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建构

时间:2022-10-15 02:59:15

略论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建构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团体,其文化可以界定为:学校在自己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其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结构关系、规范准则、行为方式乃至于仪式、期望、符号等的有机统整的总合。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活动文化等几个方面。

组织文化不同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这些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硬”性因素,它是组织的“软性结构”,它无“形”(实体)而有“象”(外在表现)。它是从全体组织成员的无数活动和关系中提炼出来的关涉价值、习惯、常规、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通过感染、暗示、模仿、认同、从众、内化等方式调动成员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应,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情绪情感和认识,从而影响和改造周围的人和事。组织文化没有刻意强迫谁屈服于它,但当它弥漫在宽松、愉悦、清新的组织氛围中,充盈在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存在于尊重、信任、平等、理解的互动交往之中的时候,所有成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它的存在,受到它的影响。这是组织文化的内在功能,同时也是存在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得以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据此,我们可以说,任职教育作为一种依托学院为平台而开展的教育形式,在论及它的文化环境问题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从文化管理的视角人手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P・德鲁克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类‘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因素,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文化管理”的方式。

文化管理方式强调手段的柔性化、方法的艺术化、方式的伦理化,有助于通过突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去克服唯理性管理所带来的弊端。这一点正是以强调纪律和统一的部队这种“刚性组织”缺少的。因此,对任职教育实行文化管理方式应努力通过价值导向、规范引领、心理感化、情感凝聚、环境浸染、人格熏陶自然地达到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以健康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形象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团队来分析,那么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和学员一道创造、提炼出具有个性与创新意义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风格,使其不断由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积极健康的团队精神和风格是团队的内隐文化,它常常以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激励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的心灵产生内在运动,形成自我文化导向机制和文化价值观。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目的。同时,也能强化团体精神,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

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要共同进行团队形象设计,经过协商讨论确定校标、校徽、校训、校歌、校花等,通过对学员个体意识的引导形成群体意识,这些群体意识再被个体所认同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个体意识。这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认识、情感、思想、意志也就已经外化,可以相对独立于他们而存在,并能相对独立的发挥着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了。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入党仪式、授奖表彰仪式等,以发挥其感染、暗示的作用,引导学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组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员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团队正常运转、形成学员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团队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组织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员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员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L.Kohlberg)指出,“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因此,组织管理者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员自觉行为的指南。

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

学校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来维系的。(注:鉴于军校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文中的“教师”是一个包括机关行政人员、部系领导、学员队干部、专业教师在内的广义的称谓。)而处理好这些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好行政管理者、教师、学员之间的复杂交往方式问题。以教师与学员间的关系为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员的认可,从学员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所以,我们在对待教师行使权威的问题上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员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学员能够自治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员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文化管理视野中的师生交往应是民主的,体现出亲密形态。以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文化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员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员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构建适应任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环境,还必须关注并以积极态度开发学员亚文化的教育潜能,通过对学员亚文化的尊重、理解、互动,消除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疏远、矛盾和冲突,在文化平等中自然地克服学员逆反心理所带来的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增强其育人功能

营造物质文化环境的宗旨在于增强物质环境的内涵,改变“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局面,让“每一片墙壁都会说话”。校园中的标语、灯箱、展览、板报、绿化、雕塑、建筑,还有教室中座位的安排等作为一种有形的实体,必须具有育人的意向性,必须是一个包容丰富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文

本”,应处处体现出合乎任职教育规律的、合乎学员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风格,应该是通过教育精神的物化、外化,使物质环境转化为一种文化,使学员时时处处与文化对话,在“文化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潜化功能,将物化的精神内化为学员的人格,起着潜在的但又是稳定、持续的教育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因校制宜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知识化、特色化,赋予每一件物品以教育象征意义。墙壁的颜色、通风、光线、温度等都要考虑心理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美学的要求,使之具有智、德、美的气氛,对学员发挥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热爱校园、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作用。传统的单一“秧田型”座位排列,可视具体情况可采用“马蹄型”、“半圆形”、“圆桌会议型”等空间形态,以利于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交往。

五、以交往式教学取代单纯系统讲授,培养学员主体性,创造性人格

针对任职教育的受训对象的特点,教学应抛弃简单的系统传授的方法,以交往式教学来达到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的“双赢”。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对话法”。“因为我们能从学员那里学到与学员从我们这里学到的同样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对话的关键是:尊重彼此的观点、习惯;学术言论上的自由,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通过具体行动来验证。真正的教学对话不仅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文化情境和精神氛围。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以交往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内在精神去改造、重建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平等中的首席”(“rstamOng equalS)。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应该从外在于学员情境转向与学员情境共存,教师应该是内在于学员情境的学习引导者而不是外在的“知识专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将更多的智慧放在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上,使学员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六、优化校园知识环境,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统一的人才

校园的知识环境对学员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研究风气浓厚,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适应,特别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在有利于学员学术性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精神。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校园的文化知识环境不能不反映社会及军队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对工具理性的认可、文凭社会对应试教育的渴求去培养人才,但教育绝不能成为这种“社会适应论”的繁殖基地,不能成为狭隘的“知识教育观”的传声筒。因此,要把人的因素、人的发展作为超越一切目的的首要问题来考虑,既要使学员获得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精神,又要在生动有趣,充满审美魅力和人性光辉的知识学习中体验到高雅、热烈、神圣的人文精神生活,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真理的博大,享受无与伦比的幸福、自豪和美感,引导学员全面地看待学习,对待个人发展,善待人生,逐步构建高层次的“科学、文化、人生、心理四位一体的个人发展模式”,以提高个人岗位任职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上一篇:对供电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探讨 下一篇:美国企业学习型员工的培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