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

时间:2022-10-15 08:08:28

电子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

【摘要】电子书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已经逐渐进入校园,本文即针对电子书包英语教学下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分析,简单介绍了分析教学模式的分析方法,最后利用实例对电子书包教学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电子书包 小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分析

一、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电子书包在我国一些学校已经投入具体教学,不少优秀教师在探索电子书包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所谓电子书包是一种学习工具,主要用于信息化教学,其主要功能包括:教学信息的传递、学习资料的存储与共享以及帐号的管理等,电子书包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构建数字课堂,共享优秀海量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以及方便家长对学生的监管等好处,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电子书包环境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学习模式,在教师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将对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进行简单地介绍。

电子书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的预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备课并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当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例如听说预习,需要在课前将听说的音频或视频及时提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地更新教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是课堂学习阶段,利用电子书包,教师能够在情景导入阶段播放学生自己的音频或视频,很好地提高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的演示之后,在听读阶段,学生利用学生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听读的速度,在测试和创作阶段,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的进度和测试结果,及时地进行人物的分配,以及确定和调整下一步的学习方案,或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补救。在自主展示阶段,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师生面前展示,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课堂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知识点的总结和作业的布置。第三阶段是课后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作业提醒功能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作出判断,判断学生需要的是继续补救学习还是进行下一步的拓展。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案例

电子书包环境的英语教学虽然目前为止还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一些学校,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基于电子书包的英语教学,但是目前还缺乏对电子书包课堂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标准,下文将简单介绍教学模式评价的四种方法,并对电子书包课堂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教学分析主要是对师生的行为或信息进行切分、识别、归类和编码,按照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的不同,目前一般运用以下四种教学分析方式对教学模式和行为进行分析。(1)S-T分析法,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编码,在编码体系中,T即教师行为,S即学生行为。S-T分析法方法简单、科学性强,也是本文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交互分析法(FIAS)的编码对象为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编码体系是短语的集合,通过对师生的语言进行统计和 分类,从而对课堂进行评价。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法(CSCL)作为FIAS的变式,编码对象是师生的交互中的行为,编码体系也是短语。IIS图分析法的编码对象是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者间的信息流,编码体系包括信息来源、操作、信息类型表征形态和知识网络子图。

S-T教学分析法方法简单,客观性强,但是,容易遗失微观性的信息,本文在运用此方法对电子书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的同时,加入了微观分析的策略,以下将针对电子书包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样本数量:8个课时。8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教师分别如下:C1―C3:PA,PB,PC部分教学,T1;C4―C5:属于绘本教学,T1;C6―C7:Part部分教学,T2。分析内容:教学课堂中的个人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转场过渡和其他五个行为。分析方法:对以上各要素占据整个课堂的时间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班级活动:C4、C5约占15%,C1、C3约占20%,C2、C3约占30%,C6、C7约占26%;个人活动:C1约占20%,C2、C3约占40%,C4、C5约占15%,C6约占74%,C7约占30%;小组活动:C1约占48%,C2约占12%,C3约占22%,C4约占60%,C5约占65%,C6无,C7约占42%;转场与过渡:C1约占10%,C2约占10%,C3约占6%,C4约占13%,C5约占6%,C6无,C7约占1%;其它,除了C2占了10%,其它各个课堂均无。

从以上对各个班级活动的定量分析看来,C4、C5班级活动所占时间相对较少,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约占75%―80%。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两节课属于绘本教学,所以教师讲授的活动相对较少,故而由此分布。C1、C3属于同一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相似的课程,故而课堂活动分布上相似。而C2中因为网络问题占据了一定的时间。C6、C7属于不同教师所授课程,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首先在转场过渡方面T2所占据的时间明显少于T1,T1在相似教学内容的部分,分布上也有所不同,见C6、C7,前者个人活动占据很大的比例,后者小组活动占据较大比例。总体而言,电子书环境下,小组和或个人活动往往占据班级较大比例,在班级活动方面,所占比例较为稳定,与课程的内容成正比。在电子书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备和网络问题造成课堂效率的降低,是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三、总结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些优秀的教师在着力探索的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引入了电子书包教学,本文即利用主流的教学分析方法对电子书包英语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通过对其的科学分析,进一步了解和改善该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娟,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323).

[2]陈泳茵,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5,(03).

上一篇:家庭作业巧设计,英语学习巧借力 下一篇:效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