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民生“钱袋子”

时间:2022-10-15 06:08:30

把脉民生“钱袋子”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和公共资金审计监督。

会议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多年来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期审计发现,一些地方的扶贫等保民生资金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值得警醒。

保民生的“钱袋子”跑冒滴漏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民生无小事,任何一项事关民生大计的政策和措施都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有人偏偏盯紧这块“唐僧肉”,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套取、挤占、挪用、冒领、截留,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极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社会秩序。

毋庸讳言,扶贫等保民生资金和公共资金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了有力保障。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弱势群体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诸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公益金、农村医疗救助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征地拆迁款、扶贫款等保民生的“钱袋子”时常被层层克扣,有些长期没有被举报查处,若恣意放纵这种违法行为的逐渐蔓延,势必将成为滋生腐败与犯罪的温床。

业内人士指出,保民生“钱袋子”缺少有效的监督,一级糊弄一级。如对于扶贫款项的监督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建议,我国的扶贫资金使用应调整方向、取消无偿划拨的形式,农村牧区的扶贫资金使用,还可以通过“贴息贷款”方式贷给有志于农村产业化、科技化发展的大学生。这样,既解决就业问题,也能有效缓解城市社会矛盾,更能促进城乡新型产业发展。此外,有专家认为,惠民资金跑冒滴漏现象频频发生,除了一些地方和干部主观原因外,民生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让不少心术不正之人有机可乘。

众所周知,对于如何防止民生资金被截留、冒领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公权力的“安全阀”。对“惠民款”这样一个既牵涉百姓切身利益、又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随时监督各地各部门公务公开的执行情况,让一切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惟有如此,“惠民款”变成“唐僧肉”的悲剧才会得到遏制,百姓也才会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理虽如此,到底如何才能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怎样筑牢民生款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完善制度和加强监管是否就是防止犯罪和杜绝截留、贪占、挪用、冒领等漏洞的主要方法?如何细化?而对于已经或正在实施的截留、贪占等行为,又该如何惩罚才能起到治本和警示作用?

以下是著名青年律师王海平的观点。

政府关注民生、支持民生古已有之,而截留、贪污、挪用、冒领民生款的劣行也如影随行。如何防治蠹虫侵蚀民生款项,近代国家与古代国家的显著区别是强化了政府的受托责任与信义义务。古代国家以君主为最高宗旨,以施恩恤民的思想设计民生款项支出管理制度。近代国家以人民为最高宗旨,以政府为人民选举产生的公仆为制度理念,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包括社会福利制度在内的行政运行制度与监督体系。社会福利制度不再是传统的君主统揽而布下的恩泽,而是社会成员的权利,是为全社会利益设计的。每个人因社会际遇等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接受政府帮助的人虽是弱势群体,却仍然是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不因受政府帮助而需要感恩或低人一等。政府官员是负有信义责任的受托人,其使用的福利资金来源于大众税收,需要帮助的申请人则是福利资金的受益人。

中国百年来最大的特征是剧烈的社会变革,至今仍未结束。改革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任务,就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来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政府福利理念和制度还存留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具体而言,福利理念上,传统的君主不在了,但封建的施恩观念仍在部分政府官员脑袋里存留,完全没有公民权利和政府受托的观念。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最终贪占挪用事发。

防治民生事项的贪腐,就要以公民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政府受托的信义责任为原则,改革、规范社会福利制度。

具体而言,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改革社会福利尤其是民生钱袋子项目的审批制度,变审批制度为决策委员会制度,强化申请社会帮助的个人或机构参与的权利。决策委员会组成应当范围广泛,官员比例不宜超过三分之一;根据项目支持对象,吸收该项目的专家参与;申请机构的行业代表应当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申请帮助救助的个人或机构,对自身申请的项目决策应当回避。

其二,强化公务公开,包括福利帮助救助规则公开、对象公开、申请程序公开、财务公开。救助规则公开,有利于事前了解以便参照、事后对照以便质疑;对象公开包括申请对象与获得帮助的对象均需公开,有利于了解决策程序与决策合理性;申请程序公开,有利于增加公务透明性,增加公民申请便利,减少行政壁垒;财务公开,让每一笔福利资金用途与资金使用都清晰可查可核对,都符合财政资金使用要求,避免挪用与层层克扣。

其三,建立未获社会福利帮助的申请人申请复议、诉讼的行政与司法救济制度。申请国家帮助即为公民权利,社会福利制度即为政府义务,公民申请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的权利通道应当是一路畅通的。

其四,建立社会福利信息公开制度,尤其是电子化公开制度,使社会福利信息终身可查,建立官员终身负责制度。

其五,完善社会福利资金审计、监察、检察监督制度,使监督与资金使用同步,问责及时,纠错及时。

【背景资料】

巴彦淖尔市扶贫腐败窝案10人获刑

201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两级扶贫办(市、县)主任、科长等10名扶贫官员因贪污扶贫款,被法院分别判处11年至5年有期徒刑或缓刑。

2012年,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根据举报线索,对原巴彦淖尔市扶贫办主任郭某某立案侦查。检察院的初步调查显示,郭某某担任市扶贫办主任期间,公然将贪污的黑手伸向下拨的扶贫项目资金,且涉案数额巨大。

尤其令检察机关吃惊的是案件线索呈放射状,抓一个带一串、端一窝带一片……巴彦淖尔市检方迅速调集临河区、磴口县、乌拉特后旗检察院的力量,采用侦查一体化机制,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立案查处了巴彦淖尔市及五原县扶贫办的10名扶贫官员,涉案总金额830万元。

据悉,已经判刑的5名县、市扶贫办主任,从上任就大肆侵吞国家扶贫款。被告人张某某,任五原县扶贫办主任仅3年时间,就以跑项目需要支出为由,非法向4个乡镇、2所学校收取6笔200万元扶贫项目回扣款。其中单位侵吞72万多元,个人侵吞127.5万多元。

被告人郭某某,自2008年担任巴彦淖尔市扶贫办主任到2011年卸任,与扶贫办副主任、计财科长、项目科长、主任科员等共同贪污扶贫项目资金162万元,个人贪污扶贫项目资金373万元,还有102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而被告人许某某,在杭锦后旗任扶贫办主任3年间,非法侵吞扶贫款116万元。

判决书显示,近两年巴彦淖尔市扶贫系统搞了两个大面积“扶贫项目”:一个是“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另一个是“雨露培训计划”--由职业学校、旗县党校、农业学校对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对这两个项目投入的扶贫专项资金,巴彦淖尔市扶贫办明确要求旗县区的扶贫办或负责“雨露培训计划”的学校,要按项目资金总额的40%给市扶贫办返回作为“活动经费”,而且要先行支付。而旗县、乡镇和学校为了得到“扶贫项目资金”,党委开会、集体研究公然行贿。2007年底,巴彦淖尔扶贫办从两个旗县扶贫办给市职业技术学校拨项目款51万元,实施培训农村贫困青年打工的“雨露计划”。市扶贫办明确提出,学校要按照40%的比例给回扣。2008年2月4日,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部把20.1万元交给了市扶贫办项目科长郭某,郭某将款项全部侵吞。

湖南村官贪污挪用公款120万元被逮捕

近日,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苏白村村官余某,因利用职务之便,欺上瞒下,隐瞒土地征用补偿款及救灾资金,贪污、挪用公款达120万元被铺。

经平江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查明:2010年,经平江县人民政府同意,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引进浙江省温岭市林某雕刻工艺厂资金,在城郊结合部的苏白村新建平江公墓,由乡政府负责征收土地。时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犯罪嫌疑人余某与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起负责征地拆迁补偿工作。

2011年1月19日,三阳乡政府与苏白村石塘组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书。同年1月27日,林某雕刻工艺厂将360万元征地补偿款转至余某的私人账户上,余某以苏白村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开具了收据。收到此款后,余某欺上瞒下,未交村财务入账管理,而是由自己直接支配。至2012年3月,余某将360万元征地补偿款全部取出,其中230余万元用于支付村民征地补偿及开支,其余的120余万元被其个人挪用,余款均被余某用于、外出游玩和个人的生活开支。

经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余某身为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数额巨大的公款进行非法、营利活动和归个人使用,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涉嫌挪用公款犯罪,符合逮捕条件,依法决定逮捕。目前,该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云南贫困小学被指“套取”国家生活补助金

“我们这里的学校太乱了,多年来,虚报贫困寄宿生,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一些贫困的孩子在补助的名册上签了名,可至今没有领到国家给的补助资金,一些孩子都上初中去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冒名顶替,签假名的情形也时常存在……”日前,一位民众向媒体爆料称,云南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虚报贫困寄宿学生,套取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补给这些贫困寄宿孩子的生活费。

面对质疑,中心小学的李校长全盘否认,可部分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却有另一番说辞。有几名学生称,他们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补助的名册上签了名,可如今都读到小学六年级了还没有领到这笔补助资金,不少学生的家长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一些城镇学生则透露,自己根本没有住校,可依然被指定来冒名顶替一些贫困寄宿生。一名该校下属小学校长证实,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心小学曾发放过那份补助名册,签过字的部分学生,有的拿到了钱,可有的一直没拿到钱。他还指出,名册中的几个学生签名甚至都写错了。此外,当地县教育局透露,前些年,接到反映后,他们和纪委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心小学确实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石屏县离昆明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如今该县已由部级贫困县降格为省级贫困县。中心小学2008年管辖30多所小学,如今管辖27所小学,其中包括一所幼儿园,完小12所,全镇住校生800多人。

据了解,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资金主要由中央、省、州市和县级财政3部分组成,学校逐级上报贫困寄宿学生总数,由当地县教育局按照一定的比例拨付。从去年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和学生营养餐两项政策实行全覆盖,所有的贫困寄宿学生均能享受到这方面的补助。

究竟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是否存在套取贫困生寄宿费的情况,还有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核实。

上一篇:索尼如何复兴 下一篇:马云怕的不是微信,怕的是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