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15 05:18:42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稳心颗粒 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7年1月~2008年2月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并与地高辛治疗的94例做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

1 一般资料

180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并且出院后随访1个月。患者全部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1~75岁,平均61.3±8.9岁;原发病:冠心病41例,高血压病45例;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55例,Ⅳ级17例。对照组94例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41~75岁,平均62.4±8.7岁;原发病:冠心病46例,高血压病48例;心功能:Ⅱ级12例,Ⅲ级54例,Ⅳ级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原发病治疗和去除诱因,同时注意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低脂饮食等。同时服用福辛普利片10mg,双氢克尿噻片25mg,安体舒通片20mg,每日1次。所有患者在充分利尿治疗后,如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加用美托洛尔片从小剂量12.5mg,逐步加至25mg,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加用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详见表1。

3.2 两组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数值的变化:详见表2。

3.3 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数值(LVEF)的变化:详见表3。

3.4 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仅2例出现心动过缓,但心率未低于55次/分,未停药。而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心动过缓,心率小于50次/分,停用地高辛片和美托洛尔片。有6例出现心悸感,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而停用地高辛片。

4 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本病属中医“心悸”、“喘证”、“水饮”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疗当以益气利水、活血化瘀为法。稳心颗粒中党参补益心气;黄精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三七活血化瘀,复脉通络;琥珀安神定志,镇惊养心,活血利水;甘松开郁醒脾,理气止痛。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党参、三七、黄精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儿茶酚胺的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衰症状。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之功。通过本次观察显示,服用稳心颗粒3个疗程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射血分数数值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静息心率明显减慢,临床症状改善,而未出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制等。由此可知,稳心颗粒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合用,具有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其抗心衰作用强度类似于洋地黄类药物,但是其安全性优于洋地黄类药物。

收稿日期 2008-03-24

上一篇:附子在湿温病中的应用 下一篇: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