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具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5 07:37:20

避孕药具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6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85-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需求也开始多样化,免费避孕药具的使用者由单一成分转向多种成分,免费避孕药具需使用新的发放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镇计生服务站严格按照市、县药具管理规范、坚持免费发放、满足供应、减少浪费、方便群众的工作原则,突出计生药具的孕前服务性,体现免费发放的为民福利性。认真落实目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知情选择优质服务,把提高药具的应用率、有效率、群众满意率作为我们服务的根本目标,不断提高全镇计生药具工作的服务质量。

一、威坪镇避孕药具管理现状

(一)强化责任,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镇、村都已配备了专职药具管理员共有440名,统一考试,全部实行持证上岗,每个供应点都按?规范?要求配有专用药具橱,规范药具的收发帐、分配帐,定期将药具使用人数情况进行微机录入,对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对使用者进行分类指导,用时做好不良反映的监测和及时上报,实行管理规范化。为切实落实基层药具管理责任,把药具的应用率、有效率及随访情况纳入村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现管理规范化。

(二)强化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群众知晓率

为了实现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知情选择,我们筛选了内容科学,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掌握的各种避孕药具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采取了墙报、黑板报、橱窗宣传栏、避孕药具展示柜、培训班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对药具科普知识、生殖健康常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全年共出黑板报、墙报宣传12期,举办村药管人员培训4次,育龄女女培训2次,与县计生部门上街咨询1次,全年发放避孕药具知识资料4210余份,使广大群众对避孕药具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建立避孕药具管理新机制

1、是人性化管理。在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方面更注重群众的情感与个性需求,尊重个人隐私,倡导文明,进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发放对象由过去的被动为主动。在药具管理工作中,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在知情的基础上选择药具的种类与避孕方式。群众不在是被迫接受,而是主动选择,自我意愿得到尊重,使用免费计划生育药具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生殖健康知识的热情上涨,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及计生工作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根据育龄群众所处的新婚期、怀孕期、哺乳期、育龄期、更年期以及不同健康状况下所需选择的避孕方法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做好药具随访服务。为了让服用药具人员得到更好的服务,我站从关心育龄妇女入手,通过随访到人,并开展药具不良反应调查活动,了解到服药人员在避孕期间最需要的是身心健康,最担心的是避孕失败,最害怕的是手术并发症,最关心的是药管员会不会服务。知道这一情况后,我站结合实际,将随访服务与B超检查相结合,对七种服药重点人员(心脏病、肺病、妇科病、聋哑盲人、新使用药具人员、使用药具长达10年人员、哺乳期服药人员、更换避孕措施或药具品种人员、使用药具发生副反应人员及药具使用后失败人员)进行定期体检,药具随访是药具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对特殊人群每月上门随访,其他群众利用发药、电话随访,全年共随访15273人次,对村逐级落实责任,对随访情况及时记录,做到一人一卡,及时填写,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使避孕药具随访真正落实到位。

二、药具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基层领导对避孕药具在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在节育措施的落实中,一些基层领导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观念淡漠,难以摆正药具工作的位置。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就可能落空。忽视了通过避孕药具发放、使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生殖健康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率和有效率,减少和避孕意外妊娠发生的重要作用。

(二)基层药具人员待遇低,服务技能和业务素质不够。一是人员报酬低,有些工资基本无差落,致使一些人思想被动,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使得药具队伍不稳定。有的兼职过多,造成对村级药具发放不到位,从而影响了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及时率。二是药管人员不具备随访指导服务能力,服务技能偏低,素质不高,不能很好指导的问题突出,造成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人员与育龄妇女沟通不力,用药具人员发生疑难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直接影响药具使用率和药具发放到位。三是责任心不够强,服务意识较差。在平时工作中,管理性工作大于服务性工作,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发放药具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按群众需求去发放,不能按时送药具上门,大量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和反馈,从而影响药具发放到位率。

(三)发放渠道不畅通,发放服务模式单一。一是由于发放渠道不畅通,影响药具使用和发放。虽然镇对村都有药具管理员,但都是兼职,日常管理性工作占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使药具工作不能经常化,服务不及时,造成发放渠道不畅;二是由于发放服务模式单一影响药具使用发放。日前,农村只有药管人员上门发放一个模式,使得避孕药具可获得性和服务的可及性差,不能满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了的群众对药具多样化需求。

(四)宣传培训和新药具推广不到位,药具品种单一。药具知识宣传品少,尤其是介绍新药具知识的宣传品少,缺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药具发放到村级只限和避孕药以及外用药,很少见到其他避孕药具,使群众没有选择的余地。

三、对策与建议

要做好农村避孕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创新工作机制,充分了解育龄群众的需求,创新药具发放模式,适应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要求。

(一)提高各级领导和药具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为了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及时率,各级领导必须要维护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权益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药具管理要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无论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是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离不开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而药具是一项重要的节育措施之一,如果药具使用发放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人口计划生育的完成,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药具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要体现,对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促进人员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做好药具使用、发放和服务工作对有效地降低政策外怀孕,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由“孕后补救型”向“孕前服务型”切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药具管理工作又是一项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性工作,对教育和引导群众认识人口问题,转变生育观念,提高群众的生育文化素养,学习妇幼保健、生育节育科学知识,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服务网络,畅通药具发放渠道。在新的形势下,计划生育药具必须建立“镇指导、村负责、户落实”的运行网络。力求做到使用药具发放上要做到多渠道、全方位,保证育龄群众方便、易得。要采取送药具上门与群众自己领取相结合;与乡孕检和健康检查相结合,随时发放药具;对落实长效措施不适应者,让育龄群众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避孕方法;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保证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能随时随地领取药具;以协合组织为载体,与村民自治相结合,随时送药具上门。要大力开展避孕药具优质服务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的思想,急育龄群众之所急,想育龄群众之所想,为育龄群众排忧解难。

(三)落实药管人员待遇,稳定药管人员队伍。要确保镇村药管工资报酬,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切实稳定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队伍。

(四)加强药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镇对村药具管理员要坚持每季或利用“例会”的形式进行业务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有记录,要切实做到培训一次有一次的收获和提高。通过培训,使乡村药管人员能深入浅出地介绍药具避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时进行随访,对出现的副反应或避孕失败者给以有效的处理;能进行生殖健康服务,做育龄群众的贴心人,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树立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志荣,张燕,如何在避孕药具知情选择中提供优质服务 [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03):185,

[2] 邵秋云,韩新华,基层计划生育随访工作的调研与探索 [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05):309-310

上一篇: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热咳嗽92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