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鼠标舞动美丽

时间:2022-10-15 05:11:47

当下的人像摄影也在服务和渗透于很多相关行业。不论是广告人像,还是艺术创作,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数字后期技术的痕迹。然而正是这个强而有力的工具让摄影作品中的人物更加地尽善尽美,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

人像后期的工具与技术

在当下人像摄影中,Photoshop几乎和数码相机处于一个平起平坐的位置。后期技术让照片变得无所不能,而在对人像照片做后期调整的时候,后期技术使用多少,就要完全看创作者自己的把握了。纵然技术有七十二变,但我们只需要选择作品调整所需要的那么一点点,投其所好地让画面能表达自己就好。

修复画笔工具:如同生活中的胭脂粉黛,在数字美容中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脸上的细小皱纹和瑕疵都能轻松消除。我们可以用它结合仿制图章,配合适当的透明度来做人像磨皮和美化的工作。

液化:这是一个能让照片中的人物发生七十二变的工具。很多时候,婀娜多姿的身材,浓眉大眼甚至清秀瘦小的脸庞都是出自它手。在Photoshop中,只要用它轻轻一推一拉,人物的姿态外形就会随心所欲地变化。

抠图:通道、套索、选区、抽出……甚至使用一款第三方插件就能完成这个步骤。它的应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前期准备,有了它我们就能继续进行画面的拼贴元素的添减这样的创作。

色阶、曲线:几乎没有一张照片不会用到这两种工具的调整,人像照片也不例外。整体的基调调整是每张照片的关键,为了体现更多的细节,我们甚至可以分区域选择,然后利用色阶或曲线对每个细小的部分分别进行调整。

拼贴:很多广告,海报等等免不了拼贴。在同一个画面中拼上几个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人物,在数字后期的影响下这是高效而且出效果的常用手段。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数字技术为摄影降低了成本需要高像素的时候我们可以拼,全景我们可以拼,在摄影棚中我们拍张人像也能把它拼到环境中。然而拼贴完成之后,并不是就大功告成,我们还需要处理像边缘光感,阴影这样的细节。

下面这张话剧的宣传照片就是拼合出来的,当我们一起调动多个模特的时候就有些困难,然而分别拍摄,把每个人的状态表现足,然后再用Photoshop拼合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在后期技术相对完善的今天,可以完美地实现这一效果。

裁剪工具:二次构图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虽然我们可能在前期拍摄时就已经严谨构图,可是当我们做完色彩,曲线甚至拼贴等等的调整之后,脑海中又不断浮现新的构图灵感。所以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构图很重要,二次构图也很重要。

圈层和蒙版:它们的作用相信已不用多说。当我们过了第一步曲线,第二步饱和度,第三步存储这样的初始阶段,相信大家就会陶醉于一张照片来个几十个图层的。它的确给后期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是细微调整必不可少的工具。

加深和减淡工具:这是个很有趣的工具。在大家厌烦了整体拉拉曲线,动动色阶的时候可以用它来给照片加以改动。让这一小块再暗些,让那个小区域提亮一点,这样灵活甚至细微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它来做。

色彩的调整:色彩的关键性对于照片来说是毋庸置疑,然而又很难单独拿出一个Photoshop工具来就能把色彩搞定。调整色彩的方式很多,色彩平衡可选颜色通道,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等等没有一个不能改变色彩。然而具体怎么做,选择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就要我们在习惯了后期中的色彩调整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色彩让人像更具风格

照片的魅力就在于能让我们感动、欣喜、温暖或喜悦,是我们言语无法表达的感触与微妙的情绪,并因此不断地吸引我去发现这些美丽的色彩与瞬间。

――贾蕾

在熟识这位80后新锐摄影师之后,更加为她照片中流露出的那份青春与温暖所打动。喜欢她照片中暖暖的调子,喜欢她作品中积极向上的人物状态,更喜欢她影像中对色彩和层次的严谨把握。在不断摸索实践中,贾蕾把自己的风格延续的游刃有余之后,她用后期作为与相机一般重要的工具,在自己的影像世界中传递着自己的阳光。

在一张体现美好意境的画面里,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和情绪,女孩最喜欢花朵,所以看到花的幸福感是顷刻绽放无需掩饰的,无论是看这张照片的女孩还是照片中的女孩都喜欢花,这也是在发现女孩与生俱来独特的美丽区别于改变她的美丽。这样自然的表现更加能触动看照片的人的原因,也是花儿自然地调动了模特的情绪。

逆光、镜头感,模特的沟通和色彩的把握等等这些都是作品创作的法宝。当这些手段被熟练运用后,风格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也随之进入众人的视线。对于后期的调整,色彩调整是创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使用“色彩平衡”或是“可选颜色”这样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习惯,取决于感觉。她告诉我们:掌握技术之后,画面的调整完全取决于内心所向。

创作解析

逆光是最能让我们顷刻融化和着迷的,是让这些美丽都恰当地发光并温暖我们的精灵,也是渲染色彩和画面,最具有晕眩和梦幻的视觉精灵。

准确的曝光和构图只为留下我们心中这个画面最美好的样子。

比起要刻意表达与设计什么主题,常常是不去刻意注意的画面会带给我们先前想不到的惊喜,因为自然流露与发生的美只等待我们发现而已。这张照片就出于这个状态下,这色彩鲜丽的花海本就是一幅美景,所以要发现什么样的美很重要,有时徜徉其间我们却浑然不觉。

这时服装造型和道具就适时地为照片增色了,模特带入了情绪并且也给了我们具象的美好遐想,梦中的我们是喜爱在花丛里捕捉花蝴蝶的,是像童话般的美好梦境。

因为发现美好留住美好的魅力足够让我们把它留在相机里,那么后期只为还原它的美好,通过暖黄的色彩让温暖幸福的情绪更加细腻与完美。

创作解析

拍摄图片格式:用Raw格式,对于要做大量后期的朋友们来说,Raw格式是最好的选择。

色调统一:这组片中,每个画面都有至少20个图层,很多时候调整色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章法,而是摸索。但是比较偏向使用通道颜色,然后做选取精细调整。

人物造型:片中人物的造型都偏复古,我在平时就会买很多复古恋旧的衣服,摆设之类的东西,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复古的小玩意,片子也是出不来这样效果的。

多元素拼合画意人像

用后期来完善前期拍摄,这应该是我作品很难更改的一个流程。

――陈萍萍

抠图:由拼接引出的一个问题是抠图,通道抠图是我建议数字后期爱好者一定要尝试的方法。片中很多素材我都是用素材抠图法完成的。

后期拼贴:拼贴在这组片子中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当选定了一个要拼贴的素材之后,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光线是否能和画面和谐,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散射光均匀整个环境受光的一个原因,这样可以给后期拼贴素材提供一个方便,无论是补拍还是素

材,都不要选择光比太大的素材就可以了。

拍摄光线处理:这组片子拍摄时候都是有环境现场光参与的,然后我会打一个散射光让整个环境能均匀受光,给后期的影调控制提供便利。

场景选择:场景选择是这组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在选择好场景过后草图才可能存在意义。通常会选择一些欧式餐厅,会所,咖啡屋作为场景。

前期准备:最终画面效果的呈现是个人喜好的一个呈现,在前期准备上,将预想的构图和人物安排都会画出一些草图,这给拍摄时候能提供很多便利。

《少女臆想症》作品阐述:

少女的臆想源自各种矛盾的集合。

早熟,自闭,忧郁,阴暗,焦虑,狂妄,无助,不合群,自我否定……

每一张图片都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每个故事都反映了青少年因为社会现实问题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障碍。

有些问题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却仅仅只是一直这么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仅想以此片唤起更多人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与关爱。

这组作品从拍摄到后期,可以说并不是一个偶然。作者在平时会关注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电影,这决定了作品主题在内涵上有了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对于作者来说最困难的部分应该是构思,继而是拍摄的策划,这其中包括后期的制作。很多时候当前期拍摄完成个画面之后,作者会开始思索这其中还缺少什么,数字后期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所以当她开始后期制作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顾虑的。

众人皆爱的数字黑白人像

如何在美感之外引起人们的回忆,拍摄出如记忆隧道般的黑白影像一定要并重前期与后期的要点。

――闫静

通过细微的影调层次,可使平时肉眼无法注意到的地方,得到很好的强化,脸颊和眼窝与嘴角的明暗变化突出了人物的情绪。

找到模特最吸引人的特点,在拍摄时引导她的情绪并捕捉到这种特质。

黑白影像的魅力是通过黑白灰来表现我们周围纷繁绚丽的世界,以灰度层次和黑白调子浓缩、概括影像的视觉感受,除去色彩后强调的是质感和气氛的表达,相对于彩色摄影,黑白摄影更具有象征性,更显得单纯化,更富有想象空间,也许这正是黑白摄影的最大魅力之所在。

在PS越来越风行的今天,我们想要拍到一张好看的照片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如何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拍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是摄影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后期的重点是美化肌肤,在拍摄时提高了感光度,皮肤上有很多杂点,用图章和修补工具去掉影响美观的噪点。

创作解析

后期尽量还原原有的画面感觉,色阶和曲线都不作太大调整。

不可一味追求光滑的肌肤,适当保留原有的杂点,让画面更有怀旧气息。

必要地加大图像的对比度,黑白之前的强烈反差使主体和背景明确分离,更好地突出主体的形态美。

封面创作

摄影,是摄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

――颜志雄

在颜志雄看来,拍人物最主要就是拍出神采风韵。如果是自己的拍摄创作,主要就是拍自己的表达。其中就好像一个甲方与乙方的关系,拍商业片或时装广告还有拍艺人明星等,摄影师就是个服务的角色,这个时候摄影师就是乙方,就是要通过技术方式和经验拍到模特的核心点。但是如果回到创作上来,从认知和表现上完全就是拍摄影师自己,无论是请艺人或明星当模特,这都是自己观察事物反映内心的一个载体。拍摄对象是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看法,这时就是回到本位上来拍自己。

摄影与绘画,设计等各门类都是融会贯通的,只不过就是表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太一样。但它们其实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表达感受,表达美学。事情有美学,感官有美学,所以它们都是感情上抒情用的。有时候的抒情是美好的抒情,有时候却是些极端反讽的抒情,比如画面很血腥暴力,其实是用另一个美学方式表达个人感受。所以不管哪个艺术门类都是以领域里面独特的方式去表达,但在其他领域里面又不乏借鉴与使用。所以我们作为表达者来讲,前期在完成自己的能量积累的时候是没有门槛的,这些不同的门类文化的根源都是相通的,就是需要吸收借鉴各个门类的独特表现方式。每个门类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体属性。只有了解了共性与个性之后,就会发现作为一个表达者,思维方式和运用方式就会融会贯通。回到摄影上来讲,前几年讨论比较热的就是PS还是不PS,到现在讨论就比较少了,因为在它普及之后大家慢慢接受了,数码后期处理技术是个表达方式

是个辅助工具。

摄影作品立足点还是拍摄,后期只是吸收新的东西进来来补充元素。利用数码后期,使摄影作品变得有超现实的味道在里面,既真实,又有距离感,这就要求数码后期的运用需要有现代感。无论用不用那个技术,事先都要娴熟的掌握,用多用少取决于自己。

本期的封面是由摄影师颜志雄操刀拍摄。在传统人像拍摄上,摄影师讲究用光,注重模特的状态,注重了摄影本体语言的表达,继而运用后期技术,用美学的角度夸张放大人物特点,体现出超现实的现代感。这样结合着拍摄与后期的相互统一,使画面既流露着传统摄影的严谨,又不失数字技术带来的时代特征,这也是作者为我们体现“数码”与“摄影”的初衷。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传统人像,没有花哨的装饰。在后期处理上运用超现实的手法,通过光线,通过色片,让模特变得不真实,既对立又统一,符合2011年的时代符号。

人物的妆面偏戏剧,表现一种舞台效果,但又要让表情感觉回归真实。

考虑到是2011年的第一期,所以在颜色的选择上要抢眼,要好看。第一,要有喜庆的味道:第二,颜色又有不真实、超现实的感觉。人的皮肤不会是这个颜色,摄影师把模特拍摄得具有一种装饰性,偏超现实的味道。

创作解析

虽然基于画面的这种色调很怪异,但模特却表现的非常自然,模特的情感得到了释放。模特并不是做作的摆pose,而让她们回归到人物本身的情绪,我们作为摄影师一定要拍到人像自身的精华与风采。

在符合美学的基础上适当把身体某个部位拉伸放大,是创作者进行的主观处理。摄影师要有能力把主观理解的东西加强,夸张释放出来,把美的东西扩张开来。

上一篇:新系统大博弈 下一篇:酸菜白肉和红帐子