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

时间:2022-10-15 08:29:36

论班级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

摘 要:作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班级学习环境的营造,营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对学好语文是必要的,是应该被看成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语文;班级;环境;营造

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并不能令人乐观,基本上呈现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太沉闷、应试式教学太突出、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等问题,语文教学成效甚微,而学生也普遍反映语文难学。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一些主观因素之外,大多数学校忽视营造语文学习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从语文班级学习的环境方面阐释教师应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浓重的语文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效率。

一、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1.还课堂琅琅读书声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文意。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跟收音机轻声朗读、分段落(或者内容)点名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和点评的。而让读书声贯穿整个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感情正是当今语文教学所缺的。

2.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形式,创新授课方式

现阶段我们有很多方式来创新以前的说教形式的,比如通过辩论、利用小部分时间给学生看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集新闻报道并定期评点等。只要我们留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要让他们多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不仅仅需要语文教师的创新思想,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它建立在民主与自由的土壤中。

3.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堂还体现在互动的课堂之上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一节互动的课堂是能够真正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来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抛锚”,即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开始探讨问题,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通过班级上同学的互相讨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由于各个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同,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

二、在课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快乐的关系

1.与学生建立起现代师生关系,即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

曾经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只有坏教师,没有坏学生”的观点,在我看来,这里的“没有坏学生”应该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阅历、经验和价值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发现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而不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2.语文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必须全面发展,以自身榜样教育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只有在阅读量、写作以及书法、口才等方面全面开花,并且广泛涉猎语文专业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做到知识丰富、广搏,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才能以各种富于创意的方式将自己通过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制造师生间的一种良好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氛围。特别是在书写方面,一个会书法的语文教师无疑是具有魅力的。

三、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

给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舒心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那就得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依我看来,一个班级的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干净整齐。但由于立场和各个学校情况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在这里就大致选择三个方面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首先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班级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一做。

1.悬挂关于励志、惜时的字画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内容积极向上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牌匾,现在都比较兴起的都是一些印有著名人物并标着名言警句的匾。如“勤学大家敬,如问志气高,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成功赖于奋斗”等等,如果这些内容都能以毛笔书法的形式出现更好。

2.教室的后墙壁应创建特色专栏

各个班级根据年级班级特点,可以创建诸如“学习园地”、“信息专栏”等专栏,并定期更改内容,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记得要尽量做到墙面整洁美观,力求高雅别致,在简明中反映班级人文气息,而且在版面上要富有特色,图画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版书工整,能明确体现主题思想。

3.张贴班级口号和班训

班级口号和班训是同学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把它们张贴在墙上不仅可以时刻提醒和激励同学们,还可以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候也把这些内容融进课堂的。

4.张贴荣获奖状

不论是什么奖状,它都是代表一种荣誉,是一个班级集体共同奋斗的成果。把奖状张贴在教室的前后方,使学生看到奖状就会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增强学生爱护班级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语文教学是多方面,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一生,因为它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最为贴近。只有在各方面都积极支持语文学习,积极落实国家的新课标政策,严格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优化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融进学校的氛围当中,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这个语文课堂当中,才有可能促使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适应新世纪语文教育的需求,能够开创我国语文教育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议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下一篇:拥有自由生命的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