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2-10-15 12:18:20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与探索

摘 要 课堂练习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培养学生计算、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建构认识结构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们必须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优化课堂练习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设计 小学生特点 设计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地设计好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要使课堂练习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弊病甚多, 如内容封闭、形式单调、要求过死、评价主观等等, 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为此, 必须改革课堂练习设计, 让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 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练习题, 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 以少胜多, 以质为上。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

(1) 目的不明确; (2) 层次不清楚;

(3) 针对性不强; (4) 不重视反馈;

(5) 不讲究效率。

因此,针对以上几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必须有侧重点,课堂练习的设计也要讲究技巧和目的性、针对性。比如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会分析数量关系,应进行一些解题的思路训练,适当淡化具体的计算,从而避免计算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这样才有充裕的时间和较大的容量对重点内容进行集中训练。讲究技巧是课堂练习有效达到目的的关键。要练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练得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间容易混淆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进行对比训练。不仅如此,课堂练习更不能轻质量而重数量,要在“精”上下功夫。在练习中要融入“趣味”,让学生在趣中练。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差生,要千方百计寻找表扬的“点”,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练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课堂设计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练习设计要具有多元性

在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教师在确定练习的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多数学生原有基础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同时还要兼顾成绩优秀学生和成绩落后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可顾此失彼。除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要求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外, 其余的提高性练习题, 可有意识地设计出多个层次, 让每个学生“跳一跳, 摘到果子”, 还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条件多余, 答案不一的开放题, 适当增加解题障碍, 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根据认知规律,练习设计要有递进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递进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安排。一般先安排基础型,接着安排提高型,最后安排发展型。教师也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分层次设计练习, 让学生选做。

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基础型练习, 这是一些基础的与教学内容相当的练习, 适合较差学生使用。

提高型练习, 这是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 适合中等以上学生使用, 这类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探求知识的实质或突破教材的难点, 促使学生把知识内化后纳入新知结构, 并转化为技能。

发展型练习, 这是深化性练习, 具有一定难度, 适合优等生使用, 中等生选做, 这类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三、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练习设计要注重针对性

在单纯的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针对性的训练,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针对性的练习又称为专项练习,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重点、难点设计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 计算时易发生的错误等等,都应在练习设计中充分注意。

四、根据训练内容,练习设计要有典型性

课堂练习设计选材必须筛选,注重典型性。数学教学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一单元可划分为几个“知识块”,同一“知识块”的几个教学课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或称“知识点”。课堂练习就是要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计。这就要求选题要实,内容要活,训练过程要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课堂练习的设置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的课堂练习要有量和质两方面的要求, 不能随意增加、减小戴提高、降低。对那些较难的不易掌握而又很重要的, 剪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发展或对后面学习有重要影响的数学材料, 在练习量上略大一些, 质要高, 使学生能够消化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从而弓起学生对该数学材料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大洪.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J]. 琼州学院学报,2008.

[2] 应卫同. 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问题学生”的转化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