预前后行为习惯改变:见表2.

表2:170例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行为习惯改变比较

2.3 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见表3.

表3:170例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改变比较

3讨论

3.1 高血压病人需要社区健康教育和有效监测机制: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是计划性、系统性地开展疾病知识、生活起居、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患者认识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服药的性质、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高血压病控制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方法[1,4]。从我院开始社区医疗和社区护理时候的基线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缺乏相关预防、保健、正确治疗的知识,更没有有意识的定期监测血压、控制危险因素的举措,因而,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很不理想。

本项社区干预观察发现,经过半年的干预后高血压病人的相关医疗卫生知识、行为习惯和服药依从性都有明显改观,与文献报道相似[3,5-7],充分说明基层社区高血压病人特别需要健康教育、需要知识,而病人和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本身也应该经常获得有效的监测、随访,才有利于改善目前高血压治愈、控制都很糟糕的局面;本组干预后血压得到明显控制的结果,不完全是社区护理干预直接的作用,应该看成是护理干预协助了医师,促使病人通过掌控危险因素、科学保健、高依从性服药而间接获得的效果。

3.2. 目前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待医、护、患三方协力:

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独立学科和完整、高效、高质量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体系,而且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大多是临床护理岗位重新调整或其他专业改行而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及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知识文化业务水平不高、应变能力较差、协调能力欠缺以及对社区护理态度和知识的严重不足等问题[4,5]。因此,社区护理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正如有关学者发现我国不少地区的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并未被居民认识到、居民的从护性低,这直接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一样,我们在工作中也有深刻体会,目前社区护理的力量单薄、护理人员知识深度和广度都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的社区护理需要,特别是对常见抗高血压药物知识的掌握更为不足,常常不能全面、正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因而,我们不得不与医师一同前往社区、请医师作为后盾进行社区护理。

可见,笔者认为目前社区护理体系、人才、知识结构本身的短板、以及社区居民对护士社会价值的低认同和怀疑态度,都给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高血压病社区护理还难以做到全面、高水平的“单打独斗”,还处于积累、建设、蓄势待发的过度阶段,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以及如何认识药物、选择药物、解释药物、调整药物、判断病情、评估患者靶器官状况等等许多方面都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协同、互补、支持、信任才能满意实现(除了政府、社会、科学的进步以外)。

3.3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与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体会到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工作,不论水平高低,其作用的效力都是有限的,尤其作用的时效性很难巩固。有的病人干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付诸东流……因此,笔者认为像高血压病这类慢性病的防治还应该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相结合,充分调动病人积极性的前提下,应该把社区护理和社区医疗的相当份量的侧重点放在教育、教会患者自我管理的重心上面,只有间歇性强化的护理或和医疗干预加上正确、持续的自我管理以及对后者的监督才能获得最满意的防治效果,今后应该认真探索。

参考文献

[1] 许雪梅.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7C):1934―1935。

[2] 樊丽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26―127。

[3] 田佳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饮食护理指导[J].药品评价,2009;6(4):148。

[4] 肖家连.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26―12。

[5] 马凤桃,宋丽萍,杨丽洁.高血压病患者认知行为及态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6):1531-1532。

[6] 潘秀娟. 李爱群覃燕平 曹小媚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07-108。

[7] 魏金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46例社区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2011;17(1):100-101。

上一篇:怎样判断药物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在处理新生儿静脉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