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助推新型城市化建设

时间:2022-10-16 01:32:32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助推新型城市化建设

位于北京市西南郊的房山区,在老北京人的心里,一直是山水旅游、农业大区的代名词。在北京城南行动三年计划中,作为北京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和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门户通道,房山区被赋予了新的区域功能,正向着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迈进。过去的五年是房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财政收入连续突破50亿元和100亿元两个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6年的2.2倍、9.4倍和2.8倍。“一区一城”成为房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腾飞的双翼。加速城市化全面进程,融合“一区一城”发展,成为房山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面对记者的采访,房山区市政市容委任正宽主任坦言压力很大,这里面既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有房山区近年创造的“房山速度”带来的环境建设的高标准要求。任主任说,房山区市政市容委的工作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身心投入全区大发展、大民生、大园区、大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升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上水平、上档次,助推新型城市化建设。

整治城乡环境 打造靓丽房山

记者:2012年是房山区“一区一城”环境建设的提升年。提升的标准是什么?成效在哪里?

任正宽主任(以下简称任主任):首环办2012年提出的环境建设总体要求是“全面动员、责任到位、全民参与、靓丽北京”。我觉得这个要求看似简单,达标可不容易。今年,房山区以迎接党的十召开为契机,结合地区实际,在城乡环境建设方面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第一,实施“五大行动”,打造环境优美靓丽房山。这“五大行动”是指:整治提升、环境秩序规范、保障添彩、地下管线排查治理和宣传动员。一是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对良乡建成区、长阳新城、城关老城区、旅游黄金线、重点道路周边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堆物堆料和非法张贴物等问题进行及时排查整治和集中治理,以及广告牌匾和公共设施的集中整治,提升了整体环境;二是环境秩序规范行动。联合城管、公安、工商、商务、住建、卫生、环保等部门,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建设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对无照经营、店外经营、非法小广告、露天烧烤、露天大排档、夜施扰民等6类环境秩序类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开展建筑垃圾规范运输试点工作,并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停车秩序和旅游市场秩序等,实现环境秩序规范有序;三是保障添彩行动。以景观造型、花坛花柱、横幅、刀旗等多种形式做好党的十期间政治环境布置工作,营造热烈、喜庆、庄重、祥和的城市氛围。四是地下管线排查治理行动。建立地下管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开展以公共区域内老旧管线、用户线为重点的地下管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区各相关单位建立相应科学合理的消除地下管线隐患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挖掘工程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机制,确保辖区内地下管线安全运行、不出事故。五是宣传动员行动。加强环境建设方面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如开展了7次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境清洁日活动,参与人员达4.5万人次。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北京人――环境建设文明行动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形成“齐参与环境保护,共享受绿色生活”的良好局面。

第二,实施“精品大街创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味。以创建精品大街为抓手,大力提升道路环境景观水平,全力打造干净整洁、靓丽、和谐的城市环境。开展了阳光北大街、白杨西路等5条市级精品大街创建和拱辰北大街、政通路、月华大街等15条区级精品大街创建,经过创建20条精品大街均达到了创建标准。

第三,实施“进京第一印象工程”,进京路段环境明显改观。把京广铁路、京石客专沿线环境整治作为改善房山区进京通道环境面貌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治理、改善、添彩”为目标,完善现有生活区域内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做到沿线建筑立面干净整洁、绿化完善美观、环境设施齐备完善、环境秩序和谐有序。同时,房山区按照“清、拆、绿、建、管”五步工作法,加大轻轨房山段沿线环境整治,达到了无乱倒垃圾、无卫生死角、无白色污染、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无污染企业、无乱贴乱挂、无占道经营、无乱停车辆的标准。

第四,完善机制,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环境建设说到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工作的制度化和人员的专业化来保障。房山区在落实环境建设上创建了“三二五一”保障机制。“三”即三级平台。在各单位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社区)三级平台管理的工作机制。“二”即两级督查。加大了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区市政市容委、区城管监察大队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的城乡环境卫生监督、检查联动机制。“五”即五级管理。加快城乡网格化管理,创新环境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区、镇、村、片、格五级管理。“一”即一套系统。加快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推进房山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时做好环境监控及环境突发问题的协调处置。为确保工作的落实,还建立了领导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考核制三项机制。

在人员队伍建设上,房山区推行“六员制”实现了环境保障“零距离”。这六项措施具体是:一是环境卫生保洁员。各乡镇、办事处配备白色污染捡拾员20名,各村按每80户配备村级保洁员1名,由乡镇、办事处统一管理,形成村内专职保洁、公路专业清扫、镇域内白色污染专项治理的保洁责任体系,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目前,全区共有白色污染捡拾员460名,村级保洁员1962名,今年从区财政拨出资金,按每人100元标准为农村保洁员上了人身伤害意外险。二是垃圾分类指导员。按社区规模,每60-120户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1名,实行网格化、区域化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垃圾分类指导员250名。三是环境综合协调员。针对乡镇、街道环境整治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区直机关抽调专人成立环境联合执法指挥部,下设环境治理协调综合办公室,协调区直部门、乡镇办事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四是精细管理督查员。联合两办督查室、监察局等部门,成立督查组,建立督查员队伍,定期对各乡镇、办事处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建立督查台账,每季度进行汇总、打分、排名。五是环境建设宣传员。组织交通协管员、社区工作者、流动人口管理员、大学生村官等多方力量,采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的形式,对群众进行环境建设宣传。六是环境专职信息员。各单位设专职信息员,每周至少上报关于环境建设方面的信息2条,区环境办每月编写环境建设信息专刊1期,并报送相关部门,加强上下沟通,推进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大民生大发展 突显生态宜居

记者:11月4日,北京首降2012年的第一场大雪。供热工作再次备受关注。按照城南计划,房山区要实现集中供暖,请问现在建设情况如何?

任主任:是的,随着房山区城乡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采暖、工业及生活用热量的迅速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清洁、安全、高效的城镇供热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房山区规划实施集中供暖。2010年5月房山区集中供热工程开工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房山区市政市容委负责建设的房山城关西里、城中、良乡鸿顺园、吴店四座大型集中供热厂建设正式拉开帷幕。集中供热工程是事关千家万户冷暖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和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房山区政府折子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为确保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房山区市政市容委采取了“四项工程、三年建设、平稳过渡”的方式加快推进,在这四座供热厂施工建设中,所有参建人员牺牲节假日时间,重要工程节点采取“5+2”、“白+黑”24小时分班作业,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2011年城西供热厂已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良乡鸿顺园供热厂、房山城中供热厂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吴店供热厂(2012年建成)将投入使用,四座集中供热厂投入使用后将实现近期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保证了房山区十几万市民的冬季取暖。

记者:房山区过去给人的印象还是山水旅游区,要适应新的区域功能定位,优化投资环境,城市道路建设首当其冲。这项工作也是区市政市容委的工作之一,这几年我们一共修了多少条道路?

任主任: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不管是为区域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还是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房山区近几年的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很大,实施了一批重点道路建设工程,使市政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最近几年我们开工修建的大工程。

如2007年开工的长周路,全长40.16公里,总投资16.6亿元,是房山区道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市政道路。经过为期12个月的紧张施工(实际施工时间),于2009年6月26日正式竣工通车。长周路工程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京周路、107国道的过境交通压力,改善了交通环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2010年开工建设的东环路,是城市主干路,也是2010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6.7亿元,道路全长7.4公里,北起京良路、南至南六环,主要实施了道路、排水、桥梁、铁路箱涵、泵站、给水、中水、交通、照明、绿化等工程。2011年京良路至长阳大街路段竣工通车,成为沟通良乡组团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走廊,极大改善了良乡东区的交通环境,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从而带动了良乡组团和CSD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2011年至2012年,房山区政府把解决良乡老城区交通拥堵作为为民拟办30件实事之一,实施了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在华冠购物中心、西门建立了过街天桥,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从2008年以来,已完成市政道路建设工程13条,促进了城市交通更加畅通、更加靓丽,城市路网更加完善。

记者:2009年我们杂志社曾报道了房山区的垃圾分类创新,以“政府主导-专业管理-属地负责-社区(村庄)发动-居民参与”为亮点的“房山模式”,得到了市、区两级的认可和推广。目前,这项工作有什么新的突破没有?

任主任:2011年,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精细管理,美化市容”总体要求,房山区结合区情,积极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专业监管-企业运营-属地负责-社区(村庄)发动-居民参与”的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这个模式和过去只有一词之差,从专业管理到专业监管,是房山区探索的结果,这种模式在全市开创了先河,走在了前列。在企业运营上,房山区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委托保洁公司运营管理进行招标,由中标单位北京海川得益废品回收有限公司和北京源心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新推行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绿袖标指导员进行招聘,实行企业化管理,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机结合,促进了垃圾减量化。在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建设和管理上,房山区制定了《房山区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考核暂行办法》等政策标准,实施了“日检查、月考评、季评价、年汇总”的专业和第三方相结合的检查考评制度;各乡镇(街道)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基本建立了专业管理队伍,完成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初步建立了系统建设标准、运行模式、奖励机制和检查制度。在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政策机制的建立,房山区再生资源回收量持续上升,生活垃圾产生量继续保持下降,垃圾处理结构得到优化,城镇地区垃圾减量率达到30%。房山区通过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将北京市提出的“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三个北京理念落到了实处,特别是在“绿色北京”建设方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既改善了实施垃圾分类社区的环境,又使社区居住的市民感受到了空气的新鲜,同时,也为房山区的“三化两区”建设和“一区一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9年以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显著,已连续3年被北京市评为垃圾分类先进区县。截止2012年,房山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已达到64个,涵盖6.82万户、19.19万人,城镇地区50%的小区完成垃圾分类试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涵盖20个乡镇的413个行政村,覆盖56万人。

记者:任主任,可以向我们描述一下您心目中房山区的未来吗?

任主任:今后五年,房山“一区一城”的主要奋斗目标是: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强势崛起。经过五年努力,成为首都新的战略发展高地。现代生态休闲新城闪耀京南。坚持业城融合发展,突出生态宜居,彰显现代休闲,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品质打造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经过五年努力,使房山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独具魅力的新城。

上一篇:论云南省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性研... 下一篇:让学生在融洽氛围中愉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