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的现时运用及未来发展

时间:2022-10-16 12:54:38

工程测量的现时运用及未来发展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工程测量在现时的运用及其作业的方法、内容。工程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程测量 作业内容 未来发展

前言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按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管理阶段的变形观测和维修养护测量。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工程测量中已广泛地应用电子计算技术、电磁波测距技术、激光技术、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等。

一、 市政工程测量现时运用

1、市政工程测量:为市政工程建设服务的测量工作。分为:(1)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包括规划道路定线、用地界址的拨定以及为上下水管道、桥梁和驳岸等市政工程设计提供地形资料;(2)施工放样测量,包括市政工程的施工放样,如道路中线和规划红线的放样、曲线测设和建筑物各主点的定位等。

2、地下管线测量: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备的测量工作。分为新设管线的竣工测量和原有管线的整理测量两种。主要测量工作包括测定及调查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走向、管径、管形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特征,并编绘在地形图上。

3、拨地测量:拨地测量是工程测量的一部分,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用地界址测设到实地。它是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也是用地单位的法律依据之一。

拨地测量的特点:1)测量工作量相对较少,但综合性强,较复杂;2)规划条件的法规性强,规划条件千变万化,需事先正确理解规划条件;3)成果要100%无误。

市政工程测量可以定义为:市政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总称。通过市政工程测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和配合地质勘探、水文测验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出工程结构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和安装的依据。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是指工程竣工后为监视工程的状况和保证安全所进行的变形观测。下面所提的市政工程测量仅指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测量工作。

一个完整的市政工程测量项目工作内容一般包括踏勘及准备、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调查测量、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产品交付与资料归档等九个部分。

二、市政工程测量发展展望:

现代科技新成就为测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从而推动测绘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首先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超站仪的应用范围将近一步扩大,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仪器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将给我们的作业方法带来改变。第二,数据采集将从一维、二维发展到实时三维,从接触式测量方式发展到非接触式测量方式,测量平台将由地面到车载、机载等,从静态走向动态,实体对象的位置、属性信息将要求越来越准确。第三,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技术将使测量从分离式走向整体化,从单独作业模式发展为联合作业、实时作业模式,从而实现测量、处理、管理和应用的一体化、网络化。

1、定线测量概述:

城市规划道路定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一部分,是拨地测量、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等测绘工程的必要依据。

城市规划道路定线测量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达的定线条件进行。定线条件即规划人员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的规划道路的起止、走向、转折、路宽等审批认定的详细规划方案,并以文字加略图表述作为定线测量的依据。一般定线条件多为规划道路中线与所指定的现状地物(如现状道路、楼角、围墙等)或规划道路的相对关系,也有将规划道路中线各主要点(起点、折点、交叉点、终点)的坐标及方位给出的条件。定线条件是定线测量的法定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改动。如发现有矛盾或错误,应通知规划部门更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前期准备、控制测量、条件点测量、条件点的计算及整理、内业计算、资料整理、质量检查验收、成果归档与提交。

2、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测量是获取地下管线走向、空间位置、附属设施及其有关信息,是编绘地下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内容如下:

(1). 管线调查与探测:地下管线调查分明显点调查和隐蔽点调查,在隐蔽点调查工作中,应通过实地调查尽可能地了解有助于管线探测的有关情况。

(2). 地下管线的控制测量:应在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三级导线或导线网,也可采用GPS测量。

(3). 管线测量:管线测量应在探查管线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测量取位:折点、交点、弯点、三角点、四通点、变高点等。

(4). 资料整理、检查验收:资料整理包括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和地下管线图的编辑等;检查验收包括完成技术总结、质量评定及其成果、附图和附表等。

三、变形观测现时运用及未来发展

1、 变形观测概述:

受各种因素影响,所有的建筑物在从施工直至倒塌(拆除)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而这种变形是三维的。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这种观测称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变形观测的方法:

(1).沉降观测的方法: 水准观测;静力水准观测;电磁波测距三角工程等。

(2).水平位移观测(含倾斜观测)的方法:坐标法(直接或间接);前方交会法;GPS法;测水平角法(测小角法);准直仪法(光学、激光);视准线法;投点法;距离法;活动觇牌法;正倒垂线法;垂球法;差异沉降法;倾斜仪测记法;位移计自动记录法等。

3、变形观测未来发展:

(1). 遥测

遥测(telemeter )将对象参量的近距离测量值传输至远距离的测量站来实现远距离测量的技术。遥测是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遥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测量手段。现代遥测系统广泛应用高精度的传感器、数字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最先进的遥测系统则是航空航天遥测系统。遥测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通信系统。遥测常按信号传输方式来进行分类。如有线遥测和无线遥测,时分遥测和频分遥测,模拟遥测和数字遥测,实时遥测和循环遥测等。

(2). 无线电遥测、遥控、遥感

利用无线电波在离测量仪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自动地显示或记录测量结果的过程叫无线电遥测。

利用无线电波把测量和控制装置与判决单元联通,以实现对远距离操作设备的控制,这一过程叫无线电遥控。

利用遥感器的测量叫无线电遥感,遥感器又分有源遥感器和无源遥感器。

有源遥感器是用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或空间研究业务的一种测量仪器,通过它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式获得信息。

无源遥感器是用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或空间研究业务的一种测量仪器,通过它接收自然界发出的无线电波以获得信息。

(3)遥测技术

对被测量对象的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的一种技术。

遥测是通过遥测系统进行的。遥测系统由三部分组成:A.输入设备,包括传感器和变换器。传感器把被测参数变成电信号,变换器把电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多路传输设备输入端要求的信号。B.传输设备,既可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传输数字信号。目的是把输入的信号不失真地传到终端。C.终端设备,它的功能是接收信号,对信号进行记录,显示和处理,以获得测量结果。

遥测不仅为了获得数据,而是要为遥控目标物体提供实时数据,常和遥控结合在一起。遥测作为一门综合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应用十分广泛。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测量技术也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是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严峻考验。在新时期,随着GPS 技术、RS 技术、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将向着更加科学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工程测量新技术也将在建筑工程领域内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上一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论如何促进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