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易拉罐雕成画 56条龙献奥组委

时间:2022-10-15 05:31:41

6月18日,是北京石景山海特社区肢残人陈雁洲圆梦的日子。在这一天,他将制作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型易拉罐工艺品画赠给北京奥组委。这幅长2.56米,宽1.66米的恢弘作品使用了500个易拉罐。在大红色丝绒布上,镶有用彩色易拉罐皮制作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会标熠熠生辉;在长城和祥云图案的映衬下,正中央“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10个大字银光闪烁。字上精细雕刻的56条龙形态各异,表达了中华56个民族的儿女对北京奥运的祈盼。

在向北京市奥组委志愿者部的领导赠画时,陈雁洲泪流满面。20多年来坐在轮椅上寻梦的场景,社会各界伸出爱的大手帮他圆梦的一幕幕像电影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与命运搏击不言败

陈雁洲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他在父母亲等长辈的精心呵护下,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而特别喜欢画画的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这方面的才华。在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就画了家中一个古花瓶上的牡丹花,正好他母亲的同事,当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美术编辑罗锡鹏叔叔看了他的画,对他非常赏识,当即给他买来画笔、画夹和画纸,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小画家。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刚刚初中毕业时,灾难降临到他头上。那时,他常感到右下肢疼痛,走路越来越无力,并发现右腿明显比左腿细了。从此,他离开了学校,在父母的陪伴下,开始四处求医。经过积水潭、301、302等医院的会诊,确诊为无法根治的“脊髓空洞症”,他将终生残疾。听到这个噩耗,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那几天他不吃不喝,想摸电门一死了之,母亲更是以泪洗面。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他陷入沉思:如果我死了,一了百了了,但父母怎么办?我的画怎么办?想到这,他又振作起来。

他开始到处打工。为了学会骑自行车,他想尽了办法。他借马路牙子做上车石,将右腿放在台阶上,左腿骑上车,左脚一蹬,右腿就跟上去。他骑上自行车,来到西单针织厂,他用手扶着墙走路,干些轻活、杂活;在动物园对面的“京园餐厅”,他干过择菜、洗碗的活。晚上,回家后,他不忘画素描、水彩画,并尝试着烙画。但好景不长,他的左腿也开始隐隐作痛。他只得作罢,回家养病。

“脊髓空洞症”至使他的左腿和右腿功能丧失,不仅不能走路,而且经常大小便失禁。他不能到外边写生,每天只能坐着轮椅从这屋到那屋。

在父母和罗叔叔的开导下,他又从新振作起来,将全部精力用在了他的画上。

刻意求新创易拉罐画

一天,在收拾自己的房间时,一个鸟笼子的铜制盖版上的画吸引了他。只见上边两条凸起的龙栩栩如生,立体感强,他拿起来仔细端详。“我要是能画出这样的画就好了!用什么原料画才能出这种效果呢?”他自言自语道。这时,阳台上放着的一个啤酒易拉罐进入了他的视线。易拉罐皮既薄又能弯曲,柔韧性好,将银白色的背面拼接起来不是可以做画嘛!想到这,他找来壁纸刀,将易拉罐的两头切开,用大剪子豁开圆桶,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他用桌子角蹭平,嘿!就像一张图画纸。他顺手拿起旁边的一根毛衣针就画起了月季花,感到凹凸感不强,他翻过易拉罐皮又描了一遍,一个富有立体感的月季花诞生了。看着自己创作的作品,他开心地笑了。

易拉罐皮虽然柔韧性好,但一画就变形,而且边沿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将手划破。更令他失望的是做出来的画很粗糙,不细腻。于是,他拨通了罗叔叔家的电话。

罗锡鹏听了他的想法和情况后,非常高兴。“你用易拉罐皮作画的想法很有创意,属特种工艺品,我帮你一起做。”罗叔叔的一席话使小陈热泪盈眶。

从此,罗锦鹏隔三岔五的就从城里来到他家,给他讲构图、讲色彩、谈技巧。他遇到问题也通过电话向罗叔叔请教。这就为他的创作创造了条件。

一次,他在翻看《历代仕女白描图》时,有了将《抖空竹》进行再创作的想法。他先在一张纸上用铅笔画出小样,确定小样尺寸,然后精选易拉罐皮,选出15张颜色一致,没有划痕的皮,裁剪出头发、脸、手和身子的大致模样。在此基础上,用他自制的各式各样的铜制雕刻笔进行精雕细刻,刻出柳叶眉、双眼皮、樱桃嘴和扭动的腰枝,为了刻出神韵,他一遍遍的反复刻。有时,一不小心刻坏一个线条还要重新返工。最难的是要将15 个接缝拼好,为了拼得不露痕迹,又结实,他按照罗叔叔教的要领,精心地用特制的钳子窝边并扣上,为了突出头发,他还在里边填充进不等的胶带,使立体感更强。制作这幅画,他整整用了一个星期。

为了提高画技,他又钻进书的海洋。他先后阅读了《中国山水画》《中国人物画》《中国花鸟画》和《中国画技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先后制作了《金陵十二钗》《五牛图》《五马图》《飞龙仕女图》等65部作品。

走进陈雁洲的卧室仿佛进入了银色的世界。在屋的东墙是两幅用易拉罐皮做的画。左边的一幅叫《双锦图》,在绿草茵茵的大地上,一只开屏的公孔雀正站在树上眺望远方,企盼大展宏图,边上的母孔雀正在哺育后代;右边的《龙凤朝阳》更是抢眼。银白色的龙凤在阳光的沐浴下,正在奋力向前。银白色的材质在绿绒布的衬托下,明暗分明,立体感强,给予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西墙上的《飞龙仕女图》和梅、竹、玉兰、海棠四条幅更是显示了他在易拉罐皮画上的艺术功底。

画《群龙图》献奥组委

陈雁洲的画和他的事迹引起了社区的关注,他的易拉罐皮画在海特社区民间艺术展上引起轰动,他的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以大的篇幅报道了他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为他制作了专题片,使他结交了许多的新朋友,他的生活更充实了;北京市残联和石景山区残联的领导不仅给了他物质上的关怀,还要他争取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为残疾人争光。

2006年1月27日是腊月二十八,小陈一家提前过年了。上午10点,战友京剧团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朱宝光与石景山区残联理事长刘亚珍、苹果园街道副主任张文来到他家,为小陈一家三口演出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选段,为他送去了节日慰问品,与他全家一起共度新春,使他与家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外企工作的宋女士从媒体上看到他的事迹后,深深被打动。当得知他作画需要易拉罐时,就主动提出为他提供易拉罐,一次就为他送来了130个易拉罐。北方工业大学的5名大学生了解到小陈的急需后,利用业余时间为他捡拾了1000个易拉罐。北京九中的学生和他家的左邻右舍也开始定时为他送原料。在5年的时间内,他的邻居、老红军、北方工业大学的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共为他送罐达2万个。

媒体的报道、政府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使他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他的眼界开阔了,生活丰富了,对国家大事更关心了。当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场面时深受感动;当了解到全国人民都在为筹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而奋力拼搏时,他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我虽然不能走路,但我有两只手,我要用我的画为举办奥运出点力。”经过数月的构思,他提出要用易拉罐皮雕刻出56条龙,体现全国各民族为奥运争光的精彩场景。他的想法得到罗叔叔的肯定,并主动提出和他一起构思设计,与他一起创作。

战胜褥疮成就梦想

2006年春天,正当雁洲踌躇满志准备制作“群龙图”,向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表达期盼奥运的心情时,在臀部底部至尾骨处生长的可恶的褥疮向他袭来。溃烂的伤口最深处达12厘米,严重时,有20天高烧达38度~40度,去市内多家医院治疗也没控制病情。当时,他全家向社会各界发出帮帮雁洲的呼吁!

区残联理事长刘亚珍带领街道、社区的残疾人组织到家中看望慰问雁洲,不仅给他送去了营养品和救济款,还鼓励他与疾病抗争,战胜病魔。回来的路上,她又叮嘱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的干部多渠道为雁洲联系医院。社区残协的同志几经周折在网上找到了专治褥疮的北京复生医药科技开发公司,并将他自强自立的事迹贴在了网上。

北京复生医药科技开发公司的杨培洲大夫从网上看到信息后,立即赶到他家,免费为雁洲治病。中医药的神奇功力使雁洲3天就退了烧,伤口出现了转机。小陈出院后,杨大夫又将自己在京城中医界久负盛名的老母请到他家中,为雁洲疗伤。从2006年春至2008年5月,杨大夫先后到雁洲的家中治病达8 次,送药100瓶,价值万元。

杨大夫研制的复生神力多用膏在雁洲身上产生了奇效。12厘米的深洞渐渐愈合,人也能坐轮椅活动了。从2008年春天开始,他在罗老师的帮助下,日夜兼程地制作“群龙图”。

献图后的小陈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充分利用石景山区残联、区工商局上门为他办的执照,花好用活2000元启动资金,制作炭雕环保工艺品,并小批量生产,让易拉罐画艺术与具有清除甲醛的炭雕结合。同时,还要组建家庭,孝敬父母,享受生活,享受改革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残联)

上一篇: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下一篇: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