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学生多动手多动口

时间:2022-07-08 06:35:06

让我们的学生多动手多动口

俗话说:"君子动手不动口,动口不动手".那是君子之流之道,对我们教育人士并不太实用,我们要让学生动手还要动口.笔者略发浅识,尽供读者参考。

中学的课程,有些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有些是让学生掌握工具的.语文科属于后者,它不但有很强的思想性,还有很强的工具性.掌握知识的课程,也要求学生动手动口,但相比之下,掌握工具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动口动手显得更加重要.这样的课程让学生让学生学习某些知识那只是第一步,还要进一步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熟练技巧.要实现这个转化.非动手动口不可.

学习使用任何一种工具,都有一个从知识到技巧的转化的过程.简单的像学习使用锄头等劳动工具,复杂的像开车,都需要在学习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的实地操作,才能获得用这些工具的技巧。

古代的一些语言大师学习语言的经验,都说明多动手动口的重要性.唐代的杜甫就是得力于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他的经验淡宋代陆游“日课一诗”,传为佳话.他曾说过,在70多天内写了100首诗,可见一天还不止写一首.苏轼记载欧阳修谈写作经验的话是这样的:“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一个“勤”字,一个"多"字,实在说得好.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作家都在动手和动口上下了很多的工夫。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重难点。

在语文课上,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课文,这些是运用语言的范例,让学生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经验是前人的,要把这样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经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果只是单纯的课文讲解,恐怕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可让学生进行讨论,讲故事等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动口能力。抄录词句,缩写课文,书面回答问题,写读书心得,写局部,写片段,作文等来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能得到训练,教师也轻松。语文课堂活泼、生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中,提倡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并非如此简单就能做到,笔者是通过如下三方面修炼来做到的。

第一、兴趣修炼

柏拉图认为: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学生们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学生的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劲加喷涌,欲罢不能。有所成功的人指的就是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和忘人我的人。但是不能忘记,这些有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在于兴趣的大小。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自然会勤奋,自然会毅力。最终达到忘我。

训练学生对语文有强烈的兴趣。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如适当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融音乐、美术、舞蹈等为一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教师从旁指导。经常搞一些与课文教学有关的表演、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能在枯糙无味的文字中找到兴奋的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展现他们的风姿。感受他们的生活,演绎他们的人生……

第二、心志修炼

所谓心志修炼就是开发心理能量,提高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其中以意志修炼为核心,要想在语文领域有所大成,必须在心志高人一等,需要志向宏大、永不满足、意志坚韧、百折不挠、执著追求、不懈奋斗、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古诗云:先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心志能量决定一切,动手动口的能力训练便是心志修炼的必备良方。

播种所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品德,使自己受益。适当的在课堂中让学生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找一些游戏来的训练他们的心志,使其心灵得到磨炼,从而能独立完成学习。这一修炼不但可以锻炼性格还可以帮助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品性修炼

一个人的品性直接影响人的所为,一个大成的人,品性应该是一流的。学生要在学习上有所成, 品性应高人一等。语文教育应把其看成是教学的重点。

在课堂内外,通过各方面的教育,用语言也好,行动也罢。事例也行,实践也好。在说的过程中,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修炼自我。

故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单的教育,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感悟人生,体验生活从而找到人生的方向,定好自己的位置。故动手动口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上一篇:用“艺术”管理班级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