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与隐喻的理解

时间:2022-10-15 05:49:53

摘 要:语言学家们对人类理解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的过程有着不同的解释。此文综述了隐喻理解和意象图式的理论,并分析了在隐喻理解中意象图式的使用,指出通过意象图式可以对隐喻进行直接的理解。

关键词: 隐喻;隐喻理解;意象图式

一、 隐喻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对于某一事物概念的转换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将某一事物,即“本体”或“要旨”(tenor)的名称替换为另一事物,即“喻体”或“工具”(vehicle)。而隐喻的过程推测的是要旨和工具之间的相同性,即隐喻的“活动场地”(ground)。换言之,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就是找出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的一个过程。

由于隐喻普遍存在于各个语言环境中,关于它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而对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language)的研究,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在语言学的研究上,乔姆斯基(1965)对隐喻给出了定义:“如果有合适的上下文,违反选择限制的句子常常可以解释为隐喻。即这些句子通过对遵守选择限制的、结构完整的句子的直接类推得到清楚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隐喻这一语言现象,在语言学领域里,语义学、语用学、语法学、词汇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篇分析等学科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隐喻理解

隐喻的形成又被称为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是两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之间的结构映射(mapping),即从始发域向目标域的投射,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因此,想要顺地理解一个隐喻,首先就要理解其依赖的概念域。

生成语义学认为,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实质,是一种语义的错位。因为隐喻句违反了正常的句法和语义组合规则,所以对于隐喻句的理解,不能从它们的字面意义出发,而应该是对所其所违反的语法和语义进行的必要的“校正”。会话含意学的创始人Grice认为,只有在会话含意的推导过程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才能够理解隐喻语言,因而,这种理解的过程是间接的。

但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就应该被人们看做是自然语言的整体特征之一,而并不是一种语义错位或非正常的。虽然许多研究者认为要理解隐喻语言,就必须首先找到其不正确的字面含义,而后进一步理解其深层含义。但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在很多情况下,即使隐喻句的字面含义与语境十分吻合,人们也可以很自然地理解其深层含义。举例来说,隐喻句“No man is an island”中,在字面含义上(“没有人是一座岛屿”)这句话并没有任何不妥,但是当人们看到这句话时,都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到它的深层含义(“人们不能孤立地生活”)。因此,在这个句子中,虽然并没有字面意义上的缺陷来引发人们对隐喻进行深层理解,人们依然能够自动理解句子的隐喻意义。

心理语言学的并行分布处理理论把人脑假设为计算机,认为人脑是一个由节点间的通道构成的网络,在对语言输入中的样本作出反应时,网络中的相互联系会变化,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因此,人们在理解隐喻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实际是和理解句子的字面含义相同的,人们通过对词汇内在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意义的选择,找出这些词汇表征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在对隐喻的理解中,恰当的语境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语用的理解框架,在此框架内,人们可以忽视句子对于普遍会话准则的违反,而是很自然地接受其深层含义。因此,在合适的语境中,人们对于隐喻的深层理解和对于普通句子的字面理解是基本相同的。

因此,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在看待隐喻,它是人们一种常见的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人们使用隐喻来将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进行概念化。正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隐喻这一常见的语言现象都可以被人们很好地理解。

三、意象图式与隐喻理解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被提出来的。

Lakoff (1987)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认为人们基于感知逐步认识了所生存的空间,形成了有关空间和运动等意象图式。他基于人类对空间的经验总结出6种动觉意象图式,人们将这些图式映射到头脑后就形成了范畴和概念结构。

在Lakoff理论的基础上,Johnson (1987)表示,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身体经验,来形成一个认知的“完形结构”,将具体的始发域映射到认知后的目标域,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隐喻的效果。因此,他认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他共列出了二十多个意象图式:Container,Balance,Compulsion,Blockage;Counterforce,Removal,Enablement,Mass-Count,Path,Link,Center-Periphery,Cycle,Near-Far,Scale,Part-Whole,Merging,Splitting,Full-Empty,Matching,Superimposition,Contact,Process,Surface,Object,Collection。

正如上文提到的,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在看待隐喻,它是人们一种常见的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人们使用隐喻来将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进行概念化。而意象图式正是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中的活动,是头脑中抽象的的表征,在人们的活动中不断再现,把看似无关的经验联系起来,并组织成人们的抽象概念。它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容器图式”(CONTAINER)为例,在例句“The beer was poured out of the bottle”和“The beer was poured into a cup”中,都使用到了“容器”这样一个概念。人们经过无数次在生活中使用“容器”的经验,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关的意象图式。如下图所示:

容器图式在隐喻的理解中十分常见,被人们自动应用于认知领域。Lakoff和Johnson (1980)在研究容器图式时提出,它实际是由多个“本体隐喻”构成的。对于一些抽象的思维、情绪或状态等无形的概念,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作有形的实体,并经常对它们进行量化。这样的隐喻就被称为“本体隐喻”。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非物理现象的经验的描绘,使用的就是类似“容器”这样的本体隐喻。

这样使用容器图式来达成隐喻的情况十分常见。例如,“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中,视野被看做成了容器; “The article will be finished in a week”中,时间被看做了容器。而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在适当的语境下,人们在理解容器隐喻的时候是直接由脑中贮存的意象图式来进行处理的。这一概念形成的关系可表述为:“身体的生理体验物理空间关系体验(可感知)抽象的心理空间隐喻意义”(李瑛,2004)。

和容器隐喻相同,前文提到的其他的意象图式也可以直接使用于隐喻的理解。人们为了获得关于世界的有意义的经验,反复地运用某一个意象图式对客观世界同一种关系进行理解和推理,形成了人们思维的一定的形式和结构,并可以通过这一形式或结构来理解隐喻这一语言现象。同时,由于人们在对于意向图式的理解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而在各个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着相似的隐喻现象。因此,人们在面对隐喻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直观的理解。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十分常用却也十分特殊的表达方式。人们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意象图式,把身体体验或经历的具体感受映射到十分抽象的思维上,这种具体的隐喻映射使得我们的语言现象更加生动而多彩。

通过使用心理语言学上的意象图式概念,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对隐喻进行理解。把意象图式用于解释隐喻理解,为我们理解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贾志高.隐喻语言理解的语用和心理语言学阐释[J].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2001(1).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事外语系)

上一篇: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下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