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性策略

时间:2022-10-15 05:22:35

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性策略

【摘要】我从事十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他们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掌握,结合实践教学,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整理成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①创设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情境;②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现 策略

当今数学课堂教学提倡有效的教学结果,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行的一种有显著效果的活动,这种教学是有带有一定的目的,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独立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功能。而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的取得与收获,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数学解题技能的形成以及掌握,还有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与积极,都必须在全理的问题情况创设中完成。丰富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境中把素材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学参与意识与能力,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从事十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他们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掌握,结合实践教学,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整理成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景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此,第一是能使学生产生动机去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去积极的思考问题,而另一方面,也能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让他感觉想知道这些知识可是不能知道,让那种欲罢而不能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励自己不探索出结果不罢休的思想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也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规矩,鼓励学生多提问,允许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5+5+5+5 ;(2)9+9+9+4 ;(3)7+7+7;(4)2+2+2+4.(1)(3)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4)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9×3+4;9×4-5.(4)还可以写成2×3+4;2×4+2,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联系,体现了创新意识,我给了学生热情的鼓励:“你们都是好样的!”“数学讲究算法多样化,你能用多种方法解绝问题,真是太好了!”有效地评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上一篇:对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浅析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