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探讨

时间:2022-10-15 08:33:30

优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探讨

摘 要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就拿我们初中英语学科来讲,根据本人的调查发现,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行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低效行为的,如何通过提升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一个研究趋势,本文皆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从事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入手,探索改进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行为

根据本人查阅的大量资料,并结合本人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探讨,探索出以下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策略:

一、改进课堂讲述行为之策略

教师的讲述主要是一种单向交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或者做笔记。根据初中生听讲行为的特征,英语教师要扬长避短,提高其课堂讲述行为的有效性。

1.理清“讲”与“不讲”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讲解行为是一种接受类的教学行为,但是接受学习并不等于机械学习。新课程要摒除被动学习的条件、纠正被动学习的行为习惯,不在于淡化接受学习,而在于优化接受学习,使之成为能动的接受学习。对于学生无法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清晰的呈现、描述和解释,都可以助帮学生提取到有用的信息,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2.提前告知学习目标

要清晰地讲述,教师就要语言准确、指导具体,减少模糊和混乱。有这样的一节英语课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对于一些有难度的语法和句式要在下一课时进行讲解。教师以这样的话“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lesson……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tory?Now,please read the story by yourself”开始了讲述,并没有明确的告知本节课主要学习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是下次课要重点讲解的,本节课只是做初步的了解。类似的讲述行为往往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困于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通常是下一课时讲述的重点内容)而无法自拔,学习的挫败感使其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学目标,教师内心的清楚并不等于学生的明了,提前告知至关重要。

3.热情生动地讲述

要实现热情生动地讲述,还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教学目标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视野。较之于西方文化的开放,东方文化的严谨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要有一定的威严,有些夸张的动作不适合老师的身份。英语教师要表现出独特的魅力,更加开放的心态是其行为改变的基础。根据教学情境的设置,适当的活跃可能会更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讲到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这一课的时候,有位教师利用自己表演的天赋,一会以魔镜的口吻来讲述,一会又以白雪公主的身份来表达,整节课引人入胜,学生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练习的行列,师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二、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之行为策略

本人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并不能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性质,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1.明了多媒体的使用目的

现代技术为外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许多教师对自己运用多媒体的目的认识模糊。有的教师甚至说是因为公开课上要求使用多媒体,所以自己才去制作课件的。认识的不清晰致使课件的使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流于形式。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精心搜集的素材、制作的动画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不是单纯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或者迎合评委的喜好。

2.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词汇和句式

学生听得懂是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有效的重要指标。作为一门专业化的课程,使用与教材水平相当的英语术语是其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例如,教师在讲述中用到“There are four main charactors in the story”这个句子。有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character”这个词而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英语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用语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范围的基础上。在教学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词汇、运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述教学内容。

3.教师课堂用语要与时俱进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课堂用语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令式的用语转变为对学生的要求、希望与建议,例如:“Don’t use dictionary”转变为“I would prefer you not to use a dictionary”等;在口语课中,教师的课堂用语也趋于简单与通俗化,例如,过去教师常说的“Do you understand me?”也逐渐为“Are you with me?”所取代。同时,加拿大语、美语、澳大利亚语等也逐渐为很多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接受和使用,并进入课堂。这些新变化都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要与时俱进,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

三、结论

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动态表征,是教师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投入多、收效微”的现状,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查及课堂观察,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8).

[2]徐永芳.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

[3]张玉勇.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探讨[J].才智,2012,(02).

上一篇:帮助数学中等生决胜高考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学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