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乡村教育实验

时间:2022-10-15 10:25:05

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乡村教育实验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图书馆的积极分子陈玲。”

“其实我以前叫陈丹玲,但是不知谁把我的‘丹’字去掉了,结果我们班上一下有了四个陈玲。”

“叫陈玲不好吗?”我问。

“我无所谓,名字只是个代号,去掉了这个代号你又是谁咧!?”

一下车,李英强就向我介绍了他们图书馆的积极分子。

李英强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陈玲是湖北省蕲春县青石中学初二(1)班学生,这段对话的发生地点是湖北省蕲春县青石镇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从事民间教育的公益组织。创始人李英强,出生于1970年代末的青石镇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界渐开,直到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最终成为令人艳羡的北京高级白领。

成长的经历使他经常感慨中国乡镇的“文化贫瘠”。

“中学是一个人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但我们乡下的孩子,几乎连一本像样的书都没读过,只能靠生活中的知人阅世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这种状况如果没人主动去改变,就会一直持续。”

2007年,在朋友和妻子的鼓励下,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年的李英强终于下定决心:“回乡村建立图书馆。学生们可以在那里学习,开拓视野,本地人可以在那里读书看展。适时地举办讲座,还能让图书馆成为一个很好的社会交流平台。”

李英强把这个设想中的图书馆命名为“立人”,源于《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用两句最简单的话概括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精神气质:思想改变世界,读书改变生活。

2008年1月,“立人”第一分馆在李英强的老家湖北蕲春青石镇正式开馆。至2011年3月,立人乡村图书馆已先后成立了十个分馆,分别坐落在湖北、江西、四川、河南、重庆等省市的县和乡镇地区,共有精选图书6万册,使用中的借书证3000多个,举办读书会、夏令营、公共讲座、电影赏析等活动百余次。

从乡村开始

蕲春在武汉市以东200公里左右,隶属湖北省黄冈市,人口约为100万,历史上曾因是李时珍故里而出名。不过到了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蕲春和大部分中西部县城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日渐式微,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据蕲春县民间统计,有超过20万蕲春人在武汉、广东、浙江等地务工。

青石镇是蕲春县相对较大的一个乡镇,全镇人口超过10万,一条205省道穿镇而过,整个镇子就围绕这条公路依次展开。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就坐落在省道旁边青石中学的一栋三层小楼内,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黄侃图书馆。黄侃是民国初年的著名文字学家和教授,是青石镇近百年来出产的最大牌的文化名人,李英强希望通过借用当地文化名人为图书馆的发展争取更多社会资源。

推开门,几排木质书架倚墙而立,中间摆着三条长条凳,桌面上堆放着《读者》、《青年文摘》、《南方人物周刊》等各类杂志。一道小门将阅览室和藏书室连接起来。藏书室内,五排长书架上存放着7000多册图书。配合目标人群的阅读兴趣:人物、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等图书被摆到了显著的位置。

由于和青石中学“合作紧密”,现如今,立人图书馆已经和青石中学图书馆合二为一。不过,这种合作给李英强带来不少麻烦。

将图书馆设立于校内,固然可以减少租用场馆等费用,但校园相对封闭的环境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充分共享。李英强指着约有二层楼高的大铁门说,一看校门这架势,他们就不愿来。

校门是个障碍,但真正阻碍村民去图书馆的是阅读意识。学校旁边的早餐店老板江寿华就说:“我是老年人,没必要看书了。”其实,她还不到46岁。

其他分馆的状况也类似,只有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街道的第二分馆设在校外。该分馆有借书证244个,读者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主,也有30余名固定的居民读者,但借书次数相对少。镇上有两位成年读者会定期借阅《读者》和《小说月报》。情况并不比建在校内的图书馆好多少。

用的是学校的地儿,服务的对象自然多是学生。不过即使仅仅是服务青石中学的学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青石中学一名姓陈的副校长介绍,三年前青石中学还有2800多个学生,而现在已不足1800。尽管湖北黄冈以高中教育闻名全国,但是真正能够考上大学,并改变人生命运的学生并不多。从事十年中学教育的流沙中学老师邓建国证明了这一点,“每个初三老师都有相应的指标(升重点中学人数),完不成这些指标,就必须扣工资。”

在巨大的生存和升学压力下,学生们想要获得漫无目的阅读自由,似乎不太现实。

不过立人图书馆自有妙招。

阅读开启视野

学生既然不主动来图书馆,那就义务给学生开设阅读课。以黄侃图书馆为例,每周,李英强和两位专职义工都要为初一、初二共18个班级的学生讲一节阅读课,而这些都是毫无报酬的义务之举。

有一次,李英强给初二(2)班的学生讲解海子的诗歌《九月》。为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事先李英强已经吩咐立人图书馆的专职义工带来了笔记本和音响,他想让学生听到两个不同版本的《九月》,一个是名家朗诵版,一个是周云蓬演唱版。听完一个版本,李英强开始和学生互动。

“你们感受到风了吗?”

“没有!”

“那你们看到了月亮吗?”

“没有!”

“你们首先要学会把平常用来看实物的双眼闭上,将自己内心的那双眼睛打开,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远方的风是如何吹抚你的头发,穿过你的身体,再到远方。”

第三遍播放朗诵版《九月》后,终于有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月亮。

随后,李英强说,“各位,你们身体里还有一个沉睡的自己,他已经沉睡了十几年,是时候把他唤醒了,让他和你一起成长。如果此时还不将他唤醒,你可能一辈子都不再认识他。”

除了讲解诗歌外,李英强和他的“立人”同事还会定期推荐一些简短易读的经典童话故事。《小王子》、《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是最近被推荐的三本。不光推荐这些书,他还要求学生读完之后必须写读后感,李英强将这些读后感都张贴到图书馆门口的小黑板上。

“只要认定了自己的看法,就不要管他人怎么说,只要路是对的,怎么走都会成功,只是经历不同罢了。”初一(3)班学生李俊读《小王子》的读后感是这样写的。

李英强说,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成长,想不快乐都难。

当然,学生们最快乐的时候并不是写读书笔记,而是每周一次的电影赏析课。在图书馆的隔壁,有一间简陋的多媒体教室。室内仅有一台捐赠的投影仪和几十张塑料小板凳,幕布都由白色的墙壁来替代。由于学校晚上九点熄灯,长达两小时的电影在学生放学后才开始播放,通常要两天才能放完一部。看到《小鞋子》、《放牛班的春天》、《追风筝的人》等电影时,学生们根本不愿意离去。

李英强说,“阅读是一个人建构世界观的最重要方式,这种阅读不是狭义上的读书,而是广义阅读,即培养一种获取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当你看到一个图标,能快速理解它要传达的意思;听一段音乐,可以很快获知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立人”当然不会要求学生在短期内通学整个知识谱系,但希望图书馆的任何一本书都能起到启蒙的作用。青石中学的蔡伟属于“立人”的第一批读者。老师曾提醒这个17岁的孩子:“你们这个年纪,世界观已开始慢慢形成。”爱读林达的蔡伟,就有一个梦想:多读书,看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当记者问李英强,到底想通过“立人”向青年学生传达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时,他说“立人从不把价值观强加于人,我们不是要灌输,而是提供更多的可能,让青少年能通过阅读和学习,感受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生的多样性。我们要做的是关注每一个人,让他们获得一种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

民间NGO的艰难生活

要读书,没有书可不行。

第一分馆开馆时只有2000册书,但本本经过李英强精心挑选,多是“入门的、经典的、常识性的书”。他从北京小有名气的野草书店和豆瓣书店选购了经典童话、译文名著、剑桥中国史等各类书。野草书店的老板听说是为公益事业,很义气,全部打了四折。

“立人”有个专门的选书委员会,熊培云、王怡、萧瀚、郭初阳、蔡朝阳等都是委员会成员。他们定期向“立人”推荐自己认为适合的图书,自2011年起,选书委员们每月还推出几则短书评。

当然,现在图书来源还有知识界、媒体人士和民间的捐赠。收到捐赠后,“立人”都会将他们的名字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在“立人”网站上,张贴有各种图书捐赠信息,随着“立人”影响力的扩大,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图书、杂志日益增多。但是,“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

除了图书问题,资金也是一大难题。

目前,立人图书馆募款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2010年,“立人”全年募捐总额达到近50万元。支出方面,主要用于发放“义工”工资。“立人”专职义工的工资,实习期只有500元,3个月后涨为800元,坚持一年以上的义工每月也仅能拿到1200元。对于每一笔收入或支出,李英强都要求在博客上公开,哪怕是一支铅笔都要记入账目。“立人”视每一个捐赠者为“立人之友”,每月会编辑一本《立人之友》电子杂志发送给他们。

由于专职义工的工资低,过去三年,“立人”专职义工的流动性高达80%,几乎只有两三个人能坚持下来。李英强承认,目前能够接受这个待遇的人很少,但工资待遇并非关键。“我们不是支教,是立教,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是人。高工资可能会让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进来,但只有认同立人理念,兼具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加入。”

张经纬是立人图书馆的第一名学生义工,那时他还是一名初二生,现在已在蕲春第一中学就读高二。他每次回“立人”都会带几十本图书到高中,借给同学们看,李英强称,张经纬是“立人”的一座流动着的图书馆。

还有一位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胡亚彩,她从同学那里听说“立人”后就一直兴奋不已。今年年初,胡亚彩利用寒假参加“立人”冬令营,回到学校便组织了南师大“立人”小组,发展了十几位小组成员。他们在学校里面宣传“立人”理念,募捐图书。胡亚彩打算,毕业后做一名专职的“立人”义工。

一个与“立人”合作过的高中老师陈奎这样说,“立人是一个播种的机器,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的心里,它是理想主义的化身。”

行动的理想主义者

“立人”馆员都是专职义工,而且是自己找上门来的“理想主义”青年,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甘居乡镇,每月只拿千元左右的补贴。

“立人”创办者李英强,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第六分馆馆员魏佳羽,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博士生;第七分馆的袁志涛,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目前,“立人”全馆已有这样的高学历专职义工17人。

第一分馆的专职义工王一夏,25岁,海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历史学硕士。2010年5月16日,她冒着雨,扛着大学宿舍里的席子,有些落魄地走进青石镇中学,以至于校长以为“这孩子有些事没想通”。

她确实想了很长时间,才做出加入“立人”的决定。2008年,王一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从网上得知“立人”。她先报名做第二年的短期志愿者,5个月后,又给李英强发电邮,询问“如果条件允许,我是否能够得到毕业后(2010年)担当专职义工的机会?”

李英强问了她很多问题:为什么想来“立人”?如何胜任?能做多久?父母是否支持?有没有男朋友?如有,他是否支持你?对收入的预期如何?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对“立人”十分重要。李英强希望找到“能在县镇地区坚持十年以上的义工”,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在乡镇长期从事义务工作。此前三年,已先后有三名义工离开第一分馆。目前,全馆工作时间最长的专职义工也只有两年。

与王一夏不同,江西小伙陈远良却是工作了四年之后才加入“立人”。陈远良自2006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毕业后,来到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工作。在外人眼中,陈远良的工作令人艳羡,上班规律,待遇优厚。但是陈远良内心却并不这样认为,“经常要加班,而且我是外地人,很难适应当地生活。”2010年7月,在帮弟弟妹妹们缴完大学学费后,陈远良毅然辞去工作,在家调养了半年。2011年2月,陈远良来到“立人”成为一名专职义工。

还有很多像王一夏或陈远良一样的“立人”专职义工,他们或者刚从大学毕业,或者已经厌烦了都市快节奏生活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决定选择另外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其实专职义工并不轻松,除了负责日常借阅,还要定期更新本馆博客,报道近期活动,需要捐赠和已经购买的书单。2010年4月起,各分馆还要出版《立人小报》,设置好书推荐、公民常识、随笔等栏目。各馆义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投稿,并把小报发放给语文老师。

王一夏自己也喜欢在小报上写随笔,在迎接2011年的一期中,她引用学者崔卫平的话来描述图书馆员生活:“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李英强的朋友古清生在文章里写道:“我忽然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从南方来北京,为了文学南北奔波,李英强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家,却又要回到乡下去,他老家与我在黄石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他去那里要从零开始,像晏阳初那样,开始一种乡村教育,那是一个毕生才可以做得好的事情。”

采访结束时,李英强送我离开青石镇,在路边等车时,他说,中国有2000多个县,你改变一个县,你就改变了中国的二千分之一。

上一篇:百变“声”君的艰难“声”活 下一篇:毕业三年他们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