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软件产品易用性问题的方法思考

时间:2022-10-16 01:34:30

解决软件产品易用性问题的方法思考

摘 要:当前,软件开发过程正在由企业主导向用户主导的方式演进,用户高质量的需求不断加深业界对软件产品易用性问题的思考。文章阐述了软件产品易用性的概念及其影响,提出解决产品易用性问题的几种基本方法。实践表明有效的方法指导对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易用性;方法;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近年来在国际软件领域,软件开发过程正在由企业主导向用户主导的方式演进,产品的易用性问题得到众多财富500强软件企业和广大软件产品用户的普遍关注。良好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感受已经成为优秀软件产品的主要特性(图1)。而Microsoft、Apple等平台开发商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方面的丰富实践和长期研究,则对此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2 易用性内涵和对软件开发的影响

客观地讲,国内软件开发在"易用性"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开发周期、预算成本、技术支持的原因,不少情况下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设计方法,希望用美工这个单一角色来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人机交互、图形界面设计等易用性方面的问题。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后期培训成本的增加,使用效率的低下和用户满意度的下降等诸多问题。

事实上,易用性是软件产品的一个基本属性,反映了最终产品的可用程度和成熟度,它的基本评价指标是高效、简洁和满意。而易用性工程则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和图形学等知识领域。

易用性科学的研究运用可以从很多方面改进产品的设计、服务,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而为软件产品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据权威调查数据表明,在美国39%的软件企业认为令用户满意是企业成功和产品畅销的最重要因素。

3 提高软件产品易用性的几种方法

时至今日,易用性科学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最初的功能设计目的,而应是设计更加满足用户想象、更加适宜用户使用的产品或系统。为此,解决软件易用性问题可以有条件地选择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3.1 建立UCD模型,促进设计目标

和用户目标的有效统一

对于软件开发,首要的就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针对产品市场的用户心理模型",即"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方法(UCD)。只有真正把握目标用户的根本需求,才能做出用户喜爱的产品。而企业也只有对产品易用性方面长期的、持续的投入,通过运用科学的易用性分析方法论和用户研究,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当然,提高产品易用性应考虑的是综合目标而非单一目标,是长期目标而非短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统筹兼顾。与此同时,必须承认利益的多元性,目标的多样性,经过反复研究使它们得到协调[1]。而操作上的片面性常表现为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心理因素;重视决策者一方的意图,忽视执行者或者使用者的意见,这就需要权衡利弊,加以克服。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人体功效学理论,在信息交互反馈方面进行识别优化,在系统的自我修复方面进行改良提高,最终形成让用户满意的解决方案(图2)。

3.2 改进需求管理,降低产品易用性损失代价

需求管理在软件开发管理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它帮助用户采集、表达、组织、追溯、协商、审查、变更和验证需求,直接影响软件产品最终易用性实现。

在一个拥有众多功能需求的产品中,功能需求之间常存在着许多关联,当一项需求变化时,往往会影响其他需求,从而引起更大范围需求调整,产生需求振荡[2]。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易用性的实现。因此,改进需求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例如采取如下方案:

(1)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引入"产品特性";

(2) 将产品特性置于功能需求的上层;

(3) 在产品特性和功能需求之间进行多对多的关联管理。

随着产品特性与功能需求之间关联关系的不断建立,会出现一条功能需求关联多个产品特性的情况。这时,让此功能需求继承所关联多个特性的最早版本和最高优先级。通过这样的改进,非常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同时提高开发效率。

3.3 深化技术创新,强化产品易用性实现的基础支撑

众所周知,移动通讯业务的迅猛增长起初是难以想象的,能够由原本操作繁琐的人机界面发展到如今的易用型智能终端,创新是其大行其道的根本所在。软件易用性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创新。开发利用多语言技术,采取集成编码方式实现产品国际化和本地化目标;分析研究操作系统对于产品易用性的约束,使产品的易用性得到有效兼容;开展对移动业务及物联网终端实现的技术追踪,积极寻求产品易用性实现的新形式。二是开发平台创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措施并非单一,从底层技术上完全进行重构或是如前所述在需求管理上积极改进都是可以借鉴的办法。用友公司采取的则是UAP平台的概念,就是以企业业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为基础,业务过程控制管理为核心,支持多技术、多构件、多系统融合,提供可视化建模工具的统一架构平台。在此平台上,各产品线还拥有自己的应用平台。通过这种多层次平台开发模式,用友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三是开发理念的创新。积极吸收新的理论概念,更加科学地说明用户需求,实现设计模型到应用模型的低差异转换;探索存量创新与增量创新有机统一的实现方式,整合提高优势资源的使用效率;适应敏捷方法和极限编程的新趋势,对软件开发中的角色定义、业务模式、行为遵循实现新的判断[3]。

3.4 拓展技术合作,实现多元创新、优势互补

Google界面友好,其内部蜘蛛网络和技术算法优质高效,但其简洁而独树一帜的界面和灵活的广告宣传方式却让科技仅仅成为手段和支撑。人们在享用快捷午餐的同时很少了解Google之所以如此便捷易用,其易用性设计和测试均来自UIE公司的长期努力和用户研究。

可见,技术合作在一定范围内对软件产品的易用性实现起到积极影响。但是,合作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险预测并采取充分可靠的防范措施十分重要,否则一旦协作无法建立或被迫取消对软件开发资源无疑会带来不小损失。这里,几个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是事前需要进行可靠的调查论证,弄清楚产品应用预期,确定合作方向;二是在高起点上探索建立积极稳妥的战略协作机制,致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平台;三是采取可靠的技术防范举措,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

结语

软件产品逐步向移动化、智能化趋势转变,呈现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丰富的多媒体支持,可编程和形式靓丽,而且不断和移动智能终端加速融合的主要特征,未来的产品设计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贴近用户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易用性设计理念将主导软件的研发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众托.系统工程引论[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6-47.

[2]李先华,张勇. 需求管理改进业务流程和产品开发过程[J]. 程序员,2006:10(126):61-62.

[3]令狐铁民. 敏捷开发体验式培训设计及实验[J]. 程序员,2004:8(80):38-40.

上一篇: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硬件系统设计 下一篇: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