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员培养为切入口,提升全员技术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实力提升

时间:2022-10-15 02:14:01

以技术员培养为切入口,提升全员技术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实力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感受和分析,指出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以技术员培养为切入口,提升全员技术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实力提升这一建设性建议,最后对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展望,再次强调人才培养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技术员;企业发展;人才晋升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的离去,中国建筑业步入其发展后期,房地产业不断整合,房企在数量上大大减少的同时,正在不断地诞生出一个个资金雄厚的业界航母。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团队越来越精良,其对建筑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其在建筑领域内不断尝试如: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建筑信息化等新技术、新工艺,这势必对身处建筑业第一线的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建筑业发展的减速,建筑市场增长放缓,致使施工企业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劳动力供给逐年减少,劳务单价逐年走高,企业人才流失逐年加剧,致使施工企业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恶化。面对来自外部市场竞争以及来自企业内部人才短缺、利润下滑等的压力,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生产服务型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除了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企业的管理运作中来,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如何提升企业管理实力,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运营中,除了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完善企业运营硬件设施外,最根本的手段是加强企业人才的管理。因为人才团队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直接影响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轻资产企业,一个生产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人才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施工企业以其所掌握的施工技术为业主提供生产服务,由于这一行业属性,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成为了对施工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巨大竞争压力将促进企业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以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这势必将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基于此,可以预见,在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将成为企业管理实力提升的关键。

以技术员培养为切入口,提升全员技术水平

技术员作为施工企业众多基础管理岗位中的一个,其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在施工现场经历了长时间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以后,对施工生产将产生更全面的理解,可以在各部门各专业间起到促进沟通的桥梁作用。此外,由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已高度成熟,业内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而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技术员的技能、经验的积累将更加快捷,技术员的培养周期也将大大缩短。以技术员培养为作企业人才培养的切入口,将大大提升企业人才培养、人才团队建设水平,为实现企业管理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1 经过系统培养的技术员所具备的优势

3.1.1 熟悉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国家规范及标准

由于技术员长期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生产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其对施工工艺流程的了解,有助于其形成高效地、缜密地生产管理思维,衍生出良好的工期管理能力以及生产组织能力;对国家规范及标准的熟悉,则可以衍生出对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能力。此外由于对施工生产有着较为专业的了解,使其无论在项目各生产部门之间还是在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之间都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从而衍生出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3.1.2 具备对建筑设计的识别以及解读能力

由于技术员长期从事图纸工作,培养出了对建筑设计良好的识别以及解读能力, 能够较为清晰地预见出工程的重点及难点,并能够提前制定出相应解决措施,此外,面对在施工过程中遭遇的突发事件,由于具备良好的设计理解力以及深化设计能力,往往可以衍生出良好的事件处理能力。

3.1.3 对各分包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在开展技术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专业分包的施工内容,在与专业分包的交流与学习过程中,使技术员能够对各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衍生出一定的总承包管理能力。

3.2 技术员未来可以胜任的岗位

技术员在经历了系统的培养后,将对施工生产产生全面的了解,这有助于其胜任施工生产中不同的角色,与此同时,在各个施工生产部门中引入技术员,将大大提升各部门技术水平,加深其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对提升各部门的业务水平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2.1 技术转型生产

(1)技术员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打下的理论基础将有利于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树立威信;(2)对于施工工艺流程的了解,则有助于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做出有效的管理及指导,具体在承担施工生产任务时,将对施工任务有更透彻的了解,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将更具执行力。(3)扎实的理论基础将使技术员在对内及对外的沟通交流中更加流畅,表现出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对于施工生产更为专业的了解,将使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做出更加准确、及时的处理。

3.2.2 技术转型商务

(1)对于图纸更深刻的了解,将有助于商务工作中算量工作的开展;(2)对于施工工艺流程的熟练,将使其在商务套价上更为准确,将有助于商务工作中投标报价、签证索赔等工作的开展;(3)对于工程重难点、工程属性的掌握,将有助于开展合同策划、合同交底、商务策划等工作。(4)对于施工生产的深刻理解,将有助于项目的资金管理,结合项目条件,制定出合理的资金计划。

3.2.3 技术转型质量、安全

(1)对于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的熟悉,将有助于在施工生产过程对质量、安全的监控;(2)熟悉施工生产过程中关键、特殊工序,将有助于其在质量及安全管理中抓住重点,更好地开展质量安全的控制工作。

3.2.4 技术转型市场营销

施工企业作为生产服务型企业,其核心业务即是为业主的生产提供技术服务,随着市场不断规范、不断升级,技术水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转型市场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1)扎实的专业基础,将促进与客户间的交流;(2)以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对客户更具吸引力;(3)通过对客户进行技术建议、技术引导,将大大地提升客户的依赖程度,为后期项目承接及盈利打下基础。

此外,在企业各部门中也可以吸纳一部分技术人员,如将技术注入人力资源,将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才属性以及人才需求,更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及管理,将技术注入财务,将施工生产流程融入资金管理,则更利于企业资产高效、安全的运作。

未来展望

4.1 建立健全人才晋升体系

4.1.1 以技术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

打破入职后即进行人员岗位分配的培养模式,同时取消施工现场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的编制,采取大部制,设立工程技术部。新员工入职后统一进入工程技术部,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为主进行全面培养,由人事部根据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工程技术部人员进行考核,择优晋升,控制晋升人数。

4.1.2 提高商务人员入职门槛,打造精英商务团队

工程技术部人员经人事部门严格考核后,择优选取工程技术人员至商务部,确保商务团队精英化。

4.1.3 全面打通员工晋升通道,保证晋升的多样性

以严格的人事考核制度为基础,定期对员工进行晋升考核,保证员工晋升通道的畅通,此外,通过打通项目副职至项目经理及市场团队等的晋升通道以及改善项目副职权限及待遇(推行总工第二责任人制、加大商务人员成本盈亏考核兑现)等方式,保证晋升的多样性,从而保证员工晋升的积极性,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近年来,企业内技术人才流失严重,除部分流向社会外,企业内转岗也占有较大比重。企业内技术员紧缺问题凸显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技术员在建筑施工生产服务领域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人才晋升体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企业持续稳定的势在必行。

4.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企业产品多样性

除开展传统的服务项目外,还应根据业主对生产资料、生产力的不同投入衍生出不同的服务,如扩大劳务分包、租赁、总承包管理、施工技术咨询以及施工总承包、EPC、BT等。同时根据其对生产管理要素的不同要求,将服务内容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区分,如以质量目标为目的的产品、以安全目标为目的的产品、以工期目标为目的的产品、以支付方式为特色的产品、以技术应用为特色的产品(具体方式如下表)。通过不同产品的推出,为市场提供多样的选择,从而满足市场多样的需求。

序号 产品类型 产品(举例)

1 以质量目标为目的 以获得鲁班奖为目的的合约、以获得省优为目的的合约

2 以安全目标为目的 以获得3A工地为目的的合约、以获得省优为目的的合约

3 以工期目标为目的 400天完工的合约、500天完工的合约

4 以支付方式为特色 有预付款支付的合约、无预付款支付的合约、垫资支付的合约

5 以技术应用为特色 承诺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合约、承诺应用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合约

6 以上的综合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往往是在业主发出具体的服务要求后,展开投标、实施工作,服务方式被动、单一,往往难以发挥出施工企业的优势。而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未来的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发挥出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化被动为主动,将传统营销改为产品推销,积极打造企业产品的多样性,以产品打动业主,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企业赢得发展空间。

结束语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的服务属性将更趋于明显,全面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实力,同时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企业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展望未来,以服务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根基,将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不二法门。

上一篇:天津市基于生态安全性分析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下一篇:探讨住宅建筑外墙保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