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林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时间:2022-04-17 11:07:56

做好林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要团结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对林业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现状的描述,提出了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管理 可持续发展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它指的是我国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延续人们的生存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的监管力度。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正在破坏这我们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的林业资源。所以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约束人们的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一、我国林业的概况论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林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资源,它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林业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对人工林的培育 、对我国林业资源的维护工作和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林业不仅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资源更为我国生态换环境建设提供了基础。林业资源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生态发展的效益。林业的产品主要有两类,通过采伐森林获得的生产资源;通过种植林获得的果实。林业产品的销售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是林业效益的两个方面。我国资源雄厚、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大,造成了我国存在多种树木的品种,森林资源也十分的丰富,南方的常绿阔叶林和北方的针叶林都是我国最好的森林资源。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进行大量的采伐,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治理污染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行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使得森林资源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在林业管理上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造成了我国林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存资源。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林业资源本身就具有延续性,但是人们对它的破坏,导致了林业的发展非常严峻。林业资源本可以一直发展下去造福后代,但是这种延续性也将消失。所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相当重视,虽然在保护林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一) 林权结构模式单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林业资源已经属于国有资源或者集体所有。林业资源的共享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虽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相对来说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它使得我国林业所有权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失去了林业发展的活力。

(二) 采育失衡,利用不全面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林业资源也在逐渐的减少,我国对林业的覆盖面积相当的重视,针对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定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我国人均占有率而言,与世界范围的占有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近些年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也在减少,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采育失衡造成的,对森林资源开采过度,人工植树的行为相对较少,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收支”不成比例,造成了严重的失衡。

(三) 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

生态补偿机制也就是指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于自然资源是作为一种资源,因此,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取得合法权力利用资源时,应当针对该地区特点收取相应的费用,并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保护,并对过度使用的情况进行惩罚,但由于该制度尚未出现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造成了过度采伐的情况常有发生。

(四)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

由于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林业保护相较于以前的乱砍滥伐有了一定的改善,各地也随之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并安排监管机构对其各地情况进行统一监管,还随之出台了较多的森林管理法律条规,尽可能地做到了减少损失。但由于部分地方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使得监管制度成为纸上谈兵。

三、做好林业管理的措施

(一) 完善机制,强化责任

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林业管理,首当其冲就是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并形成责任体系网络,将林业管理工作具体到地方,并通过逐层签订责任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村及护林员的肩上。简而言之,负责范围内若发生了火灾事故或其他情况,两次或以上情况,那么该地区在受到处罚的同时,更可能丢失“饭碗”。并且在针对林业案件处理过程中,若出现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公开透明处理。同时及时将案件进行上报,运用媒体、板报等形式将案件处理情况广而告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防止不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案件出现私下交易的情况。建立林业案件管理档案,采取“一事一案”的方式,将案件进行记录入档。

(二)加强伐区监督管理

随着林业资源的需求日渐迫切,滥砍滥伐成为了制约林业发展的严重问题,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唯有控制该情况的发生,才是保护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唯有不断加强伐区管理的力度,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责任制度完善,同时亦可采取风险抵押金管理方法,并将伐区管理责任书纳入到考核范围中。重点针对林业资源监管工作上下功夫,并通过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管理,严格按照凭证制度,严禁出现无证采伐、运输等情况,同时针对过度采伐等情况,进行重点惩罚,坚决防止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出现。

(三)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到林业管理必须从管护与培育上抓起。林业管护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木材的流通进行控制,同时在林业虫害上进行防护管理、森林防火管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进行全面性的管护。第一,应当进一步提高运输负责人员的知识,通过培训加强他们的监管能力;第二,不断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结合不同季节开展各项普查活动,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季节性灾害。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详细阐述,提出了我国森林保护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对林业改革的力度、调整我国林业的产业结构。林业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龙善. 浅谈如何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J]. 吉林农业. 2010(10)

[2] 范新立,李顺龙.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 林业科技情报. 2008(02)

[3] 王万喜,贾德华. 大地园林化——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6(04)

上一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与应用探究 下一篇:浅谈多层建筑结构施工管理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