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岛法”在基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5 05:55:22

“中心岛法”在基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中心岛法应用在大型基坑支护工程中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中心岛法在某高层项目地下室基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该方案具有支护刚度大、隔水围闭性强、缩短工期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方案的设计理念、成立条件,并对作用在平衡土体上的土压力大小进行估算,并提出了按朗肯被动土压力进行平衡土体验算、按折减m值进行支护结构计算的实用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中心岛法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中心岛;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部分逆作;平衡土体

一、前言

中心岛法,即在基坑内沿周边暂时保留相当部分平衡土体,对支护结构形成可靠的支撑作用,基坑中部进行正作施工,基坑周边作为平衡的土体进行逆作施工的一种施工方法,是一种局部逆作法。中心岛法一方面具有节省支撑、基坑变形小、工期短等全逆作法的优点,同时又改善了全逆作法施工难度大、节点构造复杂等缺点,是一种相对简单实用的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大型基坑。本文介绍中心岛法在某一项目中的应用。

二、工程概况

三、设计思路

该项目基岩埋深比较浅,合理的基础方案可采用单柱单桩的大直径人工挖孔桩,但由于场地存在深厚、松散的含水丰富的砂层,必须要有可靠的隔水支护设施,同时因为要保护地铁线,对支护结构的刚度要求相当高,因此首选方案是刚度大、止水可靠的地下连续墙。设计方案采用6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基坑西北面由于地铁原因采用了600mm厚的T形墙(槽段截面见图1),砼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1.2MPa,连续墙入中风化岩不小于0.6m,形成止水墙体,隔断坑内外的地下水连接。

该基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护结构采用入岩连续墙,截水可靠;2)基坑平面尺寸大,有相当位置开挖中心基坑和保留平衡土体;3)基础采用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桩;4)主体结构中部有大量的剪力墙和柱子,具有相当大的抗侧刚度。以上几个特点满足了中心岛法成立的条件。因此,经过多方的对比,设计中采取了中心岛式的施工方法。

整个施工流程如下:首先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后,进行坑内降水,同时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桩基完成后,土方进行开挖,先挖至-1层结构底(标高-7.5m),然后中心岛继续向下挖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11.2m),坑内沿连续墙周边预留坡顶11.5m、坡脚16m宽的平衡土体,利用平衡土体提供对连续墙的约束;其后正作施工中心岛部分的主体结构,其中平衡土体上方靠近连续墙的一跨仅施工框架肋梁,从而形成对墙体的支撑,肋梁间的楼板暂不施工,以方便运出余土,该肋梁间距大约8-10m,肋梁截面考虑负一层楼盖的设计要求取为900x600mm,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配筋,同时设置1200x900mm的钢筋砼腰梁在连续墙内侧,与肋梁一齐形成墙体的支撑系统,负一层楼板施工完成后即可对墙体形成稳固支撑;其后向上施工主体结构,向下开挖平衡土体,逆作施工平衡土体处的底板和墙。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有:1)支护刚度大,基坑变形小,减轻了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2)地下墙体止水性能好、围闭性强,为顺利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创造了条件;3)主体结构同时是支护结构,连续墙与内衬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省去地下室侧壁和其下桩基的造价;4)采用了平衡土体处楼板后做、预留出土孔洞的部分逆作法,缩短了整体工期。

根据结算,本工程支护结构的工程造价不到650万元,对一个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极为不利、挖深11.2m、支护长度达528m的大型基坑来说,是十分经济的。

四、支护结构的分析计算

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计算软件F-SPW4.3版》,变形计算模型采用弹性支点法,土压力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梁M法,即土和支撑的作用用弹簧模拟,土弹簧刚度按“m”法模式计算,支撑的作用用刚度为K的弹簧替代。计算分三个工况进行,第一工况即坑内水位下降到基岩面,此时坑内的土体还没有开挖,作用在连续墙上的主要是水压力;第二工况即周边留平衡土体,中心岛开挖至-11.20,坑内水位回升到坑底;第三工况是负一层梁板完成,已形成支撑,挖除平衡土体。由于计算时难以在程序中模拟实际的平衡土体,所以按普通坑内土输入,考虑到弹性空间的土体与平衡土体的工作状态有所区别,中心岛开挖时也必然会扰动平衡土体,第二、三工况设计中凭经验折减了平衡土体的m值,折减系数取0.8。根据计算结果,在各工况下各支护段的变形均在设计容许范围内,连续墙的内力也比较合理,其中第二工况在三个工况中最为不利,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均最大。地下连续墙墙身的最大剪力达到每延米555kN,最大弯矩达到每延米1040 ,最大墙顶位移23mm,都满足规范要求。

五、平衡土体的验算

平衡土体是中心岛法的关键,其土体稳定、支挡可靠性和尺寸界定是决定整个支护结构安全性,直接决定施工的成败。笔者认为,在平衡土体的验算中,假定土应力达到朗肯被动土压力,对平衡土体的稳定而言是偏于安全的,在支护结构的计算中采用折减的弹性地基模型(m法)土应力也是较为合理的。

本工程平衡土体呈梯形横截面,高3.7m,上边长11.5m,底边长16m,土质为粉砂。根据上述计算公式验算,求得抗倾覆安全系数 ,抗滑移系数 ,全部满足规范要求。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除了验算平衡土体外,保护好平衡土体的工作更显重要。具体做法是土面挂网喷射钢筋混凝土面层,防止雨水冲刷及施工过程中造成泥土的流失,设置降水井进行降低水位,必要时可采用加固措施改善土体的受力条件,并严禁在土体上加载。由于边界条件的不明确,平衡土体的实际情况和理论计算往往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加强施工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六、结语

本工程主体结构现已完工,其基坑施工过程情况相当好,支护结构的实际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平衡土体在整个施工中保持稳定安全,设计的构想得到很好的实现,既保证了基坑的安全,节约了工程成本,又缩短了工期,综合效益显著,这说明中心岛法在大型基坑中应用的优越性是十分突出的,值得适当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 黄运飞.《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刘建航,候学渊主编.

[3]《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戟腊元.《庐山大厦半逆作法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00(1)

上一篇:营造宜居环境 打造园林生态小区 下一篇:油田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