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15 06:39:20

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遴选教师,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如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临床教师必须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参加临床教学的科研活动,提出新思维、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临床教学主要由临床医师兼职完成,医疗行为本身表现为诊疗过程复杂,治疗操作多,要求临床教师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与扎实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师资队伍质量,医院从教师的遴选、培训和考核三方面着手:

(1)遴选。教师的挑选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必须是硕士毕业2年或本科毕业3年的医师,并通过管理部门组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考试和基本技能考核。

(2)培训。分层次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创造条件组织教学及技术骨干教学进修或到国外交流、培训;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高级研修班、新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安排其他教师完成专业培训或教学技能培训。

(3)考核。采用四种考核方式,一是每年定期进行教师理论考试,二是教学管理部门不定期组织专家抽查教师以教学查房形式对教师在明确带教目的、掌握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和临床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三是由实习学生出科时对各自的带教教师进行评价,四是实习学生离院时对优劣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点评。骨干教师的培养须着重于提高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使之在临床教学中起到了骨干和表率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规范临床带教工作。同时纠正个别人“医疗是收入、教学是支出”的重医轻教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教学是高智能、高水平、高社会效益的投资,是医务人员提高素质,青年医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培养一支较高医疗和教学水平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逐步完善教学制度,通过培养教学骨干,以点带面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并持之以恒才能卓见成效。

2、强化规范管理,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2.1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计划,统筹安排实习轮转,严明实习纪律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院校的临床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学生入科轮转,兼顾科室不轮空、学生不超额原则。实行学生入科报到、请销假三级(主任、秘书、教师)签名制度,制作了《实习生入科报到、请假签名卡》,对实习生出勤率一目了然,杜绝学生在学习考勤管理上的“真空”状态,保障医学生临床实习时间。

2.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规范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活动规模化办学形势的发展及高等医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互动、技能实践、临床思维、教学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传统单一的床旁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各教研组按照教学进度规范开展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病例式、讨论式”的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同时,根据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开放技能操作室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体格检查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总结和反馈。

2.3执行临床实习考核制度,强化理论与技能并重考核是督促学生重视临床基本技能学习的一种手段。考核具有测量性、验证性、导向性的功能,既是鉴别学生学习情况,鞭策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对教师带教情况的验证和检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实习期间,学生经历三重考核:(1)上岗前的培训考核由教研室组织,一方面便于学生较快适应临床实践的学习,另一方面可针对学生理论及技能水平的摸底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出小科考试由教研组组织并进行考试分析,便于实习科室了解学生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3)出大科轮转考试由医院组织,为评定学生的最终实习鉴定成绩提供依据。出科考核促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既要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

2.4开展评教评学,实行教学奖惩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及时沟通和反馈学生、教师、管理三者之间的信息,有效调控,使教学工作达到良好状态。组织学生对教学小讲课等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进行评教,并对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及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优劣的评价,对学生评价为优秀的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予以奖励,被学生评为较差的则予处罚。同样,根据学生考核成绩及教师评学结果评出优秀实习生,并予奖励及颁发奖状,较差者予以通报。形成以教学管理部门为中心,从师生两方面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达到医院、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加强教学督导,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院,医院同时负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保证临床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评教评学、教学督查、学生考核等多种途径来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医院不断优化教学督导队伍,改善和加强医院的教学督导工作,从以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导为主,督与导相结合,深入临床第一线,重点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学查房、教学讲课、教学病例讨论、实习生技能考核和教务管理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切实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把督查的结果纳入医院临床教学工作质量控制标准,纳入全院质量控制管理,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罚分明,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临床科室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意识。

作者:苏会璇 周惠萍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院

上一篇: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创新 下一篇:差异性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