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治疗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5 07:12:39

[摘要] 目的 剖析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用氟伐他汀+非诺贝特的疗效。方法 以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门诊收入的7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组时间,将双号入组者作为A组(35例),单号入组者作为B组(35例)。A组采取氟伐他汀+非诺贝特疗法,B组采取氟伐他汀疗法。观察两组血脂与血糖水平变化,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A组用药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是(7.84±2.09)mmol/L、(10.63±3.41)mmol/L,B组是(8.79±2.64)mmol/L、(12.96±3.94)mmol/L。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非诺贝特;治疗效果;糖尿病;氟伐他汀;高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023-02

临床上,高血脂乃高血糖的一种常见合并症,既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危及其性命。对此,及时、有效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该研究笔者以7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择取自该院门诊2014年5月―2016年1月间纳入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病例)为对象,分组对其实施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相关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现将该次研究内容作出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70例,收治时间:2014年5月―2016年1月。根据患者入组时间,将所选病例分成两组:双号为A组,单号为B组,各组均有35例病例。其中,A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51.96±11.37)岁;糖尿病病程为2~15年,平均(7.1±1.4)年;高血脂病程为1~13年,平均(6.8±1.1)年。B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52.03±11.42)岁;糖尿病病程为2~16年,平均(7.3±1.5)年;高血脂病程为1~14年,平均(6.9±1.3)年。两组民族、高血脂病程、家庭状况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有DM急性合并症者。②长期酗酒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亦或者是介入治疗史者。⑤心衰者。⑥合并甲状腺疾病者。⑦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A组采用氟伐他汀+非诺贝特疗法,具体为:口服氟伐他汀,80 mg/次,1次/d,于临睡前服用[1]。同时予以非诺贝特,200 mg,于晚间顿服,1次/d[2]。连续服用8周。B组单用氟伐他汀,其用药的方式与剂量以及治疗周期均与A组相同。

1.4 临床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脂与血糖水平,并做相应的对比分析。其中,血糖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检测指标主要有:TG;LDL-C;TC;HDL-C。

1.5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该次研究,疗效等级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详细如下:①显效,用药后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血脂与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用药后6个月内高血脂症状未复发。②有效,用药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血脂与血糖水平显著改善;用药后6个月内高血脂症状有复发迹象。③无效,用药后症状及体征未改善;血脂与血糖水平无变化,亦或者是病情恶化。疗效总有效率计算方法:显效与有效率之和[3]。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的分析

针对治疗前的血糖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血糖指标上看,A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是(7.84±2.09)mmol/L、(10.63±3.41)mmol/L,B组是(8.79±2.64)mmol/L、(12.96±3.94)mmol/L。A组明显比B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血脂指标的分析

A组TC与TG及LDL-C水平在用药8周后显著降低,且其降低的幅度也较B组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疗效的分析

A组显效者,18例;有效者,15例;总有效率为94.29%。B组显效者,10例;有效者,18例;总有效率为80.0%。A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综上所述,高血糖不仅是临床常见病,同时也是人体独立存在的一个病理改变。有报道称[4],糖尿病者多合并有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的出现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亦可危及性命。故,在现阶段中,高血糖的早期诊治是抑制糖尿病者病情进展的关键。一直以来,氟伐他汀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其属于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滞胆固醇合成机制[5]。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来说,单用氟伐他汀,效果不佳,血糖与血脂指标改善不明显。非诺贝特属于降血脂类药物,既能起到降低甘油三酯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又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6]。有资料显示,非诺贝特的降脂效果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此外,也有研究表明[7],将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中,能加快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改善的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A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联用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降脂、降糖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8]。

[参考文献]

[1] 谭章华,赵娇.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95-397.

[2] 李称.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33.

[3] 夏晓琳,陈霞,郑炜,等.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100例[J].中国药业,2015(11):113-114.

[4] 夏增产,陈皓,蔡军,等.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6):112-113,118.

[5] 朱青静.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6060.

[6] 廖尚上.应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55-156.

[7] 何明庚.非诺贝特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126-127.

[8] 陈伦基,黎巨成,林泉根,等.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7):197-198.

(收稿日期:2016-07-10)

上一篇:提高高校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双语教学在服装营销课程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