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简法识别药品是否失效/急性皮炎敷硼酸

时间:2022-10-15 01:15:02

服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简法识别药品是否失效/急性皮炎敷硼酸

服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

文/李光明

过敏性疾病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很多患者会到药店购买抗过敏药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是抗组胺药,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该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乏力和反应延迟。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高空操作等工作。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老年患者应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以息斯敏、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为代表,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较弱。这类药物与酮康唑、伊曲康唑或红霉素合用时会加重心脏的不良反应,故应避免同时使用。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

第三代抗组胺药以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为代表,副作用更少更轻,与红霉素、酮康唑等药物合用也不会产生心脏毒性。

因此,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说明。服药后要留意观察,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应立刻停药,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过敏治疗。

简法识别药品是否失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柏正平

判定药品是否变质,可以从药品的外观性状来观察,通过人的五官判断药品有何变化。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能再用了。

注射剂 观察药液是否澄明,有无变色等。注射剂除个别特殊的品种允许有轻微浑浊外,一般都是澄明的液体。凡有明显浑浊、沉淀或结晶析出,不能溶解者均不可使用。还有些中草药注射液在贮存中容易产生浑浊或沉淀,也不可使用。

片剂、胶囊剂 如发现药片有受潮粘连、松片膨大、变形、裂片以及糖衣片变色或严重斑点、变花发霉等不可使用。如发现酵母片发霉生虫,维生素C片氧化变色,阿斯匹林片遇潮后有醋酸的酸味,均不可使用。有些中成药如舒筋活血片吸潮后变棕褐色,药片松散、粘连不宜使用。胶囊剂容易吸潮发粘,若内容物变质,则不可供药用。

酊剂、浸膏剂、糖浆剂 如检查中发现有沉淀、发霉、变色等不可使用。如颠茄合剂贮存过久有沉淀析出,就不要再继续使用。

软膏剂 一般较稳定,但应检查其基质有无酸败、异臭,亦应检查有无油层析出或结晶析出。若有油层或结晶析出,经加工调匀后可使用,但若变色、异臭者则不能使用。

眼药水 打开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如发现存放的眼药水有变色如絮状物,不可再用。

散剂 结块发霉、变色粘连不可使用。

丸剂 变色、发干、霉变生虫、有异味不能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对有毒或有刺激性的药品不要尝,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急性皮炎敷硼酸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教授 谢红付

急性皮炎皮肤出现红斑、水肿伴有大量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时,宜选用硼酸洗液、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等。湿敷时,应先将4-6层纱布浸于溶液中,取出后挤至不滴水,同时,注意敷料始终要保持潮湿和清洁,一般每3-4小时换一次。

急性皮炎无渗液时,宜选用具有散热、干燥、止痒等作用的水粉剂,如炉甘石洗剂等。水粉剂的药物浓度应由低到高,外用前应摇匀,糜烂渗出处禁用,也不宜用在毛发部位。在皮肤红肿趋向消退,渗液少,伴有糜烂、结痂、鳞屑时,可以选用具有消炎、止痒等作用的乳膏,如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尿素软膏(乳膏)等。

上一篇:警惕“无手机焦虑症”/严防丧偶之痛 下一篇:鲜蘑菇晒一晒再吃能补维D/加碱熬粥破坏营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