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5 09:21:34

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与课堂“提问”教学是否成功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英语教师不注重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和问题。本文就是根据英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提问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出现的问题

1.1教师在“提问”理念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差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不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有序开展。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虽然会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回答,但还是出于认为“提问”占据课时的原因,这些问题无非是是非式或者选择式的问题,无法拓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2教师在“提问”内容的确立上出现了偏差

现在的英语课堂“提问”的内容经常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者无意义,而提问的内容难度也太大,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所能企及的高度。

1.3教师在“提问”动机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

课堂提问常常被一些年轻的教师出于惩罚学生的动机而误用,针对一些上课不认真的学生,这些教师往往会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给予他们提醒以规范课堂纪律。例如某些教师会提出类似“Please repeat my words!”这类针对性强的问题来刁难学生,虽然学生应该认真听讲,但提问也不应被滥用。

1.4教师在“提问”行为的执行上出现了偏差

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虽然注意到了“提问”这一动作的执行,但没有做好后续工作,即对于学生的回答未能实现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提问”行为的执行出现了一定偏差。

二、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把握“提问”教学的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大纲,而笔者认为“提问”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1能够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教师的提问应该具备启迪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有意识地找一些没有现成答案,但实际上又与学生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灵活的问题,例如针对某一同学造的对将来城市生活的预测的句子“People can eat five times a day in the future.”,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有没有错误,如果学生一时看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性的启发以下:“是句子意思问题还是语法结构问题?”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踮起脚尖去触碰问题的本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本能,进而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2.1.2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在课前做好教学的预热活动或者在课中提出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他们兴趣的问题来营造趣味性英语课堂,如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学生基本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等等。

2.1.3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必须隔离出现在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2实现艺术性的“提问”教学

2.2.1提问问题要清楚表达。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听清楚问题的内容和关键词以及最后的问题,从而为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2.2.2提问机会要均等。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提问机会的均等性,即要充分保证所有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提问、被提问的机会。

2.3凸显“提问”教学的主体意识和价值

2.3.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提问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懂得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一探究竟。如每节课教师可以组织三分钟的“free talk”情境口语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发问,没有固定话题,可以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学生。通过在这种情境式互动学习模式,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3.2竞争合作,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意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质疑、提问,或者集体向老师质疑、提问。

2.3.3模拟体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的提问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和实际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些模拟体验的情境,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含有对话的表演,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进而更为有效地理解、记忆知识点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个质疑和解疑交替进行的互动过程。初中英语课堂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着眼于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情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促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进而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丰收。

参考文献

[1] 云康.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语文学刊, 1999(04).

[2] 欧阳常青. 论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中的误区及对策[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0(3).

[3] 詹祖权. 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D].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上一篇:将微博运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之中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