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5 07:57:5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大学学习的内容、任务和方法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大学生中适当开展一些积极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培养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也有一些心理问题,恋爱与性心理发生的情况、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求职和就业压力大等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策略使大学生群体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以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更加强健的体魄勇敢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更快地融入到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来,成为需要各高校尽快解决的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恋爱与性心理发生的情况

恋爱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不容忽视,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恋爱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和挫折、单相思、恋爱失败后的不良情绪、恋爱会和学习产生冲突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引发他们的心理问题。随着大学生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使得他们对性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有的大学生由于一时冲动早婚耽误学业,有的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甚至有的走上犯罪道路。

2.自我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人生真谛,不断反省自身优缺点,能够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但是,他们在制定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等问题上总是陷入矛盾和迷茫的境地。

3.对学校环境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很多很多。此时此刻,有些学生会对这样的情况难以适应,便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在生活上,大学的人际关系不同于单纯的中学时代,一些学生会很孤立,难以和同学友好相处,大学生需要自己解决所有生活上的问题,这种情况一定会使一些学生在生活上面临极大难题;在思想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为了激励大家的学习劲头,一般都会将大学形容得很美丽很让人向往,使学生有只要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就会万事大吉的观念,但是当真实情况出现时心中的美好理想就会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偏差;在学习上,大学的教育模式是以引导为主的教育,不再是老师时时提醒,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去自学,这会使一些学生难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学习,也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一定能找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大学生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所以社会的相对期望值也高,面临的压力也会比一般社会成员要大。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其中包括社会竞争压力、信息矛盾导致的认知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都让大学生不得不主动学习,压力在无形中形成。校园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中很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于集体生活不习惯,而大学生活是相对独立的集体式生活,这就要求他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还要有奉献精神和团体意识,不然可能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虑和压抑。

三、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这是解决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第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第二,把心理健康教育带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第三,善于应用各种媒体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第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五,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第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第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第八,加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队伍。

当代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艰苦的长期任务,需要通过很多途径和方法去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敏.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之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2]蒋露茜.关怀伦理视角下提升高校心理委员效能的策略探析[J].沙棘(教育纵横),2010,(14).

[3]荣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

[4]李婷婷.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

上一篇:浅谈“连接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