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设计例谈

时间:2022-10-15 06:58:01

导语设计例谈

虽然导语短小,但它却是教学流程的起点,也影响着课堂流程的落点,决定着课堂的最终走向,更关乎着课堂最终的效益。好的导语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差距上,建立在文本所承载的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兴趣点,洞悉求知激发点,明确情感增长点,这样的设计,才能目中有人,才能切合实际,才能不走进花俏语言的误区。

第一组:分类设计

示例一:《伟大的悲剧》的对话导语设计

1、很多人都喜欢旅游,你喜欢吗?如果是探险呢?

(评价准备:①莽撞与理智的区别;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③冒险和探险的区别;④一切探险都有可能遭遇厄运。等)

2、探险的意义何在?

3、1910年6月1日,英国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其结果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茨威格的文笔,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出示课题,出示目标。A、通过速读,梳理出故事的情节;B、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设计意图】

1、孩子对探险的概念是陌生的,至少是模糊的。尤其是南极探险的困难,可能无法想象。因此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引导孩子体味生活,进而走进文本。

2、斯科特身上的精神,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探究探险的意义,为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奠定基础,使孩子在情感上接近文本。

示例二:《学会描写》作文教学导语设计

关注生活,我们发现,大千世界中值得喜欢的很多:喜欢音乐,因为跳动的音符像生命的泉水,承载着灵魂的震颤,陶冶我们的情操;喜欢作文,因为灵动的文字像绿色的山原,滋养我们的情感,净化我们的心灵。无意中,我们提到了音乐,提到了作文。这两种艺术都源远流长。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我们可以叙述看戏、听音乐等前前后后的情节,写成记叙文,如《社戏》;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表演的各个阶段,写成散文,如《安塞腰鼓》;也可以描绘声音的不同境界,写成说明性散文,如《口技》。)写文章,有时就要写声音,那么,如何才能描绘好乐音以及各种声响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让文字灵动起来的方法――《让声音插上翅膀》

第二组:名师的导语设计:

示例一:潘凤湘老师《梦溪笔谈》的导入: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在一起上课,非常高兴。课堂里这样安静,显示出你们彬彬有礼的整体形象。我们这两节课阅读《梦溪笔谈》二则,目的不是单纯阅读理解,而是想帮助你们掌握一种读书方法,就是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有时间再多介绍一下归纳课文意义的方法。

学语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类推、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联想、论证、辩证十个系统。概括训练是其中第四个练程,归纳是第五个练程。好,请同学们看课文。

示例二: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的导入(节选):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安塞腰鼓》,刚才我们见面的时候,知道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你们是怎样预习的呢?

(师生对话,落实学生圈画的生词)

师:安塞腰鼓离我们多水的江南,离我们人间天堂杭州是有点距离的。所以,在上《安塞腰鼓》前,我们先不妨看一段录像,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也许感受之后,我们再朗读,会有更清晰更明确的感受。

示例三: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导语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深深地陷入了两个巨大的精神痛苦中。一是由于与革命者之间的矛盾,一是由于与妻子、家人的矛盾。他同情穷苦人,也同情革命者,但反对使用暴力,宣扬人类之爱。他把财产分给穷苦人,却遭到家人反对。他的妻子索菲亚与他结婚48年,几乎为他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了全部著作,但后来也不能理解他。他想离家出走,怕丢弃了自己的责任,伤害了妻子、家人,使他们痛苦。这个矛盾整整折磨了他30年。

1890年,托翁开始写自传体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他写了整整20年,直到去世都没完成!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知道路在何方!

茨威格不愧是托翁的精神继承人,在托尔斯泰死后,他以托尔斯泰最后的出走为蓝本,为这个剧本写了最后一章,名曰:“逃向苍天”。

朗读剧本的片断(略)。

继续导入:

1910年10月28日,在夜色的隐蔽下,一辆马车载着一位83岁的老人,逃出庄园,前面是茫茫苍天。十天后,托尔斯泰死在一个小火车站,像一个真正的流浪汉!

茨威格是理解托翁的,他是托翁的知音。

茨威格早就想去看一看托翁的故乡,去亲眼目睹用托尔斯泰所反对的暴力建立起来的新的苏维埃政权到底怎么样,早就想看一看托尔斯泰的坟墓。今天机会终于来到了,他终于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坟墓前。

那么,此时此刻,这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在想些什么?他又说了些什么?哪些话是他想说而又没说的?他要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打出篇名:“世间最美的坟墓”。

思考: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用两个字概括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由此可见,导语的设计,是依据学生和文本的,特别是文本自身所应该承载的知识点、能力培养点、情感激发点。希望我们一起从这些导语中悟出语文教学的本真,营建语文教学的天堂。

上一篇:指导学生写随笔 下一篇: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