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实训基地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2-10-15 09:02:50

“工厂化”实训基地的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81-02

实训基地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践经验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是全面优化"学岗对接、工厂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基础保障。

1.实施背景

在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前,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一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始终走到国内同行业的前列,但制冷专业实训基地仍然面临着下列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真实的"教学化"实训设备不够齐全;二是"学岗对接"的实训项目尚不丰富;三是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工厂化"教学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四是"立体课堂、学训一体"教学方法较难以实施;五是实训基地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六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跟不上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行业新技术的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展师资培训交流、特种作业考核、教产研发服务等社会服务功能,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此,在与多家企业合作下,对原有的制冷专业实训基地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2.主要目标

2.1开发"教学化"实训设备。依据制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岗位需求,开发以电冰箱、空调器、冷库、中央空调、汽车空调等五类典型设备为载体的真实实训设备、真实实训项目,它们均具备"设备的教学化"功能,相互既有联系、又各具特殊性,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2创设"工厂化"教学环境。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生涯规划,创设一个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工厂化"实训教学环境,营造出规范的职业文化氛围,探索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运行管理对接工厂运行管理、教学考核对接员工考核的实训方式。

2.3倡导"立体课堂、学训一体"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研究并实施将课堂授课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现场演示、单一技能实操教学、综合技能实操教学有机融为一体的"立体课堂"教学方法,突破以往学训不能同时兼顾的难点,使学生边学边训、学训一体。

2.4提高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据《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校企合作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D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核心优质课程开发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行业资源、专业资源、课程资源、素材资源、顶岗实习资源。

2.5拓展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范畴。在满足学生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还需拓展"师资培训交流"、"特种作业考核"、"教产研发服务"等社会服务功能,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工作过程

3.1以"研发合创"为核心,开发真实的实训设备和实训项目。采用"校企合作、研发合创"方式,开发电冰箱、空调器、冷库、中央空调、汽车空调的真实实训设备、真实实训项目,将其整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全部的实训设备按照企业实际使用或将要使用的要求进行配备,让学生"现在实训用的"和"现在企业用的"、"毕业时企业用的"、"今后企业做的"基本保持一致性、真实性、系统性。

在"研发"方面,制冷专业教师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设计优势、师资优势、管理优势,建成具有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制冷专业实训设备,相应的实训项目与之完美配套。在"合创"方面,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共同研制实训教学设备,对每一个部件的教学功能认真定位和组合,对每一道工艺技术进行全面检验,从而保障设备工艺水平及安全性能。

3.2以"学岗对接"为原则,打造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基地。以"学岗对接"为原则,以"四个共同"为基础,打造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实训基地:即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共同保证实训基地布局结构合理性;共同研究体现制冷新技术特点、新工艺水准的设备;共同寻找既能满足教学实训需求又能满足特种作业培训的复合特点,使基地实现最大使用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以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转、安装维修两大类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归纳和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标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考核的"学岗对接",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做到"零距离上岗"。

3.3校企合作共同研制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更大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同研制了与制冷专业核心课程、各类实训设备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生可先使用教学资源来了解制冷和空调各类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实训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特点、掌握各类实训项目的要求和操作流程,然后参加实训教学活动,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此数字化资源可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使用。

4.主要成效、成果

4.1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处于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家中职示范校的两年建设期内,出色地完成制冷专业的各项建设任务,特别是设计并建设了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其领先性主要体现在:

4.1.1开发并完善了电冰箱、空调器、冷库、中央空调、汽车空调等五类真实的实训设备和实训项目,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功能突出,满足了人才培养要求。

4.1.2实现了实训基地的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可全面地提供"原理性模拟"、"单一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四个不同层次的实训教学。

4.1.3提供了一个更完善、更有效的学习氛围和工作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技能。

4.1.4成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学习考察基地;成为北京市制冷专业教师的师资培训基地;成为北京市首批6个特种作业实操示范考点;每年均作为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大赛的赛前教师培训基地和正式竞赛现场。

4.1.5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1.6成为企业的研发合作中心,参与产品设计,并拥有多项专利证书。

4.2构建了"学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职业技能,促进了学生就业。在"学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依托"工厂化"教学环境,学生依照工作过程,遵照职业规范,在完成电冰箱组装与维修、空调器安装与维修、冷库安装与维修、中央空调运行与管理、汽车空调维修岗位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中,学习、体验、建构、获取岗位职业能力,达到制冷工、制冷设备维修工、中央空调操作员、空调器安装工、汽车空调维修工中级工的岗位标准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生就业的有效保障,年就业率均超过98%。制冷专业培养的一大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并已成为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4.3提升了制冷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作为北京市首批专业创新团队,制冷专业师资队伍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提升,形成了以全国职教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友山,北京市职教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权福苗为代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培育了以北京市骨干教师赵继洪为代表的骨干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均考取制冷设备维修工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5.体会与思考

5.1基地的"资源再生化"功能需要增强。应做到"一机多用"的复合型实训场地,能同时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研究方向的实践环节的实训需要,使实训基地的各类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5.2实训项目还须完善,以实现其能动化。实训项目的能动化主要体现在,不仅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特定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不断进取的职业发展能力。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日本品德教材修订及其启示 下一篇:浅谈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