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10-02 05:40:21

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遇上困难也能克服,能做到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外,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用脑习惯

学生具有科学用脑的习惯,对学好各门功课都很重要。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多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劳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眼看、口念(默念)、耳听、脑思、手写的结合与交替活动。例如,《生物》第一册。有这样一个旁栏思考题:“在临床上,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液,这样做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这道思考题可以使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葡萄糖氧化分解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以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有利于早日康复。这样做学生既练习动脑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也复习了水和葡萄糖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功能这部分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

学习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就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生物学科的特点,大多数知识需要记忆,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非常重要。知识开始于记忆,要使知识能保持较长时间,直至牢记不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要做到五到:眼到、嘴到、耳到、手到、脑到,复习内容要分散,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但要精神高度集中。在平时除了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记忆方法外。还要做到随时督促,具体可以根据所记忆的内容,采用提问、讨论、复述、小测等方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记忆法;比较可以充分显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能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另外也可采用绘图记忆法,生物图能简明、扼要、清晰、直观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不但能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而且能使知识结构层次化。再有也可采用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清晰、明了、直观。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开展教学双边活动的需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策划者,学生的参与需要教师的引导、扶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与参与习惯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不失时机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愉悦与情感。要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很多学生怕说错丢面子,不敢回答问题。在授课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之间先把问题搞清楚,再推举发言人代表集体发言,小组成员轮流做发言人,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竞赛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还能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相互竞争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在校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离校后自身知识的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懂得根据记忆规律去掌握知识,根据认识规律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理。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学习方法”和“高效记忆法”,使学生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在授课中对于一些规律性较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开始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提纲,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然后逐渐放开,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渠道,因此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参与。通过常规实验的教学。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学生实验,还可依据理论知识设计演示实验,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动手的能力,还增加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到《染色体变异》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细铁丝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制作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演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染色体的形态制作成笑脸、数字、字母等等,然后在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成果。每个同学都会积极参与,在快乐中完成对染色体这个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动手习惯。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新做了准备。同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青少年具有敢想敢说敢干的特点,是创新与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看法、发表新见解、新设想,那怕是点滴的发现、异想天开的幻想,都往往是智慧的体现,是创新的火花,都应该加以肯定和扶持。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擅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问题加以剖析,从中发现新的看法、新的见解。另外,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设计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