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及混杂使用减水效果研究

时间:2022-10-15 01:32:09

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及混杂使用减水效果研究

摘要:在使用水泥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强度以及不同等级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净浆等进行搅拌,并且分别在不同材料中加入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混合减水剂,对混凝土特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减水剂对于水泥的适应性以及减水剂混杂使用所带来的减水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储存减水剂以及使用减水剂的过程中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减水剂;水泥;混杂;试验

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被大量应用在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中, 而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使用高效减水剂。 使用高效减水剂不仅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条件,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高效减水剂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1 试验用材料

本篇文章主要利用试验的方式,分别对3种不同品牌的减水剂混杂使用以及单一使用所带来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依据试验的结果,对水泥减水剂使用过程中以及存储过程中所必须要严格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1)水泥:A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B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减水剂:减水剂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60%,粉剂含固量一般为98%。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并又分别分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C牌FDN—1高效减水剂;D牌早强减水剂;E公司MN型泵送混凝土减水剂。

(3)水:饮用自来水。

2 减水剂作用

分散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3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一种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被包裹部分水,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3 试验过程

(1)水泥净浆试验。

在进行水泥净浆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质量完全相同的水泥500克,所使用的自来水水源也必须要一致,水量120ml,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要根据即将加入的减水剂的数量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的用量。在减水剂进行掺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同的量掺入5克单一的减水剂,之后再混合掺入2种不同的减水剂各2.5克,然后使用SJ-160型号的双速双转的水泥搅拌机来对水泥净浆进行搅拌,在程控方式下搅拌完成之后,再使用水泥稠度测定仪来对水泥进行检测,对水泥净浆中的沉入度进行观测,以此来作为实际减水效果评定的标准。

(2)水泥砂浆试验。

使用质量完全相同的水泥400克,中等粗细的沙砾1450克(Mx=2.8),使用来自同一源头的可饮用自来水300毫升。严格按照完全相同的掺量4克,来分别掺入到3种不同减水剂之中,之后再在复合剂之中掺入两种不同品牌的减水剂各2克,最后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经过机械均匀拌合之后的水泥砂浆灌入到砂浆稠度仪上进行检测,着重对水泥砂浆的沉入度数据进行观测,最终对减水剂对于水泥砂浆所带来的效果进行检测评定。

(3)新拌混凝土试验。

使用完全来源完全相同的原材料以及同样来源相同的混凝土进行配比,其拌合的比例为A∶B∶C∶D=1∶2.08∶3.83∶0.5,拌合混凝土数量在15L,在拌合的过程中,全部按照相同的数量使用三种不同减水剂来分别掺入46克,之后掺入复合减水剂至少2种,每种减水剂23克,在利用人工方式进行均匀的拌合之后,立即将拌合完毕的混凝土倒入坍落度筒之中去,对混凝土呈现出的坍落度进行观察,以此来对使用减水后对于混凝土所产生的减水效果进行评定审核。

4 试验结果

对水泥净浆进行试验之后的结果如表1所示(沉入度/mm)。在表1中沉降度为经过5次平均试验后的结果,其中A属于FDN-1高效减水剂;B属于早强减水剂;而C则为MN型的泵送是混凝土减水剂。表2为水泥砂浆减水沉入度效果对比图。

5 讨论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品种的减水剂对同一种水泥的减水效果不同,不同种类的水泥对同一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也不同。使用洛阳MN型泵送混凝土减水剂对洛阳黄河牌42.5R普通水泥的减水效果最好,使用郑州建宝牌FDN-1高效减水剂对洛阳白园牌32.5 R普通水泥的效果最好。说明水泥与减水剂品种存在着不同的相容性。本试验采用的3种减水剂均为复配组分,当其中两种减水剂等比例混杂掺加时, 其减水效果均劣于这两种减水剂单独掺加的任一种,说明复配组分的减水剂等比例混杂使用后减水效果有所减弱。但需指出的是,减水剂对水泥有适应性,对本文采用的水泥品种,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6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每一种水泥自身所拥有的不同特性,依照实际用途的需要进行试验,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得出结论。通过试验来看,本文发现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减水剂运输、存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对于复合使用的减水剂配方则必须要在经过试验之后,完全没有任何负面反应的情况下,再投入到工程中进行使用,否则禁止使用未经检验的复合剂到工厂建设,并对其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任何掺入量的超标。

参考文献

[1]蒋亚清,徐锋澄.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J]. 混凝土,2002(9).

[2]何廷树,詹美洲,等,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控制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J].混凝土,2001(11).

[3]湖南大学等四院校.土木工程材料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暖通空调系统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发展 下一篇:矿区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