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早期诊断膝骨关节炎后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5 10:15:34

核磁共振早期诊断膝骨关节炎后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对膝骨关节炎应用核磁共振进行早期诊断并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早期诊断并使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及软骨病变分级进行记录。结果 核磁共振检查软骨病变人数结果:软骨病变0级患者0例,Ⅰ 级及Ⅱ级患者均为30例,Ⅲ级患者40例。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后患者膝关节评分较好,包括优32例患者,良57例,中7例及4例,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好且检查结果准确等优势,有利于为医务工作者对疾病判断提供准确科学的诊断依据。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可关节,促进软骨修复及缓解关节面受力情况。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对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核磁共振;透明质酸钠;临床疗效与影响

膝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关节软骨退化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由阵发性疼痛发展为持续性疼痛,部分严重患者活动时可闻及骨擦音甚至发生变形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软骨压缩伸展力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弱,分散压力效果变差导致关节承受压力变差而导致发病。患者多以走路时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1]。部分患者发病后尽管临床症状明显但其影响学检查接近正常;另一部分患者其影像学检查提示退行性病变但症状不显著。本实验为研究应用核磁共振对膝骨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并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特选取10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骨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8.1±1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2001年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同时行生理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使用进口超导性MR机、绕膝线圈,层距分割点1mm为最佳。厚度标准为3mm,应用常规SE纵切面进行平扫、斜冠状位序列尖端扫射,矩阵369×150。FSE序列扫描多行脂肪抑制,矩阵为268×150。所有患者保持膝关节神志状态并由医务人员利用图像清晰对比度双盲法进行观察并对其MRI图像特点进行分析。

1.2.2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对皮肤进行消毒。选择髌骨外缘与股骨外髁间隙作为穿刺点,使用5ml注射器沿髌股关节间隙进入膝关节腔。回抽关节积液后保留针头,缓慢向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5ml。之后将针头拔出,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并协助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以促进透明质酸钠在膝关节腔软骨表面及滑膜的分布。MRI检测主要使用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i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膝关节表面线圈,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常规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扫描。层厚5mm,层间距2mm。扫描序列:FSE(快速自旋回波)T1W1、FSE T2WI、抑脂T2WI、GRE(梯度回波)序列T2WI、FS PDWI(质子加权像)。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总结实验组患者行核磁共振后软骨病变分级及治疗后膝关节评分。软骨病变分级标准为[2]:影像学检查正常或Ⅰ 级软骨轻度软化为正常0级。关节软骨内局灶性低信号影软骨表面光滑为Ⅰ 级;低信号影致软骨表面不光滑或变薄、溃疡形成为Ⅱ级。软骨缺损,软骨下骨质为Ⅲ级。膝关节评分标准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优:大于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小于59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核磁共振检查软骨病变人数结果 软骨病变0级患者0例,Ⅰ 级及Ⅱ级患者均为30例,Ⅲ级患者40例。

2.2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人数 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后患者膝关节评分较好,包括优32例患者,良57例,中7例及差 4例,治疗效果较好。

3 讨论

近年来,膝骨性关节炎已成为骨伤科常见疾病,其发病多与患者年龄增长且膝关节劳损,肥胖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病一旦发作患者自身需承受极大痛苦,同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在治疗方面一般以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为主要原则。由于发病后患者骨质、韧带及滑膜发生复杂病变,应用核磁共振对诊断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及其他软组织损伤具有较高价值。X线对软骨病变显影效果不佳,而患者往往由于软骨的剥离及缺损,可出现较为明显的膝骨关节炎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半月板变性及较差韧带的损伤和关节囊积液、皮质下骨囊变等病理变化并对此进行评估,使病变部位成像一目了然,有利于尽早发现病症。透明质酸钠能够对滑膜关节及软骨起到及保护作用[3]。MRI优点在于,密度分辨力高、多方位成像、多序列成像、无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对软组织病变显示较好,对半月板及软骨改变、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髓水肿、软组织肿胀显示清楚。关节腔内注射该药物能够弥补患者自身透明质酸钠质量低下状态还能够为软骨的修复提供高质量原材料,有利于软骨进一步修复,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并增加关节活动度。另外,该药物还可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粘连发生率,促进炎症缓解,可减少患者疼痛[4-5]。研究发现,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后关节评分较高且应用核磁共振诊断疾病科学性及准确性较高。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不适或病情发展,应立即采用其他治疗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核磁共振对膝骨关节炎进行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及科学性,可为医务人员鉴别诊断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发挥消炎,修复受损组织作用并改善关节受损情况,促进创伤修复。价格低廉,安全系数高,可加快缓解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宁,陆勇,顾翔,等.手法促进膝关节炎软骨修复的核磁共振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08,21(11):824-827.

[2]张洪美,张志强,阂霞函,等.中医辨证施治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关节软骨M砌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03,21(9):651-653.

[3]张晓峰,杨若娅,徐西林.关节清理术结合膝康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重度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6):78-79.

[4]王丰,李晓陵,温颖,等.膝康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磁共振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2,29(3):72-74.

[5]刘宏鸣,孙俊英,王勇,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效果[J].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5(03):8885-8888.编辑/哈涛

上一篇:临床中口腔正畸治疗时的三维CT应用初探 下一篇:常用因子类辅料对蛋白含量检测LOWRY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